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研究热点与前沿探讨
——基于Citespace Ⅳ的计量分析
2016-12-15侯彦全侯雪程楠
侯彦全,侯雪,程楠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北京,100846)
工业园区研究热点与前沿探讨
——基于Citespace Ⅳ的计量分析
侯彦全,侯雪,程楠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北京,100846)
工业园区作为产业集聚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的空间载体,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本研究运用Citespace Ⅳ可视化工具,对1998-2015年CSSCI数据库中工业园区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分析,绘制出了工业园区的研究主题和热度的时间更替,识别出了目前工业园区的研究方向的变化,挖掘出工业园区的潜在研究前沿。研究表明,国内对工业园区研究主题一直不够聚焦,且近几年研究热度逐年降低且缺乏研究的连续性,基于当前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需要和研究文献的解析,建议未来研究方向应多从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如何影响园区发展角度进行切入。
工业园区;Citespace Ⅳ;知识图谱;产业政策
引言
工业园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依靠行政等手段,基于产业发展空间等各方面资源要素,推动产业集聚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的空间载体。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复兴与城市重建使得园区在区域中发展起来,之后于1951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园区——美国斯坦福工业园(硅谷)。我国工业园区则要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的蛇口工业园区,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工业园区已经涉及不同的产业层次,覆盖了广泛的发展领域。随着我国产业经济的开放、集聚发展,工业园区逐步向智慧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转变,并成为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我国工业园区的相关研究通过不断丰富和更新,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体系。起初,国内外学者大多是从马歇尔(Marshall)的外部经济理论,韦伯(We b e r)、胡弗(H o o v e r)的集聚经济理论,佩鲁(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波特(Porter)的新竞争经济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与范围经济理论以及科斯(Coase)等人的交易费用理论等不同角度来探讨园区的发展,分析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与路径,运用数理模型评价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工业园区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不断变化,逐渐转向关于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园区转型升级等方面。本研究将借助Citespace Ⅳ可视化工具,以全新的视角,创造性的将工业园区研究文献引证分析(历时性)与共引分析(结构性)结合起来,绘制出我国工业园区研究的知识图谱,以此来形象展示国内工业园区研究的起源与时间分布变化,识别出工业园区研究热点与前沿的更替,梳理出工业园区研究的演化路径,为剖析工业园区发展趋势和理清我国工业园区的未来研究方向提供重要的参考,也进一步为推动我国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明确方向。
一、数据来源与方法
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的应用,研究者对文献数据信息进行可视化绘制研究知识图谱成为可能。Citespace可视化工具是由美国华人学者陈超美博士开发的一款主要应用于计量和分析科学文献数据的信息可视化软件[2],该软件创造性地将引证分析(历时性)和共引分析(结构性)方法综合起来,创建了从“知识图谱”映射到“研究前沿”的理论模型[2]。与其他软件相比,Citespace软件融合了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等方法,侧重于探测和分析学科研究主题的演变趋势、研究前沿与其知识基础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研究前沿之间的内部联系[3]。
为了保持研究数据的全面性、权威性和实效性,本研究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搜索关键词参考了工业园区的通用分类,以工业园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为检索词,以1998年-2015年为时间跨度,数据更新至2016年5月,得到文献共计652篇。通过运
用Citespace Ⅳ软件,首先对文献时间分布进行分析,然后以50位数据抽取对象,以“Title、Abstract、Author Keywords和Keywords Plus”为主题词,将网络节点先后设置成“key word、cited reference”,对数据进行关键词共引、文献共引分析。
二、产业园区文献计量分析
(一)产业园区研究时间分布
本研究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中检索得到的652篇文献进行统计发现,在1998-2015年的18年的时间跨度内,平均每年仅有36篇工业园区的文献出版,说明工业园区的研究热度并为受到持续关注,其总体变化趋势如下图1所示。
图1 CSSCI收录的(1998-2015年)工业园区文献数量一览
由图1可以看出,工业园区领域的研究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正态分布的变化趋势,从2002年开始文献数量快速增长,在2006年达到历史峰值之后数量开始下降,一直到2012年才开始止跌回稳,其他时间段文献数量相对稳定,其中2005年-2010年之间集中大量文献,为工业园区研究的相对热门时期。
