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陶瓷绘画的构思与立意

2016-12-15余康平

景德镇陶瓷 2016年3期
关键词:陶艺家画家绘画

余康平

构思立意是创作前的思维举动,当然也是陶艺界的核心话题。当立意初步确立,即想要通过他的陶艺作品表达什么,用什么造型的陶瓷载体更能适合表现自己的想象思维等。在有了想象中的大体把握之后,便进入了一个立意的深化过程。这是一个更为高级的思维层面。随着思维更进一步的深入,立意时的想象都会在这一层面进入深层的落实和对号入座,构思阶段的立意也从朦胧向清晰转化,从清晰走向具体的方方面面,这一思维转化靠的则是陶艺家日常积累的艺术修养和创作经验来实现的,作品集中体现着艺术家的智慧和运用智慧的能力。当然,这不是每个人想要做到就能做到的,也不是能认识到就能体会到的。它需要更深奥的艺术修养过程。

一、构思

艺术创作的构思,肇始于想象。想象的本质是“无中生有”,往往是一句话、一个题目、一缕情感、一个物象甚或是什么都没有,都可能成为“想象”的动力源。而想象一旦依据某种“暗示”活动起来,就马上进入一种完全的自由状态。想象的飞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到达千年之前,万里之外。其速度和质量完全是随心所欲,纵横六合。如果没有想象,就没有毛泽东“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样震人心魄的诗句了。这种想象运用到创作构思上,要受“情”和“志”的统辖。“情”是感觉,是创作者的个性。“志”是心志,是思想。想象要受思想的统辖,才能够使想象在主题的范围内飞腾,不是胡思乱想。想象必受到个性的影响,因而形成创作者个人的风格。

想象既然要受个性及思想的统辖,那么把想象运用到构思和创作中去,这种思维活动就是有意识、有目的、有主题、有轨迹的一个过程,因而是有质的。文学与绘画,道之同源,多可互通。南朝文艺理论家刘勰曾这样描述构思活动:“文之思也,其神远矣。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会有很多想法和观念在里面发生彼与此的关系、彼与此的沟通与协作。作为能成大器的陶艺家,心中都有一个为之奋斗的“大意”和目标,一生中创作的作品是陶艺家“大意”的完整体现。陶艺家在成长的过程中,虽有不断的调整,但都会朝着陶艺家心中的这个“大意”发展,绘画实践和思维活动都是靠这个“大意”来修正引导的,每件作品的立意也都会和陶艺家心中之“大意”相一致。针对每件绘画作品而言,立意就是陶艺家在作品中要表达的全部心思。

有些文人画多重笔墨而忽略立意,导致内容空泛,求笔意而无生气,画枝梅花就表示自己桀骜不驯,以至于元代柳巷春楼的妓女也抹几笔竹子以示自己有气有节,形成了思维程式和定式,这不是立意,这是绘画作品低级趣味之一类,是挂羊头卖狗肉之行为,这和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之立意不能相提并论。

《历代名画记》张彦远在论画六法中进一步指出立意的重要性,他尤为推崇吴道子意在笔先,画有尽而意无尽和惨淡经营、严谨创作态度,他说吴道子“守其神,专其一,合造化之功,假吴生之笔,向所谓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也”。“吴之妙,笔才一二,象己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张虽笔不周而意周也”。他认为张僧繇和吴子道,虽有用笔的离披和缺落,但因为其画意足,就不会影响到作品的整体,可见意周比笔周更为重要,立意是关键。后人“意到笔不到”、“笔断气相连”,是着眼于用笔之意与整体画面所形成的关系处理,属于技法范畴,和张彦远所说的“笔不周而意周”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立意,不但要有艺术家综合的思想深刻性,还必须选择好与自己相适应的,画什么、怎么画等等,扬己之所长,避己之所短。构思立意过程就是要解决绘画创作系统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相关问题。所以立意包括画家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受画家自身文化结构、品德学养、绘画能力等多方面的制约。

三、赏析

当我们在赏析名人名作时,则体会到技法经验与画家才情的综合体验。画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是其作品的灵魂,构什么思立什么意,是决定作品好坏、优劣的关键所在。传统画论及画家虽对立意有所认识,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和画家自身绘画实践体会的深浅不一,或多或少对我们今天所面对绘画创作的方方面面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所以说,画家立什么样的意,必有什么样的作品产生,画家自身是关键。现代画家齐白石,是立意的高手,他用自己的智慧和绘画功夫把创作规则运用得淋漓尽致。他的《发财图》由算盘和题款构成,作品虽简略,但主题则鲜明。算盘是传统的一种计算工具,但经过他别一般的构思立意,让我们感受到了画家质朴无华的精绝表现技巧和优秀文人的高尚品格。把“算盘”两个字颠倒过来便是“盘算”,就是告诉你盘子里的食物要算着吃,不能吃了上顿没下顿,可见该作的用意极其深刻。他立的是“大意”,是对天下人的提醒,是对中国人民勤劳善良优秀品德的弘扬,告诉人们发财则要靠行善事、积大德,而不是作恶和缺德,提倡的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画面之中虽只有算盘,但让我们连想到了画面没有而又更深层的意义,这才是传统画所独有的立意之效果,是体现画者真正意义上的意。

珠山八友何许人题“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青花山水瓷板画,气势澎湃,立意深远,不失“大意”之作。该作在构图上远承宋人造景取势之长,讲究章法布局,注重近、中、远三重构图,山势相叠,坡岸交错,层次有序,严谨自然又有气势。松柏凌空,枝梢浑全;山水秀石玲珑剔透,清秀玉砌;亭楼、农家、学士、书童、驴马、帆船、山泉瀑布尽显其中。图案构思错落有致,雪色顿显冷艳之美。有识之士都在赶往亭台楼阁吟诗赏景,表现出冰天雪地中的民间朝气。在明月的照耀下,远山如玉琢晶镂一般,山河像白天一样的明亮,整幅画好像在叙述:世界并不黑暗,无私的月亮用如玉一般皎洁,将光撒遍山川大地,前程似锦。作者写他心中的山山水水,即所谓“画我心中之画”,从侧面来讴歌无私奉献的博大精神。整幅画笔墨秀润磊落,技法娴熟,意境深远,工丽严谨,下笔随心欲,形神尽其妙。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作品极富内涵,意境深远。

作为陶瓷艺术工作者,无论采用何种技法和手段,无论运用哪种绘画形式,画面所塑造的空间、形态、色彩、光影和气氛效果都应围绕创作前的构思、立意去进行。正确地把握创作前的构思、立意,才能画出含意深刻而又有欣赏价值的陶瓷艺术作品。

猜你喜欢

陶艺家画家绘画
酷炫小画家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中外现代陶艺家作品
中国当代陶艺家作品
中国当代陶艺家作品
中国现代陶艺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