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应把握的四大环节
2016-12-15吕滢
吕滢
摘 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应把握四大环节,主要包括:文章的主题,即文章的中心思想或基本思想;文章运用到的材料,即用来表现文章的内容;文章的结构,即文章的骨架;文章的语言,即用来表现文章的主题、材料和结构。本文对这四大环节在写作中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主题;材料;结构;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5-004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5.029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目前,无论中考还是高考,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考察都在逐年增加分数比例和难度,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应把握好四个环节,谨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一、主题
文章主题指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基本思想等,是一篇文章的题眼。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首要工作是引导学生确定文章的主题。
一是让学生掌握文章主题的特点:凝缩性、唯一性、鲜明性。凝缩性,即从生活或已给写作材料中概括、集中而形成的产物;唯一性,即一篇文章尤其是篇幅较短的文章中只有一个主题;鲜明性,即指主题在全篇文章中显露得格外清楚,读者可以一目了然。二是让学生掌握主题的来源渠道,即从现实的生活中来,从给的作文材料中来。三是指导学生掌握文章对主题的具体要求:主题要有价值,对读者有好处,解答人们所关心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题要深刻,指从社会生活和材料中发现出人所未见或不曾注意的本质或规律;主题要新颖,有新的信息、新的东西,有特殊的价值体现创新;主题要突出,在一篇文章中保留一个主题。
二、材料
首先,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材料的特点,即材料的具体性(针对主题的凝缩性特点而言)、材料的客观性(针对主观性的主题而言)、材料的可分性(指较大的材料可以根据需要可以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材料)。其次,指导学生掌握选用材料的原则和选材料的要求,要久而精,能说明问题,体现主题,对选择材料的要求要切题,即文章中所选用的材料要符合主题的需要,材料与主题的含义和内容完全一致。再次,所选择的写作材料要真实。即选择的材料符合人们的生活实际,事实存在符合规律,符合人们的道德水准等。同时,所选择的写作材料要典型,即指材料精益求精,有极强的代表性、说服力,最切题、最真实、最新颖的材料。最后,还要指导好学生选择材料的方法。材料的选择方法可根据文章表述的需要取其中的一点或几点,取其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三、结构
结构是写作过程中要考虑的第三项任务,也是文章质量表现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结构的特点,即框架性和顺序性。所谓的框架性,就像一个房子的框架一样,盖房子需要支好房架子,然后再安排装配门窗等一切附属物体。文章的结构也一样,它是文章主题和各种材料等内容所居之宅。所谓的顺序性是指一篇文章中主要的意思只有一个,但这个主要意思不可能一言而尽,可以按照事物发展或人的认识过程先后来表现,也可以按照客观构成的事物本来样式逐一表达。那怎样来指导学生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呢?
选择好了材料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有利于更好地突出中心这个原则,对材料进行合理、严密的组织和安排。
一是剪裁要适当。材料选好后,要分轻重与主次,进行恰当的处理。为了增强文章的效果,不重要的地方要少写、略写,以免喧宾夺主,既要写得有血有肉,又要简练集中。每个材料的分量并不是相等的,主要的材料要作为重点来写,次要的材料只起陪衬、辅助的作用,不能轻重倒置,主次不分。
二是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角度安排材料的顺序。文章结构中材料的安排同剪裁一样也非常重要。文章能否写得有条不紊,跟材料的安排是否恰当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写记叙文在文章的结构安排上有以下方式:即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来安排,也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来写。对于用几件事或一些细小的事例来共同说明一个问题,反映一个中心思想的文章,经常采用依据事物的内部联系来安排材料的顺序。
写议论文,一般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发展过程来组织材料,安排文章的结构,用以说明中心论点,表达全文的中心思想的。
总之,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对结构的要求要把握四点。一是结构要完整。文章无论长短,不但要有中间,而且要有开头和结尾,残缺不全是写作的大忌。二是文章的结构要严密。所谓严密,就是文章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要紧凑,不要有留有缝隙或有严重脱节。三是文章的结构要自然。文章的结构层次或段落间的内容都要有内在联系或逻辑性,能够从前一层次或前一段落顺势推出下一层次或段落的内容,是完整而统一的有机体,不能出现生拼硬凑的现象,其中每一层次或段落内容的安排都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不能互相冲突。四是文章的结构要灵活。一篇文章怎样开头、结尾、穿插、倒叙、设置悬念、什么时候起或伏等,都应该根据文章与材料内容表达的具体需要不同而随机应变。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像滔滔大海波澜壮阔。
在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结构要求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结构的表现形式。而结构中的层次、段落、开头、中间、结尾、衔接、过渡,详略等都是文章形式表现的内容。
四、语言
一篇文章的主题、材料、结构安排好以后,就需要用语言把它们表现出来。写作对语言有什么要求呢?一是要用词恰当,如“那道长堤石坝保卫着这块农田”,用“保卫”不恰当,用保护就比较恰当了。尤其是在用词上不能生造词语。二是用句子要钻研语法,也就是说在写作中,语言的表达方面句子成分不能残缺,句子成分的搭配要恰当。三是在写作中语言的表达上要注意修辞恰当。用词要简练,不能堆砌辞藻,造句一定要简洁生动,不能滥用修辞方式,语句的表达要合乎逻辑。
以上是笔者多年从事写作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感悟。写作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需要更多从事写作教学的工作者进行长期的探索。
[责任编辑 房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