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谢灵运山水诗的审美趣味

2016-12-15夏昕君

文学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审美趣味谢灵运山水

夏昕君

内容摘要: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山鼻祖,他的山水诗以自然山水为独立、客观的审美对象,对山水景物精细刻画,营造画境。他的山水诗表现形式绮丽,声色并妙,表现出了独特的审美趣味,开拓了诗歌的新境界。谢灵运在山水诗领域所展现的审美特质与运思模式对中国的山水诗史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谢灵运 山水 诗歌 审美趣味

谢灵运是中国诗歌史上开创山水诗派的诗人,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将自己对自然美的细腻而独到的赏悟诗意地表达了出来。在山水的秀丽景色方面,谢灵运表现出了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他的山水诗的审美趣味体现了他超凡的审美鉴赏力。释皎然《试式》云:“其格高,其气正,其体贞,其貌古,其词深,其才婉,其德宏,其调逸,其声谐”。[1]谢灵运的山水诗文达到了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像力、判断力、创造力的综合。他的山水诗的审美趣味,既有个性特征,又具社会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体现了审美主体对隐逸生活进行审美时所特有的审美情调和审美趣味。这种独特的审美情调和审美趣味,支配着谢灵运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对审美对象去进行审美观照。

1.情感的审美趣味

谢灵运山水诗文中对大自然的生命的观照,通过诗人心灵的感受,在与山水草木的情感交流之中实现。诗人亲近大自然不由自主的带着鲜明的强烈的主观感情。笔下的草木都粘上了诗人的感情色彩。矛盾之中的谢灵运常常忘情的融入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接受天地间生命情调的语言,独特的审美能力使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发生奇特的情感交流。《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中写道:“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这里写出了早晚变化的山水景色。清晨,朝晖使人心旷神怡,新鲜的空气孕育着生命力,因此看到朝晖的人也显得那样精神爽朗、生机勃发,不由的陶醉于这秀美的景色之中。出去的时候还是很早的,小船回来时已经是傍晚了,山谷渐渐幽暗,晚霞凝聚天边,湖中菱菱荷叶层叠错落,辉映着夕阳,菖蒲和稗草在晚风中微微晃动,好像在相互依靠。诗人乘的小船带着一天的欢悦停泊在东门。在一整天的游山玩水中,美丽的大自然撞击着诗人的心胸,朝晖、菖蒲、稗草都有了生命和情感。这种生命和情感和诗人进行着情感的交流,体现了诗人情感的审美能力,在体验物色之美时把自身融入了自然世界。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寓情于景,展现了春天的无限生机,言有尽而意无穷。“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岁暮》)移情入景,给北风涂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再如“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描写诗人在寻幽访胜中获得的奇境。一个“媚”字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水写得有灵有性,江中小岛竟然会像少女一样向人们呈美献妍。这样的描写,显然渗透着诗人对秀丽山水的一往情深。

在这些山水审美创作中谢灵运将自己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合在了客观的景物描写中,我们除了看到大自然的美丽风景外,也窥见了谢灵运的情愫意绪,看到了他寂寞悲秋的情怀。毕竟,谢灵运之所以想要“穷山海迹”、“观丘壑美”,一方面确实是由于对山水景物的喜爱,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才不见用,无法兼善天下,所以才投向了自然山水,追求独善其身、自得其乐的。谢灵运欣赏山水实际上是为了忘却现实的烦恼,他终究还是不甘心于此的。因而,在谢灵运山水诗文的有些景物描写中,可以明显看出现实人生情感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影子。

2.音响的审美趣味

谢灵运山水诗文的创作,通过声音的审美趣味,表现出雅丽的艺术美。刘勰说:“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2]谢灵运善于欣赏和摹写大自然的声音美,在他的诗中,对音响的描写比前人有显著的增加。

诗人以审美的感受力,用耳目感官灵敏地观察与聆听,将大自然之种种声音,尽展文笔,捕捉到常人难以察觉的自然景物细微声息,并且他善于从这些细微声音中,去记录声音的美。故此,谢灵运的山水诗文,是一幅幅有声之图画。如:“活活夕流驶,噭噭夜猿啼”。(《登石门最高顶》)“活活”写的是水流的声音,“噭噭”是猿啼的声音,这四字都是谐音字。说的是夜晚待在寂静的深山老林之中,天籁之音俱响:水流声、猿啼声,声声入耳。音响与夜色的和谐韵味,激发了主体的审美感受,亦寄托了诗人的审美趣味。“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淙”。(《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审美观照的重要问题是观照的角度与方式。诗人以宇宙天地为其审美观照的对象,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物为其固定观照对象,而是游目骋怀,仰观俯察,使所取的意象至为阔大,充满寥廓的宇宙感,气势磅礴。同时,也使审美主体成为整体的意境的中心,观听皆宜。言自高处下看,可以看见乔木的树梢;昂起头来聆听,又可以听到来自深谷之流水淙淙声。视听感知力都在俯仰之间发挥,一俯首一抬头,尽见节奏美、声律美。“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致听,殊响俱清越。”(《石门岩上宿》)这几句是人在黑暗中的诗心表现,抒写了感受山间夜晚虚寂,诗人不以目治而以耳治,通过鸟鸣声、落叶声,描绘了深山夜间的自然天赖,因为鸟的喧叫可以想象到树在摇动,听见树叶飘落就可以知到有风刮过,构成了一种幽静的意境,寄托诗人置身此景,愿意远离尘俗,遗世独立的情怀。“异音同致听,殊响俱清越”是理念的深度追寻。“异音”、“殊响”指同至于耳的鸟声、木叶声、风声。“同致听”、“俱清越”,则是作者在大自然的“天籁”中感受了庄子齐物的思想:“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心胸也具有了极大的包容性[3]。“秋泉鸣北涧,哀猿响南峦”。(《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位于北边的溪涧,传来秋泉淙琤声,猿猴的鸣啼声,在那南边的山峦上空徘徊滚动,这些声音清远悠扬,让人忘却尘世烦忧。“状如龟背,石色黄白,扣之声如鼓”。(《名山记》)石头的形状就像是乌龟的背部,颜色是黄白黄白的,如果用手轻轻的敲击,就能发出类似于击鼓的声音。用敲击石头的声音来写出轻松的心情。“蹲谷底而长啸,攀木抄而哀鸣”。(《山居赋》)等等都是用声音之审美趣味激发对山水的感受,体会大自然的魅力。谢灵运试图通过对自然山水诸方面全面细腻的描写,再现打动自己的山水原貌,传达出自己的审美体验。

