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6-12-15王高义张爱霞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互助探究

王高义++张爱霞

摘 要:“自立、互助、探究”的学习方式侧重于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创新性精神,只有提倡和实施同学之间自立、互助、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通过自立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得主动的成长,才能提高他们多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拓宽视野;自立;互助;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5-010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5.065

“自立、互助、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创新性精神。自立学习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互助学习要求学生在分工合作的根本上,公开竞争;探究学习便是让学生自立地去探索更深条理的常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立、互助、探究”的学习方法呢?下面我联系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新课改中进行自立、互助、探究式教学的设想及做法。

一、预习引导,拓宽视野

根据学生大部分没有预习的习惯,我精心设计了“预习引导”,要求学生根据这个“拐棍”认真预习课文,遇到有困惑的地方要做好标记。

预习引导可以对照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设计:(1)反复朗读课文:借助字典、词典,解决字词问题;(2)理解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紧抓课文的重点内容;(3)品读课文:揪住重点字、词和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如《做一个最好的你》的预习引导我是这样设计的:(1)诵读全文,掌握重点字、词。(2)再读课文,理解作者是怎样看待美与丑的?(3)默读课文,找出自己暂时不理解的句子;(4)细读课文,想一下你对“美与丑”是如何理解的?今后你怎么树立自信心?(5)大声朗读课文,读后感受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预习引导意在引领学生怎样展开自学,从中了解自学的要领。设计先粗后细,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让学生进入真正形式上的自学,为自立、互助、探究的课堂教学逐步开展做准备。

二、营造氛围,自立学习

“自立学习”是新课程理念的精髓,“自立学习”能启迪学生的自学意识,体现他们的主体作用,真正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欢悦的课堂气氛是自立学习的前提要求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互动活动,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师生要各自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多给学生一点微笑,在教学中,多用一些新用语,如“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各自的新发现”“请大家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各位同学听”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感受胜利的喜悦,促进学生自立学习的积极性

成功是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特级教师王兰说:“不是机灵的孩子常受到赞扬,而是赞扬使孩子更机灵。”如在执教《王冕学画》时,我提出:“文中除了对荷花的描写,还写了湖中的其他景物,你能想象出来吗?如果是你,在这种情景下还想画些什么呢?”一石溅起千层浪,学生顿时进入了读、悟、感和论的环节中去,学生争抢着发言,这时教师评价:“你们真棒,靠自己的努力,学懂了课文。”由此就实现了真正的自立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打下了根底。

(三)激发学生的联想,拓展自立学习的空间

激发想象力比学常识更重要,学生的想象力越广阔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有见解。如执教《白桦林的低语》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白桦林有哪些特征?看林人有哪些品质?有的说白桦林壮丽,辽阔无际,它好像没有边际的绿毯;有的说看林人以苦为乐,默默奉献,具有乐观豪迈的胸怀,这样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拓展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视野。

三、互助学习,提高效率

互助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法经常在课堂教学中用到,它可以充分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投身到学习中来,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和思想交流,进一步学会与人文明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互助合作精神。

互助学习的组织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小组学习只是互助学习的一种常见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学交流、全班商讨等都是互助学习。目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了小组合作这一组织方式,但是每个人取得的效果却不是一样的,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和探讨。

(一)建立合作小组,明确分工

以同桌二人分为一小组,或以前后两桌,4个人分为一组,也可以采纳6—8人成为一小组,尽可能联系到学生性格、个性特点、学习成效等因素,合理搭配。组内成员要有明确分工,每个小组推荐一名组长或学生轮流担任组长,以安排任务,组织管理过程,其他成员需有小组长安排分工。

(二)精选合作学习的内容

互助合作方式虽好,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是适合采用,一个无意义的问题,合作是一种浪费,会使学生生厌。因此,在开展小组活动之前,对合作内容进行精挑细选可使互助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

这样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答案多样,学生感兴趣,都喜欢参与。例如,我在上《灰雀》一课时,先由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描述灰雀特点的语句,小男孩为什么要捉走灰雀?他对灰雀的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合作学习“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这种不同情感?哪些句子你最喜欢或很受启发?为什么?……”这样的学习内容,由于是学生关心的标题,参加议论更有兴趣,因此,小组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

四、探究学习,获取新知

“探究”是指在室内教学实践中开展学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宽松的氛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给学生提供适合各自发展的展示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索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在上《猫》一文的开始就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你们喜欢猫吗?如果给你这个题目,你会怎么去写?课文里是怎么写猫的?你认为猫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动物?你有哪些问题还不懂?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先自己试着写一写猫,再读课文互助探讨,这样就引起了学生的探讨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足已说明学生已进入了角色,开始以各种形式自我发问、自我探索,从而领会了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更新观点,转变想法,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自立、互助、探究”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探究是一把钥匙,开启知识之门;探究是一盏明灯,照亮明理之路。只有通过教师的不断启发,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发言,自由争论,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灵敏性、逻辑性,开拓学生的智力,真正做到让学生思有所想、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 熊开明编著.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2] 王彩华.创设生活化、活动化、探究化的课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1).

[责任编辑 赵景霞]

猜你喜欢

互助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下神峪村“由乱到治”之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浅谈新教师专业化成长
“推”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