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洁净手术部的日常监测与管理方法的探讨

2016-12-15胡凯林海燕刘翠梅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北京10008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手术室监测人员

胡凯 林海燕 刘翠梅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科 (北京 100081)

洁净手术部的日常监测与管理方法的探讨

胡凯 林海燕 刘翠梅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科 (北京 100081)

目的:为了保障医院洁净手术部的正常运行。方法:对医院洁净手术部的日常监测方法和管理进行分析,规范制定可行的制度。结果:规范了洁净手术部的管理和监测方法,通过严格的监测和管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洁净手术部 管理 监测

洁净室的概念起源于18世纪60年代的欧洲,当时仅限于经灭菌处理以控制感染的处置室、手术室。如今的洁净手术室是采取一定空气洁净措施、达到一定细菌浓度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手术室,由洁净手术室和辅助用房组成的自成体系的功能区域,称为洁净手术部(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 COD)。建设COD的目的是减少手术部位感染,虽然手术部位感染的因素很多,美国布鲁尔和华莱士等研究认为当空气中的浮游菌在700~1800cfu/m3时存在空气传播感染的危险,当空气中的微生物控制在<180cfu/m3时感染的危险相对较小。其他大量的关于手术部位感染与手术室空气质量关系的文献报道在COD进行手术,手术部位感染率下降明显,特别是清洁切口受室内的温度、湿度、颗粒物、微生物等影响大。

1.洁净手术部的日常管理

洁净手术部的感染控制不仅取决于建筑设计及其后期施工的质量,运行中的监测和管理也是保障其质量的重要方面。通过对北京市18所医院洁净手术部的现状调查显示,大部分医院对洁

净手术部没有进行相关监侧[1],很多医院出现只建不管的现象。COD的正常运行是保证手术质量,避免手术部位感染的前提。COD的建设要按照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验收。验收通过后,COD进入日常运行管理阶段,除对空气洁净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外,监测其洁净效果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一年四季温度、湿度变动较大的地区,如湿度大于60%的时间过长,容易导致高效过滤器聚集过多的水分,而失去过滤空气的功能;长时间湿度低于30%,高效过滤器则容易开裂使空气未经过滤直接进入手术间。通过日常运行管理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

1.1 人员管理 根据进入洁净手术部(室)的不同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人员培训和管理。

1.1.1 手术人员管理

有明显皮肤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有传播疾病可能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宜参加手术。

1.1.1.1 更衣要求

a.进入洁净手术部(室)前应在更衣处更换刷手服、鞋和手术帽;

b.刷手服上衣应系入裤装内,手术帽应遮盖全部头发及发迹;

c.手术完毕后需接台时,若刷手服被患者体液或血迹渗透,应重新更换刷手服;

d.离开手术室时应将刷手服、鞋和手术帽等物品放入更衣间指定位置。

1.1.2 非手术人员管理

1.1.2.1 辅助人员(含保洁人员、层流维护人员等)

a.辅助人员在首次进入手术室前应接受手术室的培训,并严格遵守洁净手术部(室)的各项管理规定;

b.更衣要求同手术人员更衣要求;

c.服从手术室管理人员的安排,当手术间手术进行中时不应进入手术间,遇有特殊情况须经医生或护士许可,方可进入手术间。

d.保洁人员应在指导下对手术间进行清洁、消毒。

1.1.3 外来人员

a.外来人员进入洁净手术部(室)时应进行登记,包括参观人员、器械供应商和院外设备维修人员等;

b.有明显皮肤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有传播疾病可能的人员,不应进入手术区域;

c.更衣要求同手术人员更衣要求;

d.遵守手术室相关制度,服从手术室管理人员的安排。进入手术间时应获得医生和护士的同意,不得随意互串手术间。

1.2 手术间管理

1.2.1 空气净化系统每天应在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30分钟开启。

1.2.2 两台手术之间应对手术间环境进行清洁、消毒。

1.2.3 清洁消毒范围应包括手术间物体表面,如手术床、麻醉机、器械车、地面等。

1.2.4 连台手术时,应保证手术间至少有10~20分钟的自净时间。

1.2.5 手术中应尽量保持手术室出入门为关闭状态,减少人员出入。

1.2.6 每个手术间不应超过3名参观人员,参观人员与术者应保持30cm以上距离,高度不应超过50cm,不可在室内频繁走动或说话。

1.2.7 对手术间内回风口格栅应当每天擦拭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清洁。

1.2.8 特殊感染患者:朊毒体、气性坏疽、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和不明原因感染的手术应当在单机组手术间内进行,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手术间外应有隔离标志,严禁参观。手术结束后,应对手术间的所有物体表面、仪器表面等进行终末清洁消毒。

1.2.9 全天手术结束应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并使空气净化系统运行大于≥30分钟。

1.3 物品管理

1.3.1 各种无菌(器械、敷料)包在使用前应检查

包装完整性和包外标识、名称、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等。对可疑污染、包装破损或标识不清等情况,不应使用。

1.3.2 准备无菌器械台时应尽量接近手术开始时间,超过4h未用应视为污染需要重新更换。

2.洁净手术部维护

2.1 洁净手术间空气净化系统设专门维护管理人员,遵循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保养与维护;并制定运行手册,有检查和记录。

2.2 空气处理机组、新风机组应定期检查,保持清洁。定期对设备层的新风机组设备和净化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并进行记录。

