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翔与跳跃

2016-12-15席星荃

文学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笔锋财神虚空

这篇作品并不长,两千多字,读后给人的感觉却是相当复杂和丰富的,似乎说了不少的事物,从个人的梦境,到农村的现状,也几次三番地说到古代和现代史上的有名人物及其故事、言语,还说到城市与乡村的各种有趣的情况。总之,林林总总,里里外外,形成了一个比较复杂的文本。因为这些,这篇散文读起来没有一般作品的枯燥和贫乏,倒是显得有意思有趣味。在各色文本和资讯泛滥的当下,这是不太容易的。

作者的深刻处是由一种梦境说到了人的精神虚空,这一种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困境,说到了绝大多数人的精神的现实痛苦。这一点是开始时读者没有想到的,也就是说,这个深刻处是在阅读过程中逐步显现的。这个显现的过程一波三折,作者的思路和认知不断地飞翔,落下,再飞翔,再落下。而每一次的飞升与回落都使认识推进一层,这样,从文字层面看起来便起伏有致,取得了古人说的那句“文似看山不喜平”的效果。这应该也就是文章避免枯燥乏味的不二途径吧。

综而观之,全篇有几次跳跃。起笔作者写的是梦中的飞翔,很短的一段话,便开始的第一回思绪的飞翔,亦即第一回认知的跳跃。“生活里,满满当当的那么多,能记得住的,已是少之又少。唯有这种飞翔,在梦里多次循环,反复强化记忆,我不得不回忆它,审视它。”这是一个过渡,接着承接上一段,非常生动详细地描写了梦境中的飞翔,描写里,特别的飞翔姿势的背后有更耐人寻味的心理状态的描绘——这是有道理的,后面的叙写正是在这一点上展开或深入下去,达到精神深处的。这段梦境的描写突出了紧张、恐惧和压抑的氛围,使人有透不过气的感觉。这是由浅及深的自然演进。而接下来的则是由此及彼的跳跃了。作者把梦作为由头,联想到古人庄周,显然。庄周的梦是哲学的梦,精神的梦,作者的联想便是把主题引向精神层面的努力。然而作者笔锋一转,“我一介俗人,连做梦都没得志向,离地三尺,茫然四顾,看不清山水,记不住乡愁。在地上久了,会向往天空。”于是跳跃从这里开始,笔锋转向乡村现状的描写。通过大量而细致的乡村景象的描写,揭示出当今乡村人口减少、荒凉衰败的情景。不单写乡村,同时也作为对比写了城市,写到最后作者认识到:“人和自然,相持相守,从来都是此消彼长,稍微找一个平衡处,便是佳境。正如村里人拼命出去,城里人被挤累了,也总想田园牧歌。想归想,不一定当真,都是被城市绑架的人”。这已经是来到了心灵和精神的底层展开观察的双眸了。

第二次大的跳跃由一个新得到的想法开始:“说到底,在一个固定的位置里活着,是渴望起身的。”征引了张爱玲、曹雪芹和庄子之后,作者说“或许,只有双脚离地,跳得出惯有的视线,才会有新的视角。”由此展开了更加广阔的思维触角,产生了第三次大的跳跃:“离开现场,除了获得其他视角外,剩下的,算一种自我救赎。”

作者写了两个场景,一个是街道上蝗灾一样的车流,以及车中人的恐怖心理。一个写武汉归元寺正月初五求财神的大军,“归元禅寺人头攒动,财神若是有密集物恐惧症,不知道得吓昏过去几回。”在这样的人流或人潮的背后,作者也展开的追问:“万千人聚集,每个人心里却是虚空,若是置身于这样满满的虚空里,这个绝望,能亚于如临深渊么?能不希望整个人像一棵葱被连根拔起么?”作者得到的认识是:“扫帚、翅膀不指望,来一阵风直接刮走多好。”于是,回归到了作品最初的主题——飞翔。在作品的最后,作者说梦中的飞翔“说穿了,就是逃离。为了对世界不负一点责任,对自己不敢有一丝拷问,我一次又一次选择大踏步凌空而奔。”“我飞多么远,都没有一根风筝线牵一牵我,我是失了故土的人。”说到底,作者是在为失去的家园而伤感,为灵魂的无所着落而哀痛,写现代人面临的精神的恐慌。

读这样的文字后来就有了一种心灵的震撼,一个真实的世界裸露它的本来面目,而这面目并不是令人平静放心的。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成功处。

席星荃,著名散文家,曾获第二届湖北文学奖提名奖及第三届冰心散文奖等多种奖项,现居湖北襄阳。

猜你喜欢

笔锋财神虚空
南极仙翁、财神送宝
名家笔锋
财神到
象鼻财神
关于它,或水
虚空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