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八旬老人杨春贵回忆创办《柴达木报》

2016-12-15李欣玲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柴达木印刷厂工委

李欣玲

杨春贵老人是我们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曾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当得知老人和他的同学一起创办《柴达木报》这一消息时,我们十分的兴奋,组织上立即派我们一行4人前往北京寻访。2016年5月12日,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采访了这位老人。智慧儒雅、和蔼亲切,年过八旬仍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如何走进柴达木的情景至今仍在杨春贵老人脑海中历历在目,在怀念和激情融合的日子里,老人对柴达木炽热的情怀扑面可感。那是后人无法想象的一段艰难岁月,也是一段青春飞扬的激情岁月。让我们一起走进曾经的那段历史,重温《柴达木报》创刊时的难忘记忆。

到最边远最艰苦的地方去

杨春贵在大学学的是新闻专业,先是在北京大学新闻专业读了3年,1958年北大和人大新闻专业合并,杨春贵便随专业合并转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58年9月底,系里决定派几名四年级同学去青海省,帮助中共青海省柴达木工作委员会(旧行政区划名,1955年成立,1957年改名柴达木盆地行政委员会,现大柴旦地区)创办柴达木报。柴达木,这块刚刚被唤醒的盆地,祖国的石油海洋,立刻吸引了青年们的心。消息传来,大家争着报名到柴达木去。一个正在浴室里洗澡的同学,闻讯马上跳出浴池,穿上衣服,带着满头水气,跑进系办公室,请求到柴达木去。就这样,通过领导批准,杨春贵、陈清、李康宁、沈金梅、丁弘、郭同新、吴正凡7人获得了到柴达木去的机会。

人民大学新闻系为什么会决定派同学去青海省,帮助创办柴达木报呢?杨春贵老人回忆,那个年代要办报,谈何容易!没有办报人才不说,机器设备也没有,报办思路更是一团糟。当时在柴达木采访的人民日报记者聂眉初同志(解放初曾任《人民日报》群众工作部主任)得知柴达木工委要办报后,立即向社里进行了汇报,并请求社里支援帮助筹办《柴达木报》。时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安岗同志,同时兼任人民大学新闻系主任,刚好有一批新闻系的学生要实习,杨春贵和其他6名同学便与柴达木结下了不解之缘。

抓机器

临行前,聂眉初同志告诉他们:“这个报纸才筹办,还没有机器,你们是否帮助在首都活动一部印刷机。” 杨春贵他们满口答应了。听说北京人民机械制造厂制造印刷机,第二天他们便到那里去购买,厂里答复,既无现货供应,也不接受订货。只好到别处打主意了。

东钻西钻,听说北京电子管厂(现北京东方真空技术有限公司)和另一个工厂合并,两个厂附设的印刷厂也合并了,印刷机可能有多的,也许会转让一部。于是他们到北京电子管厂去摸摸情况,哪知人家印刷厂正要扩大,还派人四处添购机器哩。

接着,他们又跑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实习印刷厂、解放军报社等单位,也没有结果。

最后,他们的主意打到了新闻系实习印刷厂头上了。当时是郭同新和另一名同学找到系主任说:“嫁姑娘还得陪点嫁妆。” 系主任说:“你们把大圆盘印刷机带走一部吧。”系实习印刷厂的机器,也是像和尚化缘那样化来的,而且仅有两部大圆盘机,能让他们带走一部,这对即将诞生的《柴达木报》,是一个有力的支持,对前去柴达木的同学们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从接到系里的通知到出发总共只有几天的时间,1958年10月的一天,7个兴高采烈的学生扛着1个庞大的机器,踏上了西行的火车。

开往柴达木的旅途中

从兰州开往峡东(现甘肃柳园附近,当时进新疆的铁路就修到这里)的火车,人特别多。车厢里热闹非凡,有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也有稍嫌拘谨的姑娘,他们都是到大西北去参加建设的。一路上人们不断地谈论着高原崛起,戈壁苏醒,石油飘香,钢花怒放等奇迹,给7个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能够参加大西北建设队伍的行列,这对他们是一种无上的荣耀。车厢里兴奋的谈论使他们听得入迷了,虽然因为人多他们几个始终都是站在车厢里的,但一点也没有觉得累。不知不觉火车爬上扁鞘岭,驰完河西走廊,到峡东了。

峡东,这个戈壁滩上新起的居民点,大部分是活动房子和帐篷。因为火车托运的行李未到,柴达木行政委员会办事处临时又找不到被子,夜晚,他们便穿着棉大衣往木板上一滚睡起来了。杨老回忆说:“高原的天气寒冷,我们几个半夜起来跑步取暖,跑的身上热了再接着睡”。

第二天转乘汽车到敦煌。因为车子开得晚,到目的地的时候,客栈、汽车站给早到的客人住满了,他们就坐到汽车驾驶室里去过夜。晚上冷得睡不着,大家就凑在一起谈论着: “柴达木报应该怎么办,创刊号怎样编,怎样反映这块才被开垦的处女地的面貌呢?”于是,大家心里顿时觉得暖烘烘的了。

