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研究

2016-12-14毛频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年11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高校大学生

毛频

[摘要] 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全面深入实施,提升人们的法治信仰越来越重视,这也同样受到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视,目前各级各类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问题,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仍然有一定差距。本文探索了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问题,首先对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论述;然后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就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培育路径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更好的发挥设想思政教育的作用,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大学生;法治信仰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1-0056-02

我国改革开放37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与此同时,也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社会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由于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正在形成,因而社会上的不良思潮极易受到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新形势下,无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必须具有高度的法治信仰,只有这样,才能使“依法治国”战略拥有强大的基础。尽管目前我国各级各类高校都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在探索提升大学生法治信仰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很多高校仍然没有将提升大学生法治信仰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尽管一些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开展了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但仍然存在着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的重要性

法治信仰是“依法治国”战略实施的思想基础,对于各级各类高校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对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的重要作用,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将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能够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特别是通过对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培育,能够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导作用,使大学生能够更好的学法、懂法和守法,进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这一点应当引起各级各类高校的重视,切实将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既有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另一方面,将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能够积极推动“法治文化”建设,高校是重要的科研阵地和创新阵地,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能够在高校形成良好的法治文化,进而引导大学生提升法治素质,特别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能够为全社会的法治文化建设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足够重视。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还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紧密结合起来,导致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缺乏足够的重视。有的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认为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因而还没有将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导致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不够到位;还有的高校尽管已经将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但在培育过程中缺乏高度重视,存在着浅尝辄止的现象,导致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效果不佳。

二是培育方法落后。从目前我国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来看,尽管已经引起一定的重视,但培育方法相对比较落后。比如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缺乏特色性,仍然采取传统灌输式的方法进行教育,更多的是开展理论教育,无法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必然影响大学生法治信仰;再比如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方法缺乏创新性,在培育的过程中,还没有从大学生法治信仰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缺乏学情调查,导致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缺乏针对性。

三是缺乏有效融合。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法治思维,使大学生在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但从目前我国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单一性、割裂性的现象,还没有将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与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缺乏与大学生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的紧密结合,导致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存在着“空对空”的现象,无法使大学生真正树立起与“依法治国”相吻合的法治信仰。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的优化路径

一是提高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重视程度。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阵地,在我国大力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新形势下,各级各类高校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符合大学生实际的法治信仰教育,使大学生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做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表率。这就需要高校要将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积极探索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的有效思路,既要完善教材,又要突出重点,更要结合实际,使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是优化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方式方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要想取得实效,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优化方式方法,努力提升培育实效。高校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培育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把“互动教学”作为重要的模式,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比如可以开展一些法治“大讲学”、法治建设座谈会、法治信仰演讲比赛等活动,这样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兴趣,通过卓有成效的培育方法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信仰。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法治信仰方面的学情调查,针对大学生法治信仰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升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的实效性。

三是创新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融合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使大学生学会运用法治思维,这就需要加强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的融合,将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不但要提升理论性,而且也要提升实践性,更要提升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能够使大学生的法治信仰更具务实性。比如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到社区、企业、学校开展法治宣传,不仅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法治信仰,而且对于推动“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更具重要意义,这也是高校的重要职责所在。

综上所述,在我国大力实施“依法治国”战备的新形势下,各级各类高校要把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深刻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对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重要性的认识,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存在的重视不够、方法落后、缺乏融合等问题,积极推动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重点在提高重视程度、优化培育方法、创新融合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为更好的实施“依法治国”战略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质。参考文献

[1]罗潇.当代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培育[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03).

[2]刘海志.网络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2).

[3]丘丽丹.论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培育[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04).

[4]胡利敏.高校思政对法治人格培养的作用[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1).

[5]石健卫.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法治信仰之育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8).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