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说话”能力
2016-12-15肖慧红
肖慧红
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为小学三年级的习作写文教学而除险破障、铺垫坦途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根据小学二年级学生阅历浅显、认知水平低、生活素材积累少的个性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具备的虚拟、定格、传输、切变、滞留等多种功能,采取虚拟情境 、链接文本、再现生活情境等举措,加强学生对具体形象思维的感知力度,最大限度地输入生活素材,并且口语示范,从而稳步实施让学生敢说、想说、巧说、会说的教学方略。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敢“说”
创设既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认知特征,又融合学生情感发展规律的“说话”情境,是培养小学生敢“说”的先导因素。小学二年级学生年龄幼小,说话语序凌乱,对当堂表达语句感到胆怯。教师创设奇、新、异、特的“说话”情境,最容易启发学生思维,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因为小学二年级学生生活阅历肤浅,认知事物的视域狭窄,情感可塑性很大;但其乐于接受新事物的挑战,特别是对有强烈刺激性的场景有兴趣。根据其认知特征,将生活中学生耳闻目染、亲历亲为的系列生活场景融入教学视频中,定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丰富生活素材,“说话”之情也犹如山泉涌出。
正如赞可夫所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使学生的作文丰富多彩。”
二、再现情境,激励想“说”
再现情境,能强化学生思维对事物的表象认知,拨动学生“说话”的琴弦。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捕捉的情境要能催生学生萌生感慨之情,甚至要捕捉一些有悖常规的镜头,从而引起学生反思争论。七彩的校园生活,学生违纪违规现象时常发生,但小学二年级学生因其认知水平低,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弱,不会对事物进行评价。教师如果将校园不雅现象以图像情境的形式融入教学视频中,再配上录音解读,定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育家陈鹤琴说:“儿童的世界是让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他们自己所求的知识是真知识,他们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是真世界。”
三、链接文本,示导巧“说”
文本是学生“习文学语”的主课程,教学中高速链接文本,创设奇特的文本情境,有助于将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快速引入“文本”轨道,让学生的心灵与作品中人和事会“悟”和对话,从而使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与作品融合,建构新的语言系统。众所周知,现行试用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作品所涉及的生活环境及人和事绝大部分远离小学生生活的时空,倘若教学时教师照本宣科,按常规引导学生理解和朗读句子,学生个体的情感和思维丝毫不会引起共鸣,这种教学方法会影响口头表达能力快速提高。教师要蹲下身来,站在学生认识的视角,静心倾听学生对教学的声音,多角度、多层次创设文本情境,设法让小学生们置身于文本情境中。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只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最有意义的学习方法,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
事实上,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说话”能力是一项持续、漫长、艰巨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方面,要做到如下几方面:一是口语教学要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二是每学期定期展开小学生口语演讲比赛;三是利用每天的晨会、夕会让学生轮流主持班上当天的情况小结。
每个学生都是一篇叙事诗,瑰丽多姿。快速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教师必须站在儿童认知水平的视角,着眼于学生人生发展的高度,蹲下身来,倾听儿童的声音,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文本情境,激发学生“说话”之动力。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东县杨林镇贺家桥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