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论事件对大学生群体性情绪的激发规律及其风险规避

2016-12-15闫东利王平

东疆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风险规避大学生

闫东利 王平

[摘要]网络舆论事件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遵循网络议题形成、群体情绪激荡直至集群行为爆发的一般传播规律。其成因源于大学生网络参与的无限热情与有限理性、舆论传播的迅疾与导控响应的缓慢、柔性化解的潜在需求与现实的刚性控制等表现在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导控过程中的逻辑悖谬。有效化解网络舆论事件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的风险,应立足于意识形态教育这一厚重的政治根基,强化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养成的教学改革以及建立适应新媒体时代需求的主导信息发布、引导机制。

[关键词]网络舆论事件;大学生;群体性情绪;激发规律;风险规避

在网络信息时代,基于一定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的现实事件常常经过网络途径蔓延传播,通过大量转载、评论、激辩形成舆论场,进而转化成网络舆论事件。当网络舆论触动大学生关注的神经,尤其是涉及相当数量高校学生的某种利益或情感诉求时,就会激发出群体性情绪,串联并引发线上乃至线下的集群行为。本文探讨重点为负性情绪,而群体性不良情绪引发的集群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干扰到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管理秩序和生活秩序,有碍高校的声誉和形象,牵动政府的关注与神经,甚至给社会秩序造成负面影响。高校是网络信息社会的前沿阵地,规避网络舆论事件激发大学生负性群体情绪而产生的风险,理应成为现代大学管理者以及各级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研究的课题。

一、常态:网络舆论事件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的传播学规律

网络舆论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遵循特定规律,这一规律即是传播学规律。尽管传播过程因为管理层面发挥控制力的效能不同而可能产生万千变化,但基本的传播学规律却印证着一种客观常态。熟识规律,把握常态,是管理者规避网络舆论激发大学生负性集群行为风险的前提。

(一)网络舆论事件在高校传播的显著特征

1.自由性、开放性导致舆论发酵的迅疾而难于控制。网络生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也正因为如此,新媒体的激烈竞争致使各类交互式网站或软件应用层出不穷。其直接结果就是热衷网络应用的大学生在虚拟社会中获得若干独立自主的身份。他们藉此悠游于网络世界,随时随地、无拘无束地表达观点、发表评论,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自由度和交互度等发生革命性变化,并推动网络舆论事件迅疾向社会化发酵而难以管控。

2.多变性、从众性导致舆论引导的被动而苦于应对。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网络舆论的从众、跟风效应尤为明显,舆论传播过程中也呈现出不稳定和多变性的表面特征。在舆论的传播过程中,常常是观点犀利者或网络大V引导舆论走向,而不是事件真相。因此,大学生网民容易跟从先行发布的、具有典型特征的观点而随声附和,形成舆论场。然而,这一舆论场稳定性弱,当新的证据、新的观点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时,不同的舆论场就会形成。多变而多数量的舆论场使得舆论引导越发被动而疲于应对。

(二)网络舆论事件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的基本规律

一则消息从网络上出现,到发展成为被大学生群体广泛关注的事件,再到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进而从虚拟走到现实,必定经历着一个发展膨胀的过程。一般问题的热点化、个体问题的公众化、简单问题的复杂化、普通问题的政治化、局部问题的全局化,都遵循着基本的传播学规律。

1.聚焦阶段——网络议题的形成。“共鸣效应”和“溢散效应”是由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之间信息及议题流动形成的。网络舆论的产生源于校内外敏感信息的刺激,这些刺激信息会不同程度地引发大学生群体思想的波动,形成网络议题。能够引发大学生网民关注的现实刺激信息涵盖极广,内政外交、社会民生、安全卫生、教育文化等等,几乎元所不包。社会现实事件一经在网络上出现,只要具备非常特征,就会引发大学生的关注兴趣。舍我其谁的正义感、施展才华的成就感、展现自我的自豪感、彰显个性的新奇感、表达不满的愤怒感,都可能成为大学生热衷于参与到网络事件之中的原因所在。一旦形成较多的关注群体,现实事件便从最初的事实层面上升到价值层面,从而成为引发众人讨论的网络议题。

2.扩散阶段——群体情绪的激荡。聚焦网络议题展开的自由讨论,既是观点和情感的表达过程,也是信息和情绪的扩散过程。聚集人群当中信息的传播方式是直接的、循环往复的,人们不断传播消息的同时,也不断接受来自别人的反馈,随着这个过程的持续,个体会不自觉模仿、采纳他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而一个新的行为模式很容易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由于任何事件的评述都具有情绪性特征,网络成为青年学生群体情绪发泄的主要平台,因此,新的行为模式在网络传染机制作用下,强化了群体意见。随着网络群体意见的不断扩散,越来越多的个体参与其中,他们或全面围观,或积极表达,期望出现令人信服的主导意见。在这样充满变数和期盼的网络舆论扩散过程中,群体情绪会不断升腾和激荡。