3.色彩的审美趣味

“色彩的感觉是美感最普及的形式”[4]。谢灵运的山水诗不仅情感饱满、铿锵有声,还赋予绚丽的色彩审美趣味。诗人通过慧眼识别山山水水,就能看到与常人不同的独到景色。并善于运用色彩之词,描绘他所看到的自然界的色彩之美,从而勾勒出山水的瑰丽,给予读者强烈的美感。在诗人的笔下、云白、柳绿、山青、桃红,真是五颜六色,明媚秀丽。无论从哪方面着,都显得五彩相宜。例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白华缟阳林,紫虈晔春流。”(《郡东山望溟海》);“白芷竞新苔,绿蘋齐初叶。”(《登上戍石鼓山》)诗人分别以“白”、“绿”、“紫”,来解释眼中的色彩审美,让人感到色彩上富丽堂皇、目不暇接。从色彩学上的角度来分析,绿色是偏暖冷色,紫色是冷色,白色在众多冷色的映衬下奇怪的给人以暖色的感觉,在这三首诗中,谢灵运分别用白色和绿色、紫色配对,制造出强烈的冷暖颜色对比,体现了诗人色彩鲜明的审美趣味。再如“原隰荑绿柳,墟囿散红桃。”(《从游京口北固应诏》)绿柳和红桃,互相映衬,色彩格外强烈,能引起花团锦簇,明艳如画的审美联想,当然,诗人的情感也表现得更加明朗而热烈。再如“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用银白的月光映衬着雪白的大地,单色对比,更衬出诗人悲哀之情的强烈。

谢灵运山水诗中体现色彩审美的诗还有很多,再例如“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残红被径隧,初绿杂浅深。”(《读书斋》)“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行田登海口盘屿山》)“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人彭旅湖口》)“铜陵映碧涧,石磴泻红泉。”(《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等诗句都很注重色彩的描绘,笔触鲜明,逼真地再现了美妙的山光水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是诗里图画。而且这些诗句的色彩描述不仅仅是限制于冷暖色对比了,而是直接给予“红”、“绿”、“碧”、“丹”、“紫”、“白”等,五颜六色的美,显出诗人精湛的艺术造诣和高深的美学修养。他非常善于捕捉各种自然景象中呈现出来的色彩特征,并把它们调配在一起,使得色彩明暗相映,淡雅有致,既丰富又有层次。在谢灵运的心中,蕴藏着千变万化的色彩,这些色彩曾经编织过多么美妙的好梦:报效朝廷,光宗耀祖,可是无奈的现实打击,让他只能把这些美好色彩审美山水,予情于中。

谢灵运在坎坷的身世和仕途经历、思维能力、艺术素养的基础上感受并发展了山水诗,他以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出对山水外部的美的认识和评价。谢灵运本身自觉“山水,性分之所适”(《游名山志》),他把游赏山水看作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需要,并企图从山光水色中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借以排遣官场失意的烦恼。而自然山水又确以其千姿百态的魅力,娱悦了他的情怀,激发了他无限的诗兴与美感。谢灵运以审美的眼光,观照自然,亲近山水,并感受山水之风情,体味到赏心悦目之情感愉悦。

参考文献

1.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2.减清:《试论谢灵运创作山水诗的社会条件和审美心理》,北京大学学报,1990年05期。

3.李运富编注:《谢灵运集》,岳麓书社,1999年版。

4.贾林成:《谢灵运山水诗美学成就管窥》,《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6月第3期

5.刘刚:《从谢灵运的山水诗看刘宋初期士人审美心态的转型》,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月第1期。

6.何方形:《谢灵运山水诗意象论》,台州学院学报,2013年8月第4期

注 释

[1]唐,皎然,《试式》。

[2]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3]沈玉成,《谢灵运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性格》,《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

[4]《马克思居格斯论文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版。

(作者单位: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审美趣味谢灵运山水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UP THE MOUNTAINS
稼轩词青山意象的隐逸趣味
谢灵运山水诗的玄言尾巴
中国城市消费文化的社会学解读
南山南,谁的诗里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