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慕课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2016-12-14李紫君李雨思

教育界·下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未来发展慕课高等教育

李紫君+李雨思

【摘 要】被认为会引起一场教育革命的慕课自一出现,便得到公众的极大关注。慕课具有的积极作用与社会各界的热切倡导是慕课在高等教育中迅速发展的原因。制约慕课在高等教育中未来发展的因素是慕课的固有弊端和自身发展难以避免的现实困境。

【关键词】慕课 高等教育 发展现状 未来发展

一、引言

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1]。所谓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大学课程传输到世界各地以满足人们求知欲望和追求的一种教育模式。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模式,作为传播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一种新途径,慕课成为中国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研究和追捧的对象[2]。早在2003年4月,教育部就开始投入大量经费,实施“精品课程”工程建设[3]。经过10多年的建设,也得到了不小的发展。随着网络公开课、国家精品课程的普及,依靠互联网而进行的网络教育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成为普及高等教育的一种新方式。

二、慕课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一)学校与学校间差异较大

调查显示,在一些“985”高校,部分课程已经使用慕课。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强制要求该校大一学生在慕课上学习体育这门课。而在普通高校,学生对慕课别说是强制使用了,听说过慕课的人数都只是少数。也就是说,学校的水平影响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度与使用度。

(二)学生对慕课的使用情况不佳

慕课的学习是一种非组织的、自发的学习。这种不带约束性的学习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注册者众多,认真者较少,完成者寥寥。实际调查显示,即使是在“985”高校,完整学完一门课程的人也寥寥无几。这也说明,慕课即使在高校得到较大的推广,在学生中仍然无法得到较好的使用。而无法坚持下来的原因主要为:没有时间;教师讲得不好,听了一半没兴趣了;自己没有毅力;难以适应慕课这种授课模式,接受不了等。

(三)一线教师对慕课的接受度不高

通过访谈发现,几乎所有一线教师对慕课的接受度都不太高。他们认为,虽然慕课有作用,但它的作用有限。北京大学的陈平原教授也说:“我的课我一定要看着学生的眼睛说,我没法看着屏幕来说。”他认为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两颗心、两个人之间的真诚互动,搞一个屏幕它就被隔断了。而慕课就是对着一个电脑来上课,傻傻的,前面一个人都没有,他拒绝那样上课。

三、慕课在高等教育中的未来发展

(一)慕课的固有弊端

首先是慕课的交互性差。无论慕课做得多么好,它始终需要学习者隔着电脑屏幕和教师交流,学习者跟教师之间很少有及时性的互动。

其次是慕课的约束性弱。慕课过分强调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但是这实际上也说明慕课的约束性弱。人们进行慕课学习的行为是自发性的,不要别人监督,它是一种自组织行为。从理论上看,这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与革新。但从现实来看,这种自组织的网络学习效率却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最后是慕课的盈利模式。慕课能够得到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免费,而制作一门慕课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不小,免费就会导致慕课后期发展资金不足。所以,如果想要慕课网站长期发展,就需要资金融入。这笔资金来自企业,就会使得慕课的发展趋向于商业化,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慕课的发展。若无资金来源,则短期内会导致课程质量低下,造成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长远来看,会导致慕课发展的滞缓。

(二)慕课发展难以避免的现实困境

首先,慕课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任课教师压力巨大,教师在录制慕课之前,需要做很多费时费力的准备工作。而当今的大学教师是有教学任务要求的,也有大量的科研任务,若制作慕课所需精力过多,则会影响其他工作。为了避免这种结果,教师在准备慕课的过程中投入的精力必然较少。这样不仅使慕课的质量难以保证,也会造成任课教师的压力,进而使其对慕课产生抵触心理。

其次,慕课必须有高深的技术作支撑。高深的技术支持,也就意味着制作成本高,这不是每个高校都能承受得起的,因此也就制约了慕课在高校的发展,使得只有少部分高校才能开展慕课。

最后,慕课的接受效果不甚理想。有人总结出了学生“退学”的十大原因,其中包括课程投入时间太多,课程难度过高或者过低,课程讲授无趣等。同时,评价与测试是慕课的最大难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如课堂讨论、课外辅导、小测验、考试、写论文等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测试与评估。慕课显然难以做到这一切。

四、结论

慕课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在其出现、发展的过程中,有其自带的无法避免的弊端。同时,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与传统课堂教学相交融时,也会遇到现实阻碍。当然,也不能因为目前慕课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而消极果断地认为慕课会在未来消亡。

慕课对世界教育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中国,要想让慕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直面中国、服务教育、辐射社会、走向世界”应该成为未来中国慕课发展的路线图,要将慕课积极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Pappano L. The Year of the MOOC[N]. New York Times, 2012-11-02(3).

[2]郭英剑.“慕课”在全球的现状、困境与未来[J].高校教育管理,2014(04):41-48.

[3]王尚喆.Coursera和果壳网MOOC学院发布战略合作计划[EB/OL].http://edu.ifeng.com/a/20140915/40806629_0.shtml,2014-09-15.

[4]MOOC学院.2014年慕课学习者调查报告[EB/OL].http://mooc.guokr.com/post/610674/,2014-08-11.

[5]朱庆峰.我国高等教育“慕课”发展的困境及理路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4(23):73-77.

猜你喜欢

未来发展慕课高等教育
工业集中与废弃物排放的关系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