2.3 新风机组粗效滤网宜每2天清洁一次;粗效过滤器宜1月~2月更换一次;中效过滤器宜每周检查,3个月更换一次;发现污染和堵塞及时更换。

2.4 排风机组中的中效过滤器宜每年更换,发现污染和堵塞时立即更换。

2.5 定期检查回风口过滤网,宜每周清洁一次,每年更换一次。如遇特殊污染,及时更换,并用消毒剂擦拭回风口内表面。

2.6 末端高效过滤器宜每年检查一次,当阻力超过设计初阻力160Pa或已经使用3年以上时宜更换。

3.洁净手术部的日常监测

洁净手术部的日常监测项目至少应包括:温湿度、静压差、尘埃粒子数、浮游菌或沉降菌。温湿度和沉降菌的监测方法简单,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了。以下介绍尘埃粒子、静压差和浮游菌的监测方法和监测结果判读。

图1. Ⅰ级洁净手术室检测布点示意图

图2. Ⅱ~Ⅲ级洁净手术室检测布点示意图

3.1 采样仪器准备

尘埃粒子计数器、数字式压差计、温度湿度计、浮游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等,见图3~5。

3.2 检测方法

3.2.1 静压差检测方法

3.2.1.1 校准仪器:打开电源,每次测量前先将仪表调整至零的位置,调零后仪器尽量不移动,数值基本稳定后再读数。

3.2.1.2 检测位置:压力仪正极在手术间内侧,负极在外侧,测定高度为0.8米,测孔截面平行于气流的方向,测点选在无涡流无回风口的位置。

3.2.1.3 注意事项:①关闭洁净区所有门;②从平面上最里面的房间依次向外或从空气洁净度级别最高的房间依次向低级别的房间进行检测。

3.2.2 尘埃粒子数检测方法

3.2.2.1 仪器校准:先开启电源,将采样管接到自净口,按测量键,检验尘埃粒子计数器流速是否在8.6L/min 或2.83L/min。

3.2.2.2 最小采样量:除Ⅰ级洁净手术室为8.6L/

min外,其他以下级别为2.83L/min。

图3 浮游菌采样器

图4.静压差表

3.2.2.3 采样位置:要求采样器距地面0.8米,手术台已固定时测点在手术台面之上0.25米。Ⅰ级洁净手术室检测布点见图1;Ⅱ~Ⅲ级洁净手术室检测布点见图2;Ⅳ级洁净手术室检测点数等于。

3.2.2.4 注意事项:①人员要求:检测人员穿一次性手术衣,戴口罩、帽子,处于测点下风向位置,尽量减少走动;②仪器放置位置固定好,避免摔坏仪器;③在确认风速、换气次数和静压差均在要求内,再检测尘埃粒子数;④采样口向上,适当避开附近障碍物。

图5.尘埃粒子检测仪

图6 洁净手术间监测着装

3.2.3 浮游菌检测方法

3.2.3.1 浮游菌采样器准备:根据不同的采样器准备好相应细菌培养基。

3.2.3.2 最小采样量m3:I级洁净手术间手术区为1000L,I级洁净手术间周边区和Ⅱ级手术间手术区为300L,Ⅱ级手术间手术周边区和Ⅲ级洁净手术间手术区设为200L,Ⅲ级洁净手术间周边区设为100L,其他级别均为设为100L。

3.2.3.3 采样位置:细菌浓度检测点应和含尘浓度测点数相同,并在同一位置上。采样布点见图1至图2。

表1. 不同洁净级别检测结果标准

3.2.3.4 人员要求:检测人员戴帽子、口罩,处于测点下风向位置,尽量减少走动。

3.2.3.5 采样注意事项:①放置位置固定好,避免摔坏仪器;②安放好培养皿,培养皿盖子扣放;③设定好取样参数,快速按开始键两次;④采样结束后培养皿倒置;⑤每次采样不应超过30min,避免培养基干燥。

3.3 结果判读 采样的结果通过公式换算为尘粒数(粒/L)和细菌数(cfu/m3),然后对比标准进行评估。

3.3.1 计算公式

含尘浓度:尘粒数(粒/L)

3.3.2 结果判断参考标准

Ⅰ级至Ⅳ级洁净手术区温度指标应在21~25°C之间,湿度在30~60%之间,静压差、尘粒数、浮游菌检测结果标准见表1。检测完成后根据检测结果结合评判标准对洁净效果进行分析,对不合格的项目要进行复测,并分析可能的原因,对影响洁净效果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调整后再重复进行检测。

[1] 刘荣,武迎宏,邢玉斌,等.北京市18所医院洁净手术部的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管理学杂志,2008,18(7):973-97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3] 曹晋桂,尚黔玲,崔建文,等.洁净手术部的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管理学杂志,2007,17(4):435-437.

[4] 李清,刘玮,张俊,等.北京大学所属医院洁净手术部质量管理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11):31-33.

[5] 李辛庆,孙曼茵,常桂秋,等.医院洁净手术室综合性能检测与管理[J].中国医院感染控制杂志,2008,7(4):246-248.

[6] 黄学仕,许玲玲.医院洁净手术部的运行管理与日常监测[J].中国医学装备,2007,4(1):13-18.

[7] 余向华,徐毅,倪朝荣.医院洁净手术部感染管理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1818-1820.

[8] 臧继荣.洁净手术室洁净综合性能质量及控制对策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3)5339-5341.

[9] 诸莉敏,王亚霞.洁净手术部 控制医院感染流程优化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5)548-550.

Daily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ministry of clean surgical method is discussed

HU Kai LIN Hai-yan LIU Cui-mei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0)

purpos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hospital 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 Methods: Daily monitoring method for the hospital 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 and management were analyzed.Specification and feasible system. Results: Specification of the 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method, Through strict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equipment.

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 administration, monitoring

1006-6586(2016)04-0006-05

R197.38

A

2016-01-12

猜你喜欢

手术室监测人员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