3.高潮阶段——集群行为的爆发。网络舆论事件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的高潮阶段,是集群危机行为爆发的临界状态。在此阶段,利益攸关群体间进行充分博弈。博弈的主导者通过把控舆论走向实现控制群体的目的,称其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在参与舆论的人群中,或者掌握的信息更全面,或者拥有的知识更丰富,或者所持的见解更鲜明,其舆论影响力也就更大。在舆论高潮期,一些意见领袖发挥着深化舆论、组织动员的作用。他们通过对网络事件关键证据的发掘和现实意义的评析,使主导意见内化为网络参与者的观点和态度,进而起到带动引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旦组织动员的力量突破临界状态,其最终结果便是集群行为从线上走向线下,爆发为实际行动。

二、探因: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导控过程中的逻辑悖谬

网络议题的发端,网络舆论的发酵,网络集群行为的爆发构成了高校网络舆论事件的三步曲。网络舆论事件何以能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并导致集群行为多有发生?

(一)能力缺失:网络参与的无限热情与有限理性

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为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了主观可能。一方面,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敢想、敢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领域问题具有浓厚兴趣,喜欢通过网络表达对形势、政策及事件的看法;另一方面,受制于社会阅历、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大学生群体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成熟、不够深刻,看待问题的方式、角度和观点难免有失偏颇。感性化、情绪化、简单化的意见表达,具有明显的非理性色彩。加之网络匿名性、传播的高效性和监管不到位的特点,很容易加剧非理性情绪的膨胀。

网络参与的无限热情与有限理性间的逻辑冲突,使得大学生群体一旦遇到较为关注的学校或社会的既存问题时,便为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客观“土壤”。综合认知判断、学识判断、价值判断和社会判断而成的大学生网络参与能力还不足以合理应对网络舆情,最终导致在实现群体行为协调一致的时候遇到巨大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当大学生遭遇现实生活和自我实现的矛盾,自身能力或对于校方、社会的期盼无法得以解决时,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网络就会成为他们发泄情绪的便利平台;二是当突发事件本身具有冲突性或涉及民族、宗教等敏感问题时,一些别有用心的政治力量可能寻机介入,而大学生群体涉世未深,容易冲动冒进、受到蛊惑。

(二)管理缺位:舆论传播的迅疾与导控响应的缓慢

网络议题一旦形成,网络舆论便呈几何级数态势迅速传播。网络信息的即时性和跨地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在时间和空间的把握上困难重重。在网络信息时代,人人都是通讯台,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可以关注和被关注。在自由洒脱的自媒体时空中,网络信息形成快、传播广、内容杂、影响大,使网络舆情处置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更令人堪忧的是,舆论引导控制常常没有表现出急问题之所急的响应效率,一些管理者的躲、堵、拖等行为往往使得事态升级、处置难度进一步增强。

一边是高速与高效的主动传播态势,一边是回避与封锁的被动应付态度,二者之间存在难以调谐的逻辑冲突。舆论管控缺位的最本质原因在于观念落后与手段的匮乏。一是防患于未然的观念淡漠。网络群体性事件看似突如其来,其实都有现实根源和时间上的情绪累积。管理者缺乏应对群体情绪的前瞻性,不能在舆论苗头乍起时做出及时回应,导致利益相关者意见表达不畅,知情权得不到应有尊重,情绪逐渐被激化;二是先发制人的手段滞后。网络时代视网络舆论事件为洪水猛兽、心头大患,严守能谨小慎微绝不主动放大、能不理不管绝不主动作为的观念。直到问题不能回避时,仍然坚守查明真相,研究好对策再对外发声明、表立场的传统网络舆论引导理念,甚至“表现出略带慵懒的太极战术”。然而,弄巧反易成拙,“躲”不是长久之计,“堵”难以平息事态,“拖”只会累加矛盾。躲闪回避的态度违反了因势利导的原则,难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网络舆论管控观念的落后、手段的匮乏,造成响应速度的迟滞,几乎等于放任舆论自由泛化。

(三)办法匮缺:柔性化解的潜在需求与现实的刚性控制

大学生聚居校园、精力充沛,遇到网络舆论事件时,更容易用集体性语言或行动来表达情感与意愿。他们往往把“情”放在首位,在情感上得不到满意答案,内在的叛逆意识就会逐渐显现。不巧的是,管理层面则更多地用法理情的逻辑予以回应,“法”的规则观念不自觉摆在首位。

