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问和反思中寻觅课堂教学的真谛
2016-12-15姜红晓
姜红晓
通常我们会认为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当然可能会有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如学生开小差、调皮捣蛋、看课外书等,老师会采取硬的、软的各种措施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上来。读了吴非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后,我感到很惭愧,我从未深思过课堂各种现象后的思想、品质问题以及家庭、社会问题。吴非老师的这本书拷问着课堂教学的种种细节,反思着课堂教学的真谛,给我在困惑中指点了迷津。尤其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受裨益。
一、要了解学生的“想”
吴非老师真实地描述了他的课堂上经常发生的一些意外,勇敢承认了他对他的课堂也经常感到失望。其实我们在办公室里也经常讨论,今天这节课上得很累,死气沉沉,没人响应;这节课上得乱糟糟的,学生叽叽喳喳,不知道讲了些什么;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像个看客在看热闹;有的学生像个演员爱表演;有的学生中规中矩反应迟缓等。通常我们会认为这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然后也会心平气和找他们谈谈话,了解他们心中有什么想法,但其实效果甚微,往往过不了几节课又故态萌发。他们很难把心中的想法真实地反馈给我们,或者这个年纪的他们也搞不清自己到底在想什么。
吴非老师在书中给我们揭示了更深层次的原因:“的确有狭隘的各顾各的因素:老师的提问我弄懂了,但我没必要和别人分享我的体验;我弄懂了,我犯不着花费精力向全班说清;我不懂,但我犯不着让别人知道我不懂;我不懂,我不想让老师借我拙劣的发言去剖析、阐述……部分学生的心理就是这么复杂,他认为这种交流对自己没有什么直接的好处。”如此看来,我们要了解学生的所想,套用政治学科语言来说,要做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了解学生。
吴非老师告诫我们,在课堂上,一边要开启蒙昧,一边要防庸俗、自私的市侩气。课堂教学不仅要调动学生的学科学习积极性,还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教育。
二、认识你面对的学生
我从教已经十八年了,见过形形色色的学生,积累了面对不同学生的经验,自认为相当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但最近课堂上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很受震动,认识我们面对的学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也不是想当然的。这个班的第三节课是政治课,第四节课是体育课。离第三节课下课还有十来分钟的时候,教室后排的一位男生开始换运动鞋,我走过去提醒了他,他收敛了一下,但接着又开始脱掉厚衣服,换上单衣服,很明显,他准备一下课就直奔操场上体育课去了。下课铃声响了,我直接叫住了他,说我们俩好好谈一谈。刚开始还挺好,他坐在座位上听我说。我说:“XX同学,你是不是打算将来走体育特长生的路?”他闷声闷气地说:“我不走体育生的路。”我继续说:“你要走体育特长生的路,文化学科的学习很重要。你要不想走这条路的话……”话还没有说完,他起身就走,在很多同学的注视下,他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很生气,跟他们班主任反映了这件事。我和办公室的同事也交流了这件事,一位老教师说:“你说不定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一般人认为体育特长生都是成绩差才走这条路的,你这样问他,他肯定认为你看不起他。”啊,还有这回事,我顿时呆住了。我本意是给他分析不管走什么样的路,政治课学习都要认真对待。等这位学生冷静下来和我沟通的时候,果然和那位老教师推测的一样,而且他还说先前他因为班上有同学这样说过,他立即就翻脸了。
果然如吴非老师在书中所说:“他的心里是否怀有某种恐惧?……做教师的不去探究,有可能失去最佳的教育机会。”“了解学生是教师的教育职责;如何了解学生,则是对教师智慧的检验。”认识我所面对的学生,任重而道远。
三、兴趣是怎样丧失的
我教的两个班级里有两个比较另类的学生,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开学不久,任课老师们就注意到了他们。那个男生课堂上总是像失了魂魄,从不主动拿起笔来记笔记,也不参与课堂互动;作业基本不交,交上来的多数时候也是空白的。那个女生总是处于半游离状态,上课手中一直拿着小工具在修手指甲,一刻不间断,偶尔听到有意思的地方笑一下;课堂提问不知所谓,就像上一节课根本没来上课似的。这样的年龄,应当是睁大了眼睛看世界,应当是对万事万物有好奇心,应当不知疲倦地阅读和发问,可是他们为什么是这样的另类呢?从他们身上你发现不了对学习的任何兴趣,他们就像被链条锁在座位上,因迫不得已而没有离开。
吴非老师给了方向:“我苦苦思索,后来,我不得不转过身,观察学生要面对的教师和家长。”从教师这方面来说,学生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可能是因为教师没能激发兴趣,学生失去学的动力。吴非老师启发了我“简约的教学,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关注;繁复的教学,试图取代学生的思维过程,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学生的兴趣,又形成了 ‘灌输” 。
宋代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对于所有人来说,读书是修身养性、充实人生的必要途径。而对于教师来说,读书还有更深的内涵,让我们去思考教育的真谛、生命的本质。读吴非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犹如心灵鸡汤,慰藉着我干涸的教育思想,完善着我的课堂教学行为。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