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定义的演变与工业革命的相关性浅析
2016-12-14张映琪辛林岭
张映琪 辛林岭
摘 要:对工业设计定义的探索,是学科理论构建中最基本的工作。工业设计的定义并非僵化不变,而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工业设计定义的演变与其时代的工业背景息息相关。本文将从WDO对工业设计定义的演变,结合当时的工业革命的背景进行一个相关性的浅析。
关键词:工业设计;工业革命;定义演变
1 工业设计定义的演变
1959年第一届国际工业设计协会大会上发布的首个工业设计的定义大致为:依靠设计师的知识、技术、经验等,去决定工业产品的形式、色彩、材质以及结构等。而设计师还应当具备对改产品的包装、展示、市场等相关问题的决策提出自己的评价。
20世纪60年代初工业设计的第二次定义是在第五届大会上通过该修正定义:给产品与服务予一种能让用户的行为变得高效的形式是设计师的职责。但这次定义的支持者较少,因为与ICSID宪章规定的专业实践关系不大。
1969年采纳了托马斯·马尔多纳多提出的对工业设计的第三个定义:工业设计是以决定产品的形式为目的的一种创新行为。在这里,品质指的不仅仅是外部形态,也包括从生产者与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该产品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整体。
工业设计的第四次定义在2006年,ICSID在官网中是这样表述的:工业设计的目的:为物品、过程和服务以及它们的整个生命周期系统中塑造多方位的品质。工业设计的任务:致力于全球道德规范、社会道德规范、文化道德规范等在组织、表现和经济上的关系,给予产品、服务和系统以形式,协调形式的复杂性表现和美学。
工业设计的第五次定义是“国际设计组织WDO”(前身是“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于2015年提出:“设计是一种策略性解决问题的方式应用在产品、服务、系统等中的活动,其目的为引领创新、促进商业发展和为人类提供更美好的生活。这是一门协同创新、技术、研究和商业于一体进行创新活动的专业。所输出物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有促进作用,为了世界更加美好。”
2 工业设计与工业革命的相关性
2.1 前三次定义与工业革命
自18世纪起,伴随着珍妮纺纱机的诞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它标志着人来开始进入了机械时代。当时虽然机械生产替代了一部分的手工生产,但多局限于大型机器(蒸汽车、蒸汽船等)以及轻工业(纺织业)。而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有了大批量生产的制造条件才真正意义上出现了制造产品的工厂,此次的工业革命给工业设计带来深远影响。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已较为成熟的背景下,1959年工业设计的第一次定义是从描述设计师工作内容的方式来定义的,强调设计产品的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特征。此次工业设计的定义是以“产品”为核心的,强调设计与生产紧紧相扣,设计师只需要为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提供审美价值即可。20世纪60年代,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的越发繁荣,第一次工业设计以“产品”为核心的定义在市场上已经显得不足,ICSID根据对与设计专业实践相关问题的讨论,迅速对工业设计的定义进行调整。在第二次定义中明确提出了“使人类的行为变得高效和令人满意”。将第一次定义以“产品”为核心发展为以“用户”为核心的设计思维由此开始形成。1969年,马尔多纳多提出的第三次工业设计的定义更加注重将工业设计理解为是“一种创造性行为”,通过设计提高品质,设计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单项,而是将系统转变为相互关联的整体。设计关注转向“用户”和“生产商”,希望能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协调和整合双方利益,这就使设计师不仅仅要满足之前的责任之上,还多了平衡用户与厂商之间的利益的双重责任。
前三次工业设计定义相差仅十年,也表明了19世纪60年代开始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的极具发达的制造业,需要工业设计的服务来增强市场竞争力。所以我们可以将前三次工业设计定义的演变理解为一次为满足和适应社会生产力而进行的完善和修复的过程。
2.2 第四次工业设计定义与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指信息技术与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基于信息和新能源的科技革命就已出现苗头,只是“电气时代”与“信息时代”衔接的比较婉和。
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并服务于工业制造的工业设计,在其第四次定义与第三次定义之间相差37年可见,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三次工业设计定义“协调”的较好。
随着数字技术和服务经济的发展,设计的对象逐渐由可见延伸到不可见,由物质延伸到非物质。“为工业而设计”和“制造业的设计”已经再是工业设计局限的范畴了,工业设计已经不再按照对象的特点来断定其内涵,设计已经扩展到了为社会公众提高有形或无形服务的所有产业,甚至设计本身也可以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还可以发展成为独立的创意产业。[1]设计是创新活动,“强调技术人性化,整个设计过程研发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整个生命周期”,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技术发展比产品设计要快。
工业设计的第四次定义从“设计目的”与“设计任务”两个角度进行了定位,表明设计是一项广泛的专业活动,设计对象会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从任务来看,面对当今社会的环境污染、民族冲突、文化差异、生活方式的变迁等复杂的问题,设计由“以用户为中心”转向“人的物质和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由此出现了“无障碍设计”、“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等新的设计理念。设计内容上升为全球道德规范、社会道德规范和文化道德规范等。
2.3 第五次工业设计定义与工业4.0
2014年德国宣布工业设计进入4.0(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全球开始逐渐意识到或将进入物联网时代。次年,第五次定义在韩国宣布,从这次定义的更名中可看出,工业设计涉猎更广、更深。从四个方面去理解工业设计新定义的内涵:“第一,要求创新包含独特性、实用性和可实现性。第二,以将策略性处理问题的思维应用于产品、服务和系统的活动为核心。第三,从重视产品延伸到构建网络环境的和谐。第四,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此次定义更指出,设计是跨学科的专业,这就对设计师提出更高的科学知识素养。设计不是单个人的行为,而是共同进行创作的活动,即协同设计。新定义还提到有关伦理方面的问题,在如今全球商业文化的背景下,设计商业化,很多设计都是主导消费者过渡消费,消费心态被异化。例如最典型就是美国的汽车设计,目的主要是通过汽车外型的改观达到市场促销的目的,因此称为式样化,这种设计的目的是所谓的“有计划的废纸制度”,利用改变外型来达到产品老化目的,促进销售。
3 结语
工业设计定义到目前为止经历五次演变,工业革命也历经了四次变革。可以看到每一次工业设计定义的修正或更新都是配合当下工业产业和社会的需求,从而对工业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并推动其发展。工业设计朝着多元化、更优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德君,孙巍巍,杨丽华.从工业设计定义的演变看设计人才能力的培养[J].艺术科技,2015(08):25.
[2] 那成爱,吴志军,邢江浩.工业设计概论课程内容的整合[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