分析背后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园区是比照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的产物,其早期定位主要在于依靠政策优惠实现招商引资的目标[4]。1990年,按照建设工业园区来打造产业集群的思路,工业园区开始加快建设,数量呈爆发式增长。至苏州工业园区于1997年首期建成到2003年以前,我国工业园区已经基本完成了要素集聚和数量扩张的任务[5],关于工业园区的研究热度和重视度也开始显现。在2003年以后,由于工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土地占用,类型和数量同发展质量不匹配等问题的显现,国家开始加大工业园区的调整力度,工业园区也迎来了一个黄金发展的时期,质量和数量都得到快速增长,引起了学术界对工业园区的广泛关注。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地方工业
园区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关于工业园区的研究也相应减少,直到近几年以来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的呼声愈来愈高,这也给工业园区的研究带来的一定的机遇。
(二)研究主题和路径演化分析
1. 研究主题识别
关键词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是文章主题的高度凝练,通过对关键词所呈现的主题的分析,能够了解文章研发分布、研究热点趋势变化以及研究领域的演化路径。基于此,本研究运用Citespace Ⅳ软件,将时间间隔设置为1年,选择“key words”作为网络节点,以Path Finder为算法,对652篇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绘制出了工业园区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图2),以此来探讨工业园区研究的主要方向、热点和演化路径。
图2 工业园区领域关键词共现分析可视化视图
修剪后的图谱共包含604个节点,1034条连线。可视化图谱中的节点代表分析的对象,出现频次(或被引频次)越多,节点就越大,节点内圈中的颜色及厚度标示不同时间段出现频次[6]。从呈现出的图谱中可以看到,工业园区的研究比较分散,缺乏代表研究热点转换的紫色节点。另将工业园区领域关键词高频热点词列表1显示如下:
表1 频次在十次以上的关键词表
2. 研究主题的演化路径
基于表1呈现的关键词频次、首次出现时间、中心性、再结合工业园区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即可梳理出工业园区的研究主题的演化路径分为三个阶段:即工业园区的研究热点从类型涌现,到生态工业开始受到重视,再到运用理论模型研究园区发展,最后进入一个平稳期。
第一阶段,2001年之前为“工业园区基础发展路径”。该阶段,针对工业园区的不同类型,如高新技术产业园、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保税区、自由贸易区等研究主题开始进入学术视野,工业园区的发展类型,发展模式也开始受到重视,但该阶段研究热点之间缺乏一定的关联性。从实践中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园区作为一种政策特区在我国外向型加工工业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90年代开始,我国工业园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各种类型的工业园区开始出现,在建设过程中各种园区的类型模式之间的界定较为清晰,交叉度不高。因此,可以归纳出该阶段的研究路径主要是研究工业园区的基础发展和探讨园区各类型的发展模式等。
第二阶段,2002-2008年为“园区集聚发展-生态工业园区-科学发展-新型工业化”研究路径。自2002年首次出现的“工业生态学”、“生态工业园”,到2003年出现的“生态工业”,2004年出现的“环境保护”都表明我国工业园区在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后,各种生态、土地等问题开始出现,学术界对生态工业园区的关注开始
增多。例如,2003 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循环经济示范区与生态工业园区的申报、命名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这使得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提上日程。之后又分别出现了关键词“竞争优势”、“产业集聚”、“生态产业链”“科学发展”等关键词,说明在园区转型过程中,国内研究学者开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化的模型研究工业园区的发展,从产业链角度研究工业园区的生态转型。正如喻春光(2008)指出基于产业集群平台的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是工业园区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业园区应当实行产业集群导向发展。为推动工业园区集聚发展和生态转型,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又开始实施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的申报与评审工作,这使得新型工业化开始成为工业园区的研究主题。
第三阶段,2009年至今为“工业园区发展动力-工业园区评价-园区转型升级”研究路径。该阶段没有较多的研究热点涌现,研究文献也处于一个较低的平稳水平。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园区发展的动力、园区发展的评价、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研究上,例如,2009年出现了园区发展的“动力机制”,
2010年出现了“工业共生网络”、“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绩效”三个关键词,到了2012年出现了“腹地经济”,2014年出现了“空间转型”,都可以反映出学术界开始转型工业园区的发展质量、转型升级上来。
图3 工业园区文献共被引网络知识图谱
(三)工业园区研究前沿分析
研究前沿是科学研究中最先进、最近、最有发展潜力的研究主题和研究领域[7]。Citespace Ⅳ软件可以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呈现出研究领域的动态概念和潜在研究问题,从而探讨该领域的研究前沿[2]。
在Citespace Ⅳ软件中,将网络节点设置为“cited reference”,以“Bust Terms”为术语类型,生成了工业园区文献共被引网络知识图谱(图3所示),一共790个节点,1600条连线。每个节点对应着一篇文献,其中文献的颜色和所在年份相统一,节点的厚度越大,表明对应的引文数量越多。由图3可以看出,工业园区的文献中心性很低,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和生态工业园等方面,有较强影响力的学者主要有王缉慈、罗宏等,但有影响力的文献比较少。
