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的教学改革

2016-12-15王道云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电力拖动教学改革中职

王道云

【摘要】《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是一门中职学校的电工类专业的专业课程,其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我校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是国家级示范性专业,为对接企业对专业型电工类人才的需求,同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我校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了系统的改革,通过改革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本文立足于我校的改革经验,为职业院校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中职 电力拖动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24-02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是一门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类专业的专业基础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直流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常用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识读及故障检修。该课程在电工类专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对该课程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理论知识不足、操作技能不过关”的现象。

目前,《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教学内容上理论部分偏多,并且部分内容比较陈旧,没有与企业的先进技术有效衔接。二是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以及“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三是在考核机制上,过于重视总结性评价,忽略了形成性评价,即重视对学生期末成绩的一次性考核,却忽略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出色表现和创新性。

一、改革教学内容,对接企业需求

本课程为中职学校电气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为:以电机为对象,以各种低压电器为手段,使学生在掌握各种电动机的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掌握不同的电力拖动系统的原理和应用,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应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学习这些内容有什么用?”。这主要反映出两个问题:一、该课程现有的教材偏重于理论教学,不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二、现有的教学内容脱离于实际生产,并且学生缺乏对实际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

为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技能需求为切入点,以企业维修电工常见的维修任务作为课程的教学内容,从专业特点角度,科学合理编排授课内容体系。比如在讲授“CA6140型车床电气控制线路”时,首先,我组织学生到实训中心进行参观,现场示范了该型车床的操作,让学生对该型车床的主要结构、操作情况有了感性的认识;然后,再进行理论教学以后;最后,再通过“四合一机床电气实训考核”让学生掌握该型车床常见电气故障的检修方法。

2、适当增加前沿技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对前沿的技术知识有初步的认识,接受现代技术工人的基本训练,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成为适应本专业领域、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以实训教学为主,辅以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它可以把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结合起来有效结局教与学脱节的问题。

1、构建高效的教学组织一体化。

1)采用高效的教学流程。我们根据《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教学组织形式,形成从低到高的多层次教学体系,每节课都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教学步骤,整个教学过程都在一体化教室内完成。首先,教师从带领学生参观生产流程或者演示设备运动过程等为切入点提出问题,使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这一步主要是进行必要的专业理论教学;之后,指导学生通过实习操作解决该问题,并对前面所学的理论进一步讲解;最后,对该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需要说明的是,这几个步骤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2)建设高效的学习小组。教师应该结合班级的学生人数和每个人的学习水平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内都有水平较好的学生和水平较差的学生,每个小组制定一个组长,一方面带领小组成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一方面协助老师进行课堂管理。

2、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能力,也要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具有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了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团队,我校制定了详细的培养方案。比如制定具体的教师成长计划,将教师分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名师四个层次,制定各层次教师的达标要求、大表时间、培养途径、评估办法等。施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培养战略,一方面聘请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到校举办讲座、指导或担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教研会议,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等。组织教师参加或带领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的各项技能大赛,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通过这些举措来培养一支能够胜任本专业一体化教学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团队。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强化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比如运用PPT课件、视频、动画等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感性认识,用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方法给学生创建立体的教学环境。此外,加强实训设施建设,建立与企业水平基本同步的,具有综合性、先进性、仿真性的实训中心,让学生在一体化教室内完成专业学习。目前,我校的实训中心已经建立了电气线路安装、电子技术、电工基本技能、光机电一体化、PLC、变频技术等十几个电气专业实训室,我校的生均实训设备值达到5000元/人, 为一体化教学提高了有力的保障。

三、优化考核机制,突出“形成性评价”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的引导手段,是下一步教学方向和进度的重要参考,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方向的重要参考。目前常用的考核方法主要为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主要是考察学生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评价教学效果的好坏的评价方式,它的主要方法是期末考试;形成性评价主要是考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取得学习成果的评价,比如课堂测验、提问等。第一种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为考试而学习”的思想,甚至在考前集中突击也能取得一个好成绩,这样就很难考察出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

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我们必须优化考核机制,突出“形成性评价”。比如将考核成绩分为平时成绩、试卷成绩和实习成绩三个部分,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专业素养、职业态度、考勤、操作技能等;试卷成绩分为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实习成绩主要考察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更扎实的知识,掌握更牢固的技能。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校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校,我校电气技术应用专业也被评为国家示范性专业,《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空前高涨,而且学生真正的从教学中学到了更多的操作技能。近年来我校的电气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居高不下,受到了用工企业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贺小艳.浅谈《电机与电力拖动》教学改革[J].科技风2009,06:47-47.

猜你喜欢

电力拖动教学改革中职
探讨中职电力拖动的教学技巧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