柴达木的第一张报纸

1958年10月26日,几经辗转的7名学生终于抵达柴达木首府大柴旦。落脚以后,立即和中共柴达木工作委员会抽调的8位同志一起,积极进行《柴达木报》创刊筹备工作。

创刊前后,印刷厂只有十几个工人,除了一个排字的,一个拼版的,一个开印刷机的是技工以外,其他都是学徒。仅有一副老五号字,而且几乎缺少二分之一的常用字。标题字只有一号宋字和二号正楷字,但也缺三分之一以上。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许多人认为不能出报。但是,党和盆地人民要求尽快出报。一场拼搏展开了。有“正规化”思想的人,按照大印刷厂的标准要求,说缺这少那,不能创刊。但另外一些同志说: “在抗日战争时期,打游击办报纸,把字盘子背在身上,一休息就刻字排版地干起来。现在的物质条件好多了,怎么不能把报纸办起来呢?”。

辩论结果,大家同意在12月1日创刊。

发稿了。排字学徒工是几个来自农村的小女孩,过去根本没有见过铅字,才来印刷厂不到一个星期,她们一个小时摘不到一百字。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来个群众运动,人人动手。于是编辑部人员全上了工厂,有的清理铅字,有的捡标题字。

正要出报的时候,刻字工人病倒了。字缺一大堆,能眼看着报纸不出版吗?绝不!几个编辑同志自告奋勇地担负起刻字的工作。因为都是生手,不会使刀子,一上来就割破了手指头,但用嘴吮去了血汗,又接着干。

为了预防电厂停电,报社的工作人员们在印刷机上安上了“摇手”,随时准备用手摇印刷机。杨老说,我们的誓言是: “在任何情况下,也要出报。”工人、编辑、干部,有的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有的根本没有眨眼。就这样,连续苦战了72小时,《柴达木报》创刊号终于在12月1日诞生了!这是柴达木盆地有史以来的第一张报纸——《柴达木报》,系中共柴达木工委的机关报。

这就是编辑部

在四间小小的土房子里,建立起了编辑部。从后窗上可以看到达肯大阪山的冰峰,门前是镜面般的柴旦湖,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地方呀。

大柴旦海拔三千一百多公尺。一到十月,夜间温度便下降到摄氏零下二十多度,门缝和窗户上夜夜挂满冰霜。因此,九月以后,每间房子里都升起了炉火。这里没有铁火炉,都是用土坯砌的。同志们自己动手修炉子,自己动手“打煤砖”,严寒被撵跑了。

每间房子里,住着四个人,桌子、椅子不够,有的同志就找块红柳树根当凳子,爬在床沿上编报。

因为没有买到收报机,同志们只能收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纪录新闻。可是高原气候变化大,收音机中杂音很多,常常听不清楚,有时也发生停电现象。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就把收音机搬到二里地外的炼钢厂(厂里自己发电) 去收听。

采访在戈壁滩上

在柴达木盆地里,东起青海湖畔,西至昆仑山下的阿拉尔草原,北起石油海洋冷湖,南至通往西藏的咽喉戈尔穆(今格尔木),都留下了报社同志们采访的足迹。杨老回忆:“我们去采访都是搭着拉货路过的卡车,戴着皮帽,穿着棉大衣,登着毡靴,有时运气好了,还可以坐到副驾室。采访回来有香喷喷的青稞饭等着我们。”杨老记忆犹新的是青稞有两种做法:粥是滑的,饼子是粘的。说到这里杨老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似乎很是怀念青稞的味道,怀念那远去的岁月。

十冬腊月,正是盆地最冷的时候,而冷湖又是盆地最冷的地方,黄沙漫天,寒风透骨。柴达木的自然气候,真是可以锻炼人的意志。为了完成报道任务,报社的同志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有个别的同志因为不适应盆地气候,病了几天,但是病状刚有好转,就立即出发去采访。杨老说: “那时的我们思想很单纯,年轻人不知道苦,不倒下来就不算病。有时候,碰上大雪天,坐在满载货物的汽车顶上,不到一会儿,就全身变成雪人了,可是一下汽车,同志们就连夜写起稿子来”。

盆地人民是热情的。“在采访途中,要是你说是《柴达木报》的记者,只要有可能,司机总要带上你,甚至让你坐在副驾驶室。”阿尔顿曲克草原上的牧民,会拉三匹骏马接记者到牧区去采访。察尔汗钾肥厂,拿出从千里以外运来的新鲜菠菜,做成佳肴招待记者,并且说:“你们是第一批来我厂的记者同志,干一杯。”有的县、工委书记,亲自到运输部门帮记者联系汽车。这些,都使同志们深深地感动,大家都表示决心努力做好工作,不辜负盆地党委和群众的期盼。

思想上的收获比工作上的收获要大得多。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冻破了钻机上半寸厚的铁线管,而钻井工人仍在日日夜夜地钻探石油;送报的姑娘,不畏风雪,跋涉数百里,经常到钻井队、养路道班上去送报纸;养路工人战胜了春天的风沙,战胜了夏天的蚊虫,战胜了冬天的冰封,一年四季工作在公路上。