从聚类结果看,1998-2015的18年里关于工业园区的研究领域里,出现了17个突现词,分别为:0#生态工业、1#发展模式、2#经济改革、3#产业政策评估、4#政策扩散、5#废弃物、6#产业生态学、7#生态规划、8#社会公平性、9#异质性任务、10#风险资本网络、11#保税区、12#企业邻近、13#研发投入、14#研究型大学、15#生态建设模式、16#生态工业园效率,这些突现词分别代表了工业园区领域各时期的重要研究前沿。
Citespace Ⅳ软件中时间线程图主要侧重于勾画聚类之间的关系和某个聚类中文献的历史跨度[8]。本研究运用谱聚类的方法对共被引网络进行聚类分析,在Citespace Ⅳ软件中对每个聚类进行自动标示,获取时间线程图。我们可以通过时间线程图来分析每个聚类第一篇文献出现的时间,在哪些年份该聚类的研究成果开始增多,在哪些年份该聚类开始趋冷,也可以分析在整个聚类的发展过程中,在哪些年份出现了哪些标志性的文献(如高被引文献、高中介性文献等),这些文献怎样影响着整个聚类的走势[9]。
从时间线程图看,出现时间较早且延续时间最长的是聚类#0生态工业,该聚类文献主要集中在1995-2005年之间。其次是聚类#2经济改革,该聚类文献主要集中在2000-2005年年间,其中主要代表学者是王缉慈,主要被引文献是王缉慈等人于2001年著的《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一书。出现时间最晚,且延续到现在的聚类是#3产业政策评估,该聚类出现在2007年左右。仅次于#3的是聚类#4政策扩散。然后,本研究在通过Citespace Ⅳ对工业园区的研究做的聚类标示和热点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聚类#3和#4中所包含的文献内容和研究主题,大致可以得出目前工业园区研究的前沿领域集中在产业政策。本聚类中主要文献如下表2所示:
图4 工业园区文献共被引聚类分析时间线程图
表2 聚类#3中所包含的主要文献
在这11篇文献中,文献2[9]、文献5[10]、和文献11[11]从城市层面或者微观层面,基于经验数据来探讨产业政策、开发区政策的影响。文献3[12]从微观企业角度来探讨产业的集聚溢出效应。文献4[13]和文献6[14]则从不同层面探讨了区域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机制。文献7[15]和文献10[16]从外商投资角度来看待中国推动区域发展中的政策效应。文献9[17]则探讨区域在发展中比较优势的衡量方法。文献1是最新出来的文献,该篇文献引用了聚类#3中大部分的文献,作者运用实证分析考察了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在成立之初对所选择的“主导产业”的扶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比较优势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发现产业政策的效果在那些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在那些没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则始终不显著[18]。
而对聚类#4的研究发现,该聚类最新出来的文献名称为分散性权威与政策跨国扩散-自由贸易区在中国的设立,作者通过探讨自由贸易区为何能够在中国设立,地方政府对国内外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学习最终促成了自由贸易区(前身保税区)的最终形成[19]。
从工业园区的演化路径来看,聚类#3和#4主要出于工业园区研究的第三阶段,即“工业园区发展动力-工业园区评价-园区转型升级”研究路径中。在我国,园区的发展一直离不开政策的指导,推动园区的转型升级不仅是企业、园区的诉求,这是政府推动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着力点。但是,相关学者实证分析表明,关于产业政策是否有效并没有明确的结论,许多研究发现,产业政策甚至给产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18]。
四、结论和建议
本研究运用Citespace Ⅳ可视化工具,对1998-2015年CSSCI数据库中工业园区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分析,绘制出了工业园区的研究主题和热度的时间更替,识别出了目前工业园区的研究方向的变化,挖掘出工业园区的潜在研究前沿,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国内对工业园区的研究主题比较零散,相互之间融合度不高,表现为没有高中心性的关键词。在园区类型上,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由于园区类型的界限较为清楚,使得关键词之间研究演变的节点较少,研究领域之间互通性比较弱。
第二,国内对工业园区的研究演变路径相对清晰。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年之前,可以归纳为“工业园区基础发展”研究路径。该阶段,工业园区的各种类型开始进入研究视野,工业园区的发展类型,发展模式也开始受到重视,但该阶段研究热点之间缺乏一定的关联性。第二阶段为2002-2008年,可以归纳为“园区集聚发展-生态工业园区-科学发展-新型工业化”研究路径。该阶段工业园区的研究处进入调整阶段,主要研究分布在工业生态方面(循环经济、生态转型、废弃物处理、生态产业链等角度),产业集聚、产业链研究,空间经济
转型、新型工业化等方面。第三阶段为2009年至今,可以归纳为“工业园区发展动力-工业园区评价-园区转型升级”研究路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园区发展的动力、园区发展的评价、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研究上,反映出学术界开始转型工业园区的发展质量、转型升级上来。
第三,国内对工业园区的研究前沿已经从原来的生态工业园区概念向园区评价、政策研究层面发展。目前,考虑到我国宏观政策、产业政策等实施的广泛性、持续性和高成本性[19],特别是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以自贸区、出口加工区等为代表的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国内外各种政策的影响,探讨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如何影响园区发展的研究将成为工业园区的研究前沿。
综上所述,国内对工业园区的研究目前处于平稳阶段,研究热点也相对较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园区也面临着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发展问题。后续研究要加强基础理论的实证分析与应用,注重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研究,多角度探讨工业园区的发展,需进一步延伸研究领域,扩展研究分支,使得工业园区的研究形成一个系统性和广泛性的知识脉络。
[1]衣春波,许鑫.自由贸易区域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探讨[J].上海经济评论,2014(03):67-78.
