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区是实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的有效途径

2016-12-15高明森刘娜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功能区青藏高原补偿

高明森+刘娜

摘要:通过分析建设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区生态功能价值,将碳汇功能区建设作为国家经济总量增长空间的提升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并将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区建设作为我国碳汇经济发展新途径,突出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区的高原价值及效益。

关键词: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区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立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发展的新理念。青藏高原作为我国最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为主的发展定位虽已明确,但寻找探索具体的路径,在强化生态功能,建设好国家生态屏障的同时,使区域经济社会与全国同步发展,特别是同步实现好协调、绿色、共享发展,建立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区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一、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区的建立,将强化青藏地区的生态功能

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是独特的自然地理单元,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有着“地球第三极”之称,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我国以及南亚、东南亚地区的“生态源”、“江河源”、气候变化的“启动器”和“调节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素有“地球之肾”之称,同时也是我国和全球重要生物物种基因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地。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较多样化,主要含有森林生态系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高寒荒漠生态系统、高寒灌丛草甸生态系统等,其中除森林生态系统以外的其他三个生态系统所占区域的面积非常大, 它们依次从东南向西北排列成带,几乎占整个高原的3/4,由于高原独特的地理生态气候,使其无论在外貌、结构和组成等各方面都表现出高海拔地区的独特性。同时,随着高原地区经济活动增多及气候变暖的加剧,由于高寒的地理特性及青藏高原生态的脆弱性,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实践活动加剧都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环镜产生了巨大影响。总体分析,由于青藏高原地广人稀,高原生态系统变化的主控因子仍然是气候变化,从某种程度来看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正面的,但这种正面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不平衡性,尤其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青藏高原变暖变湿,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生态完整性及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表现为增加。近十年,由于青藏高原西部地区气候由暖、湿向暖、干气候变化,及过度放牧行为等因素导致这些区域自然植被完整性遭到破坏,植被产生不同程度的退化,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生态保护区建设工程的实施,这些区域生态系统退化的态势得到了进一步遏制。通过建设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区,可进一步提高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功能,强化青藏高原地区作为我国生态屏障的作用。

二、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区的建立,将为今后青藏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青藏高原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区定位上,已经确立为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就发挥生态屏障作用还存在一定差距。从政府行政支持角度来看,政府应引领并抢占发展先机,以战略发展谋布局,将开发碳汇资源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中,开发并增加碳汇潜力,特别针对增加森林和草原碳汇, 借助市场力量谋求碳市的定价权,推进建立碳汇交易市场,逐步将青海构建成我国重要的碳汇储备区。开发碳汇资源常常忽略碳汇资源相关的其他产业,而最主要考虑碳汇资源(森林、草地、湿地等)的生态功能(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护物种、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和经济功能(碳汇市场交易)。尽管碳汇交易更多的是市场行为,但碳交易的市场活动势必会影响青藏高原的生态建设进度和未来发展空间,以致影响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和地方政府应成为碳汇交易的受益者。在实际生产中,碳汇与传统产业不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碳汇与传统产业更是具有很强的链接性,碳汇相关产业若能依托碳汇资源经营,其产生的经济价值潜力非常大,如通过森林以发展特种林业经济的培育带动林业加工及林下种养,又如以草地、湿地保护项目为主打造青海生态旅游品牌,既要“青山绿水”促进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又要“金山银山”为促进当地农牧民收入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既要重视青藏地区生物多样性,也要重视碳汇经营的多样性,延伸产业链,资源与传统产业的联合,走多样化碳汇经营之路。

通过建立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区,为青藏地区走可持续循环经济之路提供经济支持,确定区域森林、草地碳汇基线,既能够以制度形式保证碳汇交易机制长期稳定,又能够保障今后青藏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在长期、艰巨地青藏高原地区生态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来源渠道少,但资金花费大的困难,筹融资渠道少更是三江源生态补偿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目前三江源生态补偿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转移支付、三江源生态彩票和三江源基金这三个渠道。其中政府的转移支付是资金的最主要来源渠道。在国内外生态保护建设中,尽管政府都是处于主导地位,国家的资金支持对生态保护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对于政府资金支持有限的国家或地区,生态保护效果可想而知。对于生态补偿的资金,在除掉中央预算中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资,能用于补偿整个三江源地区的补偿资金非常有限。若在完全意义上的筹融资体系建立、健全之前,出现非持续性的政府支持,可能会导致部分地区出现退草还耕等一系列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而青藏高原碳汇市场补偿模式是一种补偿制度的创新,碳汇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生态价值补偿的一种新型有效途径,是对政府补偿模式的有效补充。三江源地区丰富的湿地、草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无疑是碳汇交易筹集生态补偿资金的重要资源和坚实基础。所以不仅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更要制定、完善相关利于建立青藏高原碳汇交易中心的法律法规,制定碳汇交易标准、科学合理的计算碳汇总量,通过为发达国家或地区冲减二氧化碳排放额度,获得相应的资金补助,使生态服务从无偿走向有偿,为进行生态补偿筹集资金。