采访到这里,做为《柴达木日报》的晚辈,我由衷地敬佩和感叹起来。这种“战斗”的沸腾的生活,以及他们战胜困难的气概,他们建设盆地的理想,鼓舞着老柴达木人,也教育了新时代柴达木的我们,使我们认识到要做疾风中的劲草,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他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早期的柴达木报社总共只有十四五个人,力量是薄弱的。但是在中共柴达木工作委员会的殷切关怀和指导下,报纸克服了种种困难,从1959年元月1日起由三日刊改成双日刊。这一棵新闻园地里的幼苗,在当时还相当的稚嫩,但是所有人都相信,它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一定能成长壮大起来。

《柴达木报》的历史使命

1957年9月24日《关于筹办柴达木报的初步意见》出台。柴达木工委1957年常委会第五十九次会议就筹办《柴达木报》的初步意见、办报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论证。与会者认为,基于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及时、准确和系统地宣传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中共青海省委、中共柴达木工委、柴达木行委的一系列决策。以及及时反映柴达木盆地的现实生活,大力宣传盆地开发建设中取得的新成就、新典型、新经验以及出现的新问题,刊登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等。创办《柴达木报》是适时的、必要的,也是有发展前途的。这样,就把办报一事确定了下来。

原计划《柴达木报》在1958年元月1日出版,实际创刊日为1958年12月1日。为三日刊,版面为4开4版。第一版为要闻版。主要报道地方重要新闻和国内外大事。辟有“简要新闻一栏目”,及时反映盆地最新发生的事情。第二版是经济新闻版。以石油工业为中心报道地方工业及农牧交通等各方面的情况。一、二版由中心工作组主编。第三版是宣传政治、理论、文教、党团生活并经常刊登一些综合性内容的副刊。第四版是时事版,系统的宣传国内外形势,及时报道重大事件。三、四版由宣传教育组主编。

《柴达木报》的编辑委员会,设总编1人:由中共柴达木工委宣传部部长担任,同时兼副总编。编辑委员会下设编辑部和行政管理科及印刷厂。编辑部领导编辑室(组)和采访室(组),具体负责编辑报纸和新闻采访业务。行政管理科负责日常事务、财务、发行及营业等。印刷厂的任务不仅是负责本报的印刷,而且还要承印外活。

编辑部下设三个记者组(不含柴旦记者组),分别是冷湖记者组(8人)、格尔木记者组(2人)、海西记者组(2人),各组设组长1—2人。

为加强通讯报道工作,中共柴达木工委专门下达指示,拟由工委牵头,着手建立《青海日报》和《柴达木报》联合记者站。柴工委宣传部设立通讯干事,都兰、乌兰、天峻、德令哈县委,格尔木市委、青海石油局党委、青藏铁路局党委拟分别建立既是《青海日报》又是《柴达木报》的记者站,各站有记者三至五名不等。茫崖、马海、唐古拉山工委、冷湖、各厂(场)矿企事业党委最低有一名专职记者和一名兼职的通讯干事。这样,在短短时间内,围绕《柴达木报》,在盆地内很快形成了一个新闻通讯网络。

为了做好报纸的发行工作,中共柴达木工作委员会于1959年元月13日专门下达了“关于全党全民办报的指示”。明确指出:“发行党报是一件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要积极组织群众订阅,各级邮电部门必须把发行党报作为一切工作的首要任务。”同时指出,“各级党的组织和领导机关,要爱护报纸,着手运用报纸进行宣传,组织群众交流经验,推动工作。”柴工委在文件中还规定,“各级党组织要把组织通讯工作、给报纸写稿当作自己的政治任务,并由一位书记负责管理此项工作”。

1959年3月底,杨春贵他们为期半年的实习期结束,当时《柴达木报》一共出版了40多期,他们带着在高原上的收获满载而归。回到北京后,实习组撰写的论文《柴达木报是怎样体现地方特色的》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省报跃进经验》一书中发表,得到了人民大学新闻系的好评和认可。

1961年7月,随着盆地开发“降温”作为宣传柴达木工委的方针政策、宣传柴达木开发建设动态的《柴达木报》,亦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被撤消。1987年11月4日《柴达木报》蒙文版创刊。2001年12月5日《柴达木报》汉文版正式复刊;2006年1月1日,增加为周二刊;2008年1月1日增加至周三刊;2009年1月1日出版周六刊(每周一至六出版),并更名为《柴达木日报》;2010年7月7日,《柴达木日报》数字报正式在互联网开通运行;2010年7月29日,印出了第一张彩报,极大地提高了版面视觉效果;2010年12月,增设《柴达木日报》手机报;2011年1月1日,《柴达木日报》改为对开4版大报,并增加《柴达木日报》周末版。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猜你喜欢

柴达木印刷厂工委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柴达木映画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领导赴定点扶贫县调研
柴达木映画
柴达木映画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柴达木映画
静安:三个“坚持+保障”推进街道人大工委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