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分析

2016-12-15蔡强

中外医疗 2016年1期
关键词:摘除术声带丙泊酚

蔡强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分析

蔡强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身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整群选取自2013年5月—2014年12月在该院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前、拔管后DBP、SBP、HR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身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麻醉中麻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波动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瑞芬太尼;丙泊酚;声带息肉摘除术;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

声带息肉摘除术手术时间较短,一般情况下在30 min以内即可完成。由于气管及咽喉部粘膜内植物神经丰富和感觉神经十分丰富,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十分强烈,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引起多种反射,引起心率失常、血压升高等情况[1],因此对麻醉的质量要求很高。整群选取对2013年5月—2014年12月在该院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90例患者使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展开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象为在该院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39.23±8.56)岁,体重42~77 kg,平均(68.74±10.52)kg,ASAⅠ30例,ASA

Ⅱ15例。对照组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39.72±8.49)岁,体重41~79 kg,平均(68.57±10.44)kg,ASAⅠ28例,ASAⅡ17例。排除患有严重呼吸、消化、循环、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和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患者,所有患者在1个月内均未服用麻醉类药物。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支撑喉镜引导下进行声带息肉摘除术。入室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和苯巴比妥那0.1 g。入室后常规静脉开放,静脉滴注进行全身麻醉诱导。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1.5 μg/kg(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070203),依托咪酯0.3 mg/kg,司可林1 mg/kg。对照组使用芬太尼41.5 μg/kg(批号070201)代替瑞芬太尼。诱导结束后进行气管插管。术中进行麻醉维持,观察组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25 mg/(kg·min)和丙泊酚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80473,AstraZeneca S.p.A.)4 mg/(kg·h),对照组持续泵入芬太尼0.25 mg/(kg·min)和丙泊酚4 mg/(kg·h)。手术停止后停用麻醉药。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病人的丙泊酚用量、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测量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前和拔管后1min时患者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

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丙泊酚用量、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比较()

表1 两组丙泊酚用量、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比较()

组别丙泊酚用量(mg)意识消失时间(min) 苏醒时间(min)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P 103.2±30.4 168.8±36.2 9.31<0.05 11.2±4.4 17.2±4.6 6.32<0.05 4.2±1.3 6.1±2.1 5.16<0.05

2.2 血流动力学变化

诱导前两组患者DBP、SB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前和拔管后,DBP、SB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波动较小,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体动1例,低血压3例;对照组出现体动4例,恶心呕吐3例,低血压3例,心动过缓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P<0.05)。

3 讨论

声带息肉是指声带的固有层中浅层部位有良性增生的情况,手术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支撑喉镜引导下的声带息肉摘除术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好,但是对血流动力血影响较大,因此手术中麻醉药的选择是关键。

临床上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是声带息肉摘除术中一种常用的麻醉方式。丙泊酚为烷基酚类短效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时效短、苏醒完全等优点[2]。但该麻醉剂对缓解疼痛的效果不佳,容易出现体动状况,增加用量容易引起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抑制,影响手术安全。芬太尼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快,持续时间较短,小剂量使用时效果不明显,大量使用会抑制呼吸系统[3],故而这两种麻醉药的联合使用存在一定的隐患。

瑞芬太尼是最新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在人体内1 min左右即可达到血-脑平衡,不依赖肝肾功能,在血液和组织中经血浆飞特异性酯酶迅速水解,故起效快、消除快、维持时间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其镇痛作用与剂量成正比。文献[4-5]研究发现,瑞芬太尼的镇痛作用是芬太尼的1.5~3倍,与丙泊酚联合应用,可弥补丙泊酚用药后镇痛作用弱的特点,加强麻醉效果,同时降低了丙泊酚用量的还可以减少对呼吸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降低手术操作风险[6]。该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丙泊酚用量(103.2±30.4)mg、意识消失时间(11.2±4.4)min、苏醒时间(4.2±1.3)min和不

良反应(4例)均少于对照组,说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能够减少丙泊酚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麻醉效果,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7]。气管插管后会引起儿茶酚胺反应,导致强烈的心血管反应,严重者可导致心率失常、行动过速或心脏骤停等。在该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诱导前、插管管、拔管后1 min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说明瑞芬太尼相比芬太尼能够有效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这跟瑞芬太尼能够抑制应激反应时儿茶酚胺的释放有关,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一致[8]。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身带息肉摘除术患者中麻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值得推广。

[1]郭波,肖永忠.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临床应用[J].西部医学,2012,24(10):1924-1925.

[2]蒲从义,张国锋,马红瑞,等.探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其血流动力学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7):921-922.

[3]移小峰,嵇富海.瑞芬太尼复合不同靶浓度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2,33(30): 6542-6544.

[4]戴仁锋,石小军,樊理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0,19(20):25-26.

[5]李军祥,左友波,杨小霖,等.丙泊酚-瑞芬太尼混合剂在支撑喉镜术麻醉中的应用[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2,27(4): 376-379.

[6]张德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 (7):75-77.

[7]黄巧文.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29):6466-6467.

[8]卞国云,崔建中,王伟,等.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麻醉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 (2):225-226.

Analysis of the Anesthetic Effect and Hemodynamic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Vocal Cord Polyp Polypectomy under the Anesthesia of Remifentanil and Propofol

CAI Qiang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 Baotou Medical College No.1 Affiliated Hospital,Baotou,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01401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esthetic effect and hemodynamic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vocal cord polyp polypectomy under the anesthesia of remifentanil and propofol.Methods 90 cases underwent vocal cord polyp polyp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remifentanil was used with propofol for anesthesia and fentanyl with propofol was used for the control group.The anesthetic effect,untoward effect and change of hemodynamic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dosage of propofol,consciousness absent time,awakening time,untoward effect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P<0.05).The DBP,SBP and HR was lower and the hemodynamic fluctuation was small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vocal cord polyp polypectomy,remifentanil used with propofol has better anesthetic effect with smaller hemodynamic fluctuation and less adverse reactions,so it is worth promoting clinically.

Remifentanil;Propofol;Vocal cord polyp polypectomy;Hemodynamics;Anesthetic effect

R614

A

1674-0742(2016)01(a)-0034-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01.034

2015-09-20)

蔡强(1976.8-),男,江西南昌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麻醉。

猜你喜欢

摘除术声带丙泊酚
声带也会长“茧”?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经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治疗声带白斑的观察研究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腹腔镜肝包囊摘除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