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釉上花鸟的艺术表达

2016-12-15黄伟

景德镇陶瓷 2016年3期
关键词:彩瓷粉彩花鸟

黄伟

在陶瓷上作画,我偏爱花鸟,通过对花鸟的描绘,能够表达我的情感,表达我对美好吉祥的向往。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中国花鸟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可以很好地展现人们的情感与渴望。在大部分中国人的家庭里,都喜欢摆放一些中国花鸟画,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能反映人们对生活和理想的追求,它形象地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面貌、审美趣味、美学观念以及风俗习惯。中国花鸟画多取吉祥题材,每一幅画都有其象征意义。自远古的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就有了吉祥图案,如原始岩画中的狩猎图,彩陶中的太阳神、人面鱼纹图腾,以及原始彩陶与雕刻中的动物纹饰和植物纹饰都是吉祥画的雏形,吉祥画是人类意识观念的产物。它依附于各载体之上,通过谐音、象征或变形的手法构成图像,它同其他吉祥语、传说故事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时常与其搭配,共同丰富吉祥画的内涵,并有利于吉祥图像的传播和传承,它成为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以约定俗成的意象符号唤起人们深层的集体无意识,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象征型艺术,这之中体现出的中国文化模式和东方艺术表现理念,是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典型展现。

花鸟画是一个大的科系,又可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鳞介等支科。每一幅画饱含的寓意都是不同的,也是深刻的。很多吉祥图案已经为现代人所淡忘,但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知识和民俗知识来了解,对于吸收传承民间绘画的营养是大有裨益的。下面我就列举几种代表性的花鸟以及代表寓意吧。

1.梅花 梅花五瓣,象征五福: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又合中国的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梅在冬春之交开花,“独天下而春”,有“报春花”之称。寿联常有“梅开五福,竹报三多”,寓意吉祥,“竹梅双喜”图上画梅花和竹,有的还在梅枝上画一鸟,表示两小无猜,结为伴侣,夫妻恩爱,婚姻美满幸福,也有只画两只喜鹊的,喻“双喜”,竹、梅比喻“青梅竹马”。这个典故其实是出自李白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梅花也象征着坚强不屈。梅的枝干苍劲挺秀,宁折不弯,被人们用来象征刚强不屈的意志;而迎风斗雪怒放的梅花,则最先给人间透露春的气息。

2.兰花 兰花象征着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出现了许多咏兰的佳句。兰花与菊花、水仙、菖蒲合称为“花中四雅”,又与梅花、竹子、菊花并称为“四君子”。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

3.竹子 竹子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竹子有七德,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日奋进;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曰质朴;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曰卓尔;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曰善群;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曰担当。苏东坡爱竹成癖,他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还题写过“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三益之友”。

4.菊花 菊花幽独淡雅,孤高傲世,向来是幽人高士隐逸情怀的象征。比如孟浩然的传世之作《过故人庄》就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菊花的吉祥寓意,在我国有九九重阳节登高望远,赏菊、饮菊花酒、食菊花糕的习俗,寓意防病延年,步步登高,前途远大。用菊花画的年画有“松菊延年”、“杞菊延年”、“寿居耄耋”等,表达的是延年益寿的愿望,“安居乐业”等,寓意生活安定合家团圆。

5.荷花 莲又称荷,而“荷”“和”谐音,因此民间便赋予荷和气、和平、祥和、和合、和好的美好寓意。民间很常见的吉祥画《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执荷,另一人手中捧盒,盖取其谐音之故。“以和为贵”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观念,并且还衍生出许多带“和”字的吉祥话语,像“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家和万事兴”等等。荷花还象征着清白,其花朵艳丽,清香远溢,碧叶翠盖,十分高雅。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

6.喜鹊是一种代表喜事的鸟,喜上眉梢也叫喜鹊登枝。喜鹊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民间传说七夕人间所有的喜鹊会飞上天河,搭起一条鹊桥让牛郎和织女相见。因此喜鹊登梅寓意吉祥、喜庆、好运的到来。“喜报三元”也称为“三元及第”,这是对参加科举人的吉利赠言或贺词,是表示一种希望和向往升腾的图案。

7.鹤在道教中,鹤是长寿的象征,因此有仙鹤的说法,而道教的先人大都是以仙鹤或者神鹿为座骥。中国传统年长的人去世有驾鹤西游的说法。在中国、朝鲜和日本,人们常把仙鹤和挺拔苍劲的古松画在一起,作为延年益寿的象征。其实,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鹤与合谐音,鹿与鹤在一起,谐音为“六合”,故有六合同春之意。

与中国传统花鸟画不同,我是在陶瓷上进行作画,虽说在题材、画法上两者本同末离,但是由于载体的不同,出来的效果却是大相径庭。陶瓷颜料是矿物质颜料,是以油作为介质,在瓷质光滑坚硬的表面作画,在使用过程中油料的调和也直接关系到色彩的浓淡虚实变化。加上陶瓷需要入窑烧制,具有众多不确定因素,使得陶瓷花鸟画又有别样的风味了。

大多数时候,花鸟画是采用釉上的装饰方法来制作的。釉上装饰,是陶瓷几大装饰手法之一。釉上彩又称“炉彩”,就是先烧成白釉瓷,或者烧成单色釉瓷,也可以烧出多色彩瓷,在这样的陶瓷上进行彩绘后,再入烤花炉经600~900℃温度烘烤而成。它又分为彩绘瓷、彩饰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珐琅彩。其中,粉彩花鸟最受青睐。粉彩瓷色彩鲜丽而持重,粉润柔和而淡雅;书工细腻而精湛,栩栩如生而俊雅,而且立体感强,不仅手感立体,而且表现的对象也立体、逼真。粉彩瓷是指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粉彩瓷始于清朝,是继珐琅瓷之后清朝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瓷种,更是由于粉彩的创烧间接导致青花的衰落。其诞生于康熙,极盛于雍正。康熙晚期在珐琅彩瓷制作的基础上,景德镇窑开始烧制粉彩瓷,但制作较粗,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粉彩装饰。乾隆时期在雍正瓷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乾隆朝粉彩的创新品种是在黄、绿、红、粉、蓝等色地上用极细的工具轧出缠枝忍冬或缠枝蔓草等延绵不断的纹饰,且多和开光一起使用,人称轧道开光。这一工艺的出现,将粉彩推上了更加富丽繁缛的顶峰,一直延续到民国。另外,乾隆朝还有部分在粉彩瓷器的内壁及底足内施绿彩,俗称“绿里绿底”,一直流行到清末、民国。乾隆朝的“绿里绿底”极浅淡,迎光侧看釉面有极细小的皱纹,像微风吹过平静的湖面而形成的细波。

作画的时候,一般分为写意花鸟和工笔花鸟。两者的区别表现在造型上,写意花鸟画重视形似而又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借以凸显对象的神采与作者的情意,精神本质是意,写意就是要写物象的内在本质。而写实花鸟设色更具写实色彩或带有一定的装饰意味,更加地细致入微,每一朵花瓣,每一根羽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许多能人巧匠画出的写实花鸟令人惊叹。

猜你喜欢

彩瓷粉彩花鸟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写意花鸟
马晓军
浅析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谈浅绛彩瓷画及其蚌埠传承
探析宋三彩瓷枕的艺术风格
想当凤凰的金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