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生晚自习现状及有效策略研究

2016-12-15保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晚自习有效策略现状

保莎

【摘要】晚自习成为高校学风建设、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体育生的晚自习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从大一体育生入手,通过对晚自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原因,根据学生特点创新晚自习方式并进行一学期实践,旨在寻求有效策略改善现状,从而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晚自习提供参考策略,提升晚自习质量。

【关键词】高校体育生 晚自习 现状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27-02

目前,各大高校均实行新生晚自习制度,其目的在于帮助新生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同时也使学生能找到归属感,避免对大学生活迷茫、不适应等现象发生。然而,在高校群体中,体育专业学生性格外向,积极好动,但缺乏学习积极性,有抵触晚自习情绪。[1]为此本文将以一所医学专科院校中的体育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体育生晚自习的现状进行调查,掌握现状,分析原因并进行策略研究。

1 高校实行新生晚自习制度的意义

大学与高中截然不同,可谓人生的第一转折,也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成长的关键阶段。大学普遍以宿舍为团体,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相聚一堂,彼此之间缺乏了解,正是晚自习可以促进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增进新生的交流;同时可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班风、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会合理规划时间,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绘制蓝图。

2 高校体育生的晚自习现状

笔者所在学校的地理位置较远,为了响应学校的晚自习号召,学院规定大一新生晚自习时间为周日至周四晚上七至九点。周日晚自习便于清点人数,保证学生周一正常的出勤率,大一三个班级均作为研究对象。

2.1 第一阶段出勤率呈现稳定状态。从开学至第十周,晚自习出勤率高达99%,学习积极性较高,在此期间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内容,未出现早退现象。

2.2 第二阶段出勤率呈现急剧下降状态。从第十周开始,学生已适应大学生活,也学会多渠道了解大学,晚自习出勤率越来越低,学生提前离开的现象较频繁,学生的反馈意见也逐渐增加,学习缺乏主动性,自控能力较差。而留在自习室的部分学生也不再是上自习,相反成了“熬自习”,玩手机、聊天等现象频频发生。为此,临近期末大家为了能够高效复习学生提出复习地点由他们安排。

2.3 对晚自习进行调查。为了第二学期能够合理有效安排晚自习,本次采取匿名调查的方式对是否开展晚自习进行调查,学生们对待晚自习的态度呈现四级分化。有36%学生认为没必要上晚自习,大学晚自习的时间应由自己安排,多呆图书馆看自己喜欢的书;28%的学生认为作为一名体育生,应留更多时间参加专业训练;2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希望通过晚自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学会自我约束;15%的学生认为大学就是一个人际交往锻炼的场所,身处大学城,存在地域优势,有必要将晚自习时间用来与各学校联谊。此调查结果表示超过一半学生表示不愿到教室自习,从而使晚自习出现被动去上的尴尬局面。

3 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原因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是体育生专业课程训练强度大。因学生更多的专业课涉及体能训练,高强度训练导致晚自习无法静心学习;同时也反应出新生的自制能力较差。第二是学生参加各种代表队训练。在贵州医科大学这所医学专科院校,运动与健康学院成立攀岩、定向、救援、足球、扁带等多支队伍,队员从大一开始训练。第三是体育学生缺乏学习动力、自制力。学生总以自己是体育特长生为借口,忽略课外知识学习。因长期脱离家长的监督、远离班主任的关注,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更多学生自制力弱的缺点暴露。第四是晚自习形式单一。学生刚过渡到大学,希望一切都有新鲜感而不再是局限于教室学习。为此,根据体育生特点,能够充分利用晚自习,学有所长的策略尤为重要。

4 晚自习策略研究

4.1 划分兴趣小组,发挥学生骨干力量,做好监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班委对学生晚自习动向进行摸底调查,从而根据学生的意向,将全班同学划分多个小组。比如健身、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图书馆学习等兴趣组,指定组长,在晚自习时间内,负责监督与签到,由学生干部随机抽查,小组成员每月轮换一次,确保晚自习时间被学生充分利用。

4.2 将学生的晚自习表现列入德育综合成绩

德育评分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之一,而德育手册评分将记入学生人事档案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因此将晚自习表现列入德育评分,更好地激励学生充分利用晚自习时间,增加学生晚自习的学习热情。同时完善班级管理规定制度,强化请假流程、实行奖惩分明、定期公示处分等,对于表现较差的班级或学生进行通报批评,并扣一定的德育分,从而提高学生的忧患意识。只有学生将晚自习等制度内化于心,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

4.3 创新晚自习形式,强调个性发展

高中晚自习是每一位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在奋斗,而高校晚自习并非如此。高校即是学生步入社会的练兵场,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舞台,彰显个性。在晚自习中也如此,根据90后体育生的心理及专业特点,丰富晚自习的内容与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每周一次观影会,选择学生喜爱的电影供大家欣赏;每周一次读书分享会,培养体育生爱读书、好读书的学习习惯;每周一次明星分享会,在体育生的成长过程中大多深受篮球、足球等赛事名人影响,借此机会分享名人体坛生涯中的故事以及精神。在晚自习学习中,开展主题辩论、趣味游戏、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最后可以利用晚自习时间开展各类主题班会、有效传达学校学院相关消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校和社会。[2]使晚自习更具多样性、灵活性、创新性,从而在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有效利用晚自习。

5 总结

通过对第一学期晚自习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及时调整晚自习学习模式并于第二学期进行实践,对学生进行开放式管理,实行单双周模式学习,单周即为学生兴趣小组训练,双周即为创新式晚自习学习。为期三个月的实践发现,学生已改变最初的晚自习学习态度,并充分利用晚自习时间训练体育专项;在学生读书分享、体坛明星分享的过程中,不仅督促学生静心读书,同时有共同兴趣的同学成为知己,人际关系得到提升。对此,高校晚自习管理应“刚柔并举”,“刚”则体现在以学生表现记录德育成绩;“柔”则体现在改变传统的晚自习模式,根据学生特点实行创新式管理,从而提高晚自习质量,搭建学生锻炼能力的平台,使学生真正爱上晚自习,从而有效营造良好的学风,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发挥晚自习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英,秦一楠.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06:185-186.

[2] 李蕾.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的新生晚自习管理[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51-52.

猜你喜欢

晚自习有效策略现状
脸上有光
祸从口出
在家晚自习vs在校晚自习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心情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