APP下载

谈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背景下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2016-12-15董岩男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分配制度思想政治高校

董岩男

【摘要】人事制度改革对高校改革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高校实现改革的基础是提高教职工的政治思想。为了减少改革中的阻力,应该注重提升教职工的政治思想,目前部分高校的教职工思想比较不成熟,而且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并不顺利,通过对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对教职工的影响,应该转变教职工的思想态度,从而提高高校职工的素质,如此一来,形成良性循环,让高校职工在思想政治教育正确的前提下,有效开展工作。

【关键词】高校 分配制度 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D42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30-02

前言: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国家教育部以及我党提出的基本政策,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改革,为了增强高校办学效益,与国际接轨,从精细化方面考虑使得对工作人员的精简转岗和对分配的比例进行调整,对目前较为困难的高校人力资源配置和激励制度进行有力改革,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保证改革的顺利进程。

一、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对教职工的影响

在《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一文中,已经提出事业单位的改革首先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如此才能保证改革工作的顺利展开,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可以有效的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事分配制度是按照教职工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此为基准制定适合自身教学机制的改革。

(一)短时间教职工无法适应新模式

高校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实行已久,教职工早已习惯这种模式。当新的具有竞争性的新制度,淘汰不思进取的“多余”人员,这一做法注定会引起长期处于习惯状态下的教职工的不适应,怕自己不能通过考评而对这种制度的推行存在抵抗情绪[1]。

(二)改革初期思想政治工作与高校发展的不契合性

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针对思想层面的建树,见效慢,不似物质文明建设的快速和明显,容易被教职工所忽视。一些高校物资文明发展较快,没有做好新形势下的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准备,没有制定方针和计划,对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重点把握不准确,导致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缓慢,不利于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更不利于高校的整体发展。

(三)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应该以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能力为基础,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给予较高关注。与以往硬性的和运动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又更加灵活多样。这一状态容易出现重物化成果轻视思想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但是高校相关领导在改革的过程中,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并没有对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有足够的重视,导致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并没有明显的效果。

二、做好教职工思想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国历来就有“文足能安邦,武足能定国”的精辟总结。高校作为人才聚集及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影响非同小可[2]。

(一)推动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

人事管理制度通常具有较强的硬性管理弊端,对照政策,讲求原则,这是人事工作的标杆。然而高校人事工作的对象是受教育水平较高且自我意识较强烈的知识分子群体,过于强硬的人事管理模式非但不能起到很好的管理效果,很有可能适得其反,不利于高校人力资源效益的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有利于更好的了解和理解广大教职工的需求,提高教职工工作水平,提升思想道德层次,更好的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契合,体现到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之中。

(二)打造优秀师资力量团队的需要

高校教育工作是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机构,所以打造优秀的师资力量团队,是社会发展、高校育人的重要保障。高校不仅仅是育人的场所,更是社会思想道德进步的关键点,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就需要高校具备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并且相应的教育职工也需要有高素质、高水平,所以,高校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人事教育上更为重要,应该带领全校师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高校的整体素质。为学生树立道德信仰,体现良好的政治面貌。

三、人事分配制度中思想政治实施方法

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将打破传统高校人事管理模式,逐渐进入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升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效益,既要传承旧的制度中精华的所在,又要发展,推陈出新不断进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索研究。

(一)以宣传为主导,转变教职工的政治思想

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要围绕学校的发展战略工作,做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宣传,对新的人事分配制度进行全面的宣传,让所有的教职工了解具体的实施方法。将岗位管理方法、工作考核的方法以及绩效制度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让每一位教职工明白新的制度对于其具有更好的保障,要消除恐惧感。改革理念要深入人心,对于少数难理解的员工要耐心细心通过有效沟通消除顾虑。引导广大教职工积极投身到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当中,

(二)以培训的方式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质

俗话说的好:“打铁还需本身硬”。做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人事工作者应该具备正确的世界观,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内容。人事部门在构建教师团队上有着重要作用,与师生联系也十分紧密,所以人事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对师生影响也十分大,做好政策实施,以超强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服务意识对高校师生进行有组织、有规划的培养,构建全校师生的职业道德。同时,人事工作者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组织纪律性,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精湛的专业技术知识,要有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的能力,乐于奉献,工作中能较好的分析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发展规划。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

高校教职工是一群具备高素质的群体,对其而言,物质只是生活需要,而更多地是追求精神境界。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只有给予他们更多的精神支持,情感鼓励,与教职工肩并肩共前行,才能更好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职工融洽相处,引导员工的思想与改革保持一致,在工作中也就能得心应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在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教职工的教学能力、思想现状以及综合素质进行细致的划分,如此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才能以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职工的综合能力,并为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教育思想,以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激发教职工创造性为目的,通过实践活动、培训等方式全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教师的个人教学水平、思想觉悟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职工的政治思想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培训过程中,通过网络、文件、会议等方式加深教职工对政治思想的认知,并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提高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以此保证高校的人事分配制度顺利进行改革。

总结:高校进行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一个持久的改革过程,但是在改革工作开展之前,应该对教职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教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是保证认识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所以,以培训的方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并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只有如此才能让思想政治发挥其应有的关键作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投入力度、力求讲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个思想政治工作巧妙结合,培养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成为推进改革的新鲜血液,加快我国高校人事分配制度的进程,引导广大教职工积极向上、凝心聚力,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1]管培俊. 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走向与推进策略[J]. 中国高等教育,2014,10:18-22.

[2]纪可妍. 浅议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J]. 人力资源管理,2014,09:206.

[3]管培俊. 关于新时期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J]. 教育研究,2014,12:72-80.

猜你喜欢

分配制度思想政治高校
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新中国七十年探索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土地分配制度略考
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公平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