情理法柔性化解的潜在需求与法理情的现实刚性控制,又形成了网络舆论事件管控的一对逻辑冲突。探析一些校内群体事件的发生过程不难发现,对于利益相关问题,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群体乐于先向校内管理部门寻求解决。然而,当高校管理手段仍然停留在粗放的纪律约束与教育管理阶段时,管理手段的简单化、粗放化违背了学生的情感诉求。学生压抑的情绪不能及时得到安抚和疏导,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逆反情绪,他们一旦认为自身合理期待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将情绪化的不满诉诸网络,于是,造成集群行为升级的局面便在情理之中。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这样的刚性控制还具体表现在高校方面不重视利用新媒体进行网络舆情引导,采取捂真相、封账号、删跟帖等思维指导网络舆论导向。

三、化解:大学生群体性情绪激发风险的规避策略

从高校教育管理角度而言,网络舆论事件绝不是一项没事忽视、有事说事的临时性工作。有效化解网络舆论事件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的风险,应为现代大学管理理念指导下的一项全方位立体工程。它应立足意识形态教育这一厚重的政治根基,强化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养成的教学改革,以及建立适应新媒体时代需求的主导信息发布机制。如此,才能牢牢把握应对网络舆论事件的主动权,规避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发生的风险。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永恒的前提和最持久的力量

群体心理学创始人、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认为,意识形态也通过情绪的相互感染而得到传播。一旦意识形态广泛渗透到群众个体的心理层次中去,个体就会丧失批判能力,群体行为也因此往往是一致化、情绪化和非理智性的。当前,国内外一些政治势力集团寄厚望于网络,苦心经营新媒体,从中广泛、隐晦的传播、渗透普世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公民社会论、网络自由论等各种社会思潮。高校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倘若有所忽略,放任自由思想泛化,导致大学生群体政治信仰不坚定,价值观模糊不清,网络舆论是非将不仅仅是数量问题,还极有可能出现极为严重的社会后果乃至政治后果。

强本才能固基,高等学校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线,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紧密联系世界格局重塑、我国进入全面改革的深水区和关键期、高等教育深化综合改革及大学生群体新风貌的实际,通过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群体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三个自信”,增强政治敏锐力、洞察力以及抵制和纠正错误思潮的能力。

(二)把网络参与能力当成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网络参与能力是指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解读和批判能力,它指向于助力个体的自我发展和助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网络参与能力应信息社会的要求而生,既涵盖选我所需、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涵盖遵守网络伦理、网络道德、网络规则、网络安全等制度与道德层面的素养。

网络参与能力给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课题,理应成为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新重点。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中增加相关内容,着眼于提升大学生网络参与的能效意识、道德意识和安全意识。一是引导大学生表达真实的心理体验和信息反映,形成责任意识、权利意识、主体意识、规则意识以及在此之上的公共精神和平等意识,使得网情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学情,多为学校和社会提供真实有效的舆论观测信息;二是加强网络道德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的心态,健全完整的人格,引导大学生不因个人好恶选择价值偏向,并藉此在网络空间发泄情绪,恣意妄言,倡导文明上网,改善网络生态环境;三是强化网络安全危机意识,培养大学生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意识。既要提高在网上获得、辨别、利用信息和参与活动的能力,又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法制教育。

(三)以“先发制人”的理念为指导建立权威声音发布引导机制

“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要把握好网上舆论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把握好网络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以“先发制人”的理念,加强和改进网上正面宣传,加强依法管网和网上舆论引导,驱散网络舆论生态的雾霾,构建网络信息传播的新秩序。网络的事情网络办,各级教育管理者都应自觉树立网络舆论引导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尊重网络舆论规律,确立开放包容的网络舆论引导理念,建立权威声音发布机制,把问题解决在网络上。

网络权威声音的发布能否做到“先发制人”,取决于时间的第一性和声音的权威性两大因素。为此,高校要改变传统教育管理的工作方式,由线下传统管理向线上信息化管理过渡,建立网络学生意愿表达平台,有计划、有目的选配、培养意见领袖,使政治素养高、责任感强、分析能力透、有人格魅力的师生代表占据优势网络空间,运用心平气和、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微言微语讲好网络舆论“故事”。网络是能够像道路一样被建设出来的基础结构,要精心设置、运作和安排网络舆论走向,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提高舆情研判能力,做到总能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回应质疑和谣言,抢占网络舆论引导的先机,不给小道消息和谣言以更多的传播空间。此外,建立良好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协同互进机制,用权威主流的报道、评论、分析来引导舆论,稀释非理性声音,凝聚师生共识,规避网络舆论爆发的风险。

猜你喜欢

风险规避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大学科技园财务管理特点初析
风险和公平偏好下二级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
安顺煤矿煤炭销售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网民介入公共政策传播的路径及其风险规避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