[2]王缉慈.关于中国产业集群研究的若干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2004(10):47-52.
[3]秦晓楠,卢小丽,武春友.国内生态安全研究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 Ⅳ 的计量分析[J].生态学报,2014(07):3694-3703.
[4]赵延东,张文霞.集群还是堆积——对地方工业园区建设的反思[J].中国工业经济,2008(01)131-138.
[5]李佐军.中国园区转型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26.
[6]喻春光,刘友金. 产业集聚,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发展战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06):128-131.
[7]陈仕吉.科学研究前沿探测方法综述[J].现代图书馆情报技术,2009(9):28-33.
[8]陈悦,陈超美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M].科学出版社,2015:14-76.
[9]Criscuolo,C.Martin,R.,Overman,H. G. and J. V. Reenen.The Causal Effects of an Industrial Policy[J].Centre for Economic Performance,LSE,CEP Discussion Papers.2012.
[10]Démurger,S.Sachs,J.,Woo,W.,Bao,S. and G.Chang.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Location and Preferential Policies in China' s Regional Development: Being in the Right Place and Having the Right Incentives[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2,Vol.13(4),pp. 444~465.
[11]Johnson,C.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Policy 1925~1975[J].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12]Greenstone,M.Hornbeck,R. and E. Moretti,Identifying Agglomeration Spillovers: Evidence from Winners and Losers of Large Plant Opening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10,Vol. 118(3):536~598.
[13]Jones,D.,Li,C. and A. Owen.Growth and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Era[J].China Economic Review,Vol.2003, 14(2):186~200.
[14]Bondonio,D. and E. J. Engberg.Enterprise Zones and Local Employment: Evidence From the States' Programs[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0,Vol. 30(5):519~549.
[15]Leonard K. Cheng,Yum K. Kwan. What are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loc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Chinese experienc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00(2).
[16]Head,K. and R. J. Ries,Inter-city Competition for Foreig n Investment: Static and Dynamic Effects of China's Incentive Area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Vol. 1996,40(1):38~60.
[17]Harrigan,J.Technology,Factor Supplies,and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 Estimating the Neoclassical Mode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1997,87(4):475~494.
[18]陈钊,熊瑞祥.比较优势与产业政策效果——来自出口加工区准实验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5(08):67-80.
[19]叶静.分散性权威与政策跨国扩散——自由贸易区在中国的设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07):139-160.
侯雪(1985年-),女,博士,主要从事产业与区域发展及规划研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
程楠(1979年-),女,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产业与区域发展及规划研究。
Research on Topic and Frontier of Industrial Park Using the Method of Citespace IV
Yanquan Hou, Xue Hou, Nan Cheng
(Sttategic Planning Institute, China Center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Beijing, 100846, China)
The industrial park is important engine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as the expression way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tensive and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a new analysis method called Citespace, will be used to conduct key words co-occurrence and co-citation analysis on the literature of industrial parks within CSSCI database in 1998-2015.The analysis could draw out the changing of industrial park's research topic and focus, identify the research direction changing, and dig out the potential research frontier of industrial park. The analysis result shows the domestic research topic is not only focus enough, but also lack of continuity and centrality. In the future, we suggest that the research direction should more focus on the influence of macro policy and industrial policy on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Industrial Park; Citespace Ⅳ; Knowledge Map; Industrial Policy
F207
A
2095-7866 (2016) 06-659-11
经济论坛 URL: http//www.iereview.com.cn
10.11970/j.issn.2095-7866.2016.06.007
侯彦全(1989-),男,河南开封市人,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产权组织理论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E-mail)swqshyq@163.com
工信部规划司研究项目支持,项目名称:深入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指导意见研究工作(16(GG16)07142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