三、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区的建立,将为青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途径

作为中国大江大河发源地和全国性生态屏障的青藏高原及其重要的生态地位,让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地区的经济物质产值和生态服务价值相比,青藏高原的价值更体现在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上。国家历来十分重视青藏高原地区的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党中央和全国其他地区通过各种扶持手段,为青藏高原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但是由于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等自然和历史原因,仍使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经济发展基础的薄弱,因功能定位在发展中变化,青藏高原传统的发展方式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制约青藏地区的经济和人文发展,更不利于生态保护建设的实施。建设碳汇功能区,以生态保护,特别是通过生态建设提高该地区的碳汇增量,拓宽青藏高原地区发展的经济来源渠道,以作为促进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的主要途径。

四、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区的建立,将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空间

青藏高原地区人口稀少,地域广袤,极具形成碳汇地区的地形条件。青藏高原人口集中分布在青海的河湟地区、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西藏的“一江两河”地区、大渡江两岸及金沙江、怒江、丽江的河谷地带以及各县城(镇)。其中,西藏的羌塘地区,青海的海西等地区人口分布极为稀少,地处黑阿公路以北甚至属于“无人区”。这种人口分布条件更为建立碳汇功能区,形成碳汇大量储备。一旦实现该地区的碳汇储备功能,就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的空间。青藏高原要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主体功能区定位,用好、用足、用活现有政策,积极争取利于碳汇功能区建立的相关新政策,如新建国家公园、各种国家级开发区、实验区等。以碳汇联接传统工业,促进区域工业生态化和城市生态化发展,并且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主体功能区框架下依托自身碳汇优势,发展高原工业,推进青藏地区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与青藏地区地广人稀的地理特点相比,东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土地承载力和环境稀释力已近乎达到了极限,同相同土地面积下对于二氧化硫排放造成地区损耗高于西部地区。因此,西部地区正好可以利用自身在碳汇生产和碳减排上的成本优势,承接东部地区的一些工业门类,尤其是重化工业产业的转移。实现青藏地区的工业生态化,提升产业结构层次。青藏地区的生态价值,不论从生态安全、经济安全还是从社会安全角度看,突破地区限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从国家角度来讲,真正提高青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确立青藏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使其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更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五、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区的建立,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上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通过建立碳汇功能区,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发展空间,是发展中国家今后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碳排放量已超过世界污染物总排放量的50%。但我国人均碳排放量在世界排名仍然靠后,在世界人均水平以下,这一特点也成为我国进行国际谈判,提升大国形象的重要筹码。近年来,国际层面的碳汇交易,就是发达国家出钱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汇指标交易增加,这是通过国际市场机制实现生态价值跨地区补偿的一种有效途径,不仅使中国取得经济补偿,还可以使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得到巩固。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的成本往往高于欠发达国家。有资料表明,发达国家通过技术改造减排二氧化碳的成本是100美元/t。而从欠发达国家购买减排碳当量的成本仅为10美元/t。因此,在国家之间实施碳汇贸易,能够让买卖双方,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不仅达成经济双赢,更能达成生态双赢。碳汇交易最终将成为超过十万亿美元的国际碳交易超大型市场中的重要部分。碳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联性问题不仅成为国际经济、国际关系的主流,更是国际政治的主流,气候变化这一纯粹的科学问题变成了一个政治、经济问题。而对于气候变化应承担的大国责任,《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承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碳减排达成全球共识,今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在世界经济发展生态容量日趋紧张的状况下,建设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区,转换自身的碳排放量,承担自身发展中的负面效应,能够树立我国在发展中的良好形象,增强国家在经济发展领域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马洪波.青海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王露雨,任善英.三江源生态补偿筹融资研究[J].区域经济.2013(11).

[3]张迎春.基于碳汇交易下的青藏高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江苏商论.2013.5.

[4]王天津.建立西藏碳汇功能区的若干设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7.

(作者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猜你喜欢

功能区青藏高原补偿
耳钉
成都市产业功能区优化调整布局出炉
the HIGH WAY
2019年:产业功能区建设聚焦六大工作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PWM的死区补偿技术
无功补偿装置在10kV馈线中的应用与研究
农村土地征收删除补偿上限
我国行政补偿立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