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工作坊模式”为武器,提升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水平

2016-12-14王云龙邵文姗屈菲菲李亚利

东方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人际关系就业指导

王云龙++邵文姗++屈菲菲++李亚利++高新++张璐

【摘要】在高等教育中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构建具有时代气息及实践指导意义的“工作坊模式”,对于指导高校学生情绪调节,和谐人际关系以及进行就业指导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正是着眼于“工作坊模式”对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提升的价值,从其对学生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建立及就业指导三方面的影响探讨了这一模式的作用及列举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工作坊模式;调节情绪;人际关系;就业指导

伴随人才竞争时代的到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培养的同时,不仅仅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输,还应当注重对其心理素质的培养。唯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水平,高校学生才能调控自我情绪、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以及具备良好的就业能力。

打破传统教育模式,践行当前较为流行的“WORKSHOP”模式,可以将高校学生自我学习意识激发,通过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高校学生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便可以对客观规律产生一种认同感,进而对主观世界产生一种自发改变的意识,这一教育模式其理论基础为团体动力学,侧重在师生互动中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激发出来,变理论为实践,从而将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不断提高。

一、强化高校心理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21世纪的社会经济水平更为提升,人才的竞争成为个体之间、乃至各国之间竞争的一个趋势,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坚力量的高校大学生,唯有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情绪调节、人际关系能力甚至未来的就业能力等总体而言,较为薄弱,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当中有很多环节和当前学生实际存在很多出入。所以,着眼于当前高校学生实际,施教者在教育过程中制定出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教育模式十分必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工作坊”模式便成为当前高校最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

二、“工作坊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工作坊学习模式”体现了互动性、体验性以及参与性特征。一般而言,其团体成员人数为10人到30人不等,团体的领导核心也叫主持人,一般由一位于某方面经验丰富的个体担当,通过主持人的指引,借助互动、探讨等多样化的形式,令团体成员都能针对已定的某话题进行互动探讨,这种组织模式即“工作坊模式”。

“工作坊模式”其突出特征即为对参与者形成一种吸引力,激发主观思索,激发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帮助个体更好的成长,实施环节借助实证分析、扮演角色、彼此共享、小组讨论、教师评点等和谐的练习形式,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出来,促使参与者在互动环节进行个体之间的交流、协同思索、策划出实施方案,并付诸实际,个体之间的协作,是一种变向的人际交往形式,参与者为了更好的与他方协作,必然要调控自我情绪,最终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自当有利于大学生未来顺利就业。

三、“工作坊模式”效用及应用

(一)渗透理念,调节个体情绪

“工作坊模式”下的主要构成元素为主持者、参与人及促进主体。我们所探讨的高校“工作坊模式”下的主持者是整个模式实施的引导者,其担当主体为辅导员和教师。这一模式下,施教者不仅仅是要传输知识理念,更需要将对团队咨询的理论及相应技巧传输给参与主体,使得大学生懂得自我情绪调控的价值。因此,担任这一主持角色的施教者自我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情绪,拥有乐观、热情的性格,具备较强的亲和能力,能够对学生的人格等予以尊重,同时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风趣特征。由此,师生之间才能进行轻松的交流,学生也会在主持者的引导下,将学得的理论内化为自我能力,学会自我情绪调节的技巧,最终实现该教育模式下的良好成效。

(二)互动参与,和谐人际关系

“工作坊模式”下,学生置身于可感的情境,得到参与的机会,在一种团队协作的氛围下,形成一种强大的动力源,彰显协作特征,协调人际关系。对于施教者而言,需要懂得走进学生身边的价值,可以借助问卷调查等形式,将大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予以汇总,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学与人相处的技能,才是走进社会的重要武器,这就需要参与者紧随施教者的引导,融入“工作坊模式”之中,在民主化的训练互动中,获得自我能力锻炼的机会,从而令团队之间的人际关系更为和谐。

(三)着眼长远,利于就业指导

当前高校中的公共课包括大学生就业指导,这一公共课的设置,凸显了就业对大学生未来发展的意义。“工作坊模式”之下,深化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可以将受教者对职业生涯的关注意识不断强化,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就业观,通过施教者的积极引导,令高校学生能够科学地对自我未来职业予以规划,同时在对就业指导理论的学习过程中,将就业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工作坊模式”下的就业指导教育,不但包含传输知识,同时包含培养技能等内容,通过巧妙引导,可以转变学生以往不科学的就业观念,对大学生未来的就业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工作坊模式”下的就业指导教育,不但需要师生各自明确自我角色特征,还需要所有参与其中的个体都能意识到自我主体特征之外的团体特征,促令个体和团队的共同发展。处于“工作坊模式”下,施教者不仅仅是就业指导信息的提供主体,同时也是积极的辅助、引导、及参与主体,因此,施教者应当引领受教者意识到就业指导的价值,掌握参与就业的一些具体细节;受教者也应当意识到“工作坊模式”下的就业指导,自身便是体验及参与主体,遇到相应的问题应当积极应对,并配合施教者的分析及指导,将“工作坊模式”下所确定的主题作为探究中心,勇于剖析自我,积极实践,认真调研,分享成果,从而不断强化自我就业能力。借助“工作坊模式”,可以令受教者明确自身所需,客观的评析自我水平,科学定位自我未来就业方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高校所实施的“工作坊模式”更为注重“人本”理念的落实,彰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创新了以往的对大学生的教育模式。但是,这一教育模式并非至臻完美,今后,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还需要着眼学情及时代发展特点不断摸索,依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实及大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将具有时代气息的主题确定出来,并将授课策略予以改进,最终令“工作坊模式”下的教育方式更为科学,借助多样化的形式,将授课内容形成具备各自主题的模块,最终令高校学生收获乐学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靳嫒,孙丽岩,杨晓云.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新范式———群体教学[J].教育科学,2005,(6):61-62.

[2]刘禹,王来福.基于工作坊的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1).

[3]樊富珉.21世纪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大众心理学,2000,(4)

猜你喜欢

人际关系就业指导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职业技能大赛对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
贵州省大学生手机成瘾状况调查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