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公益节目《等着我》特色分析
2016-12-14任娜
任娜
摘要:《等着我》是央视综合频道于2014年4月5日开播的大型公益服务类节目,这是全国第一档依托国家力量和社会全媒体帮助的大型电视公益寻人节目。该节目自2014年开播以来就获得社会广泛关注,引发热议。
是什么样的魅力让这样一个公益寻人栏目引发诸多观众的共鸣与广泛讨论呢?笔者将运用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对《等着我》节目特色进行分析。
关键词:《等着我》; 编码解码;公益
一、“编码解码”理论
斯图亚特·霍尔是英国杰出的文化研究者,他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在《电视话语中的编码与译码》中提出了电视媒介意义生成与传播过程。
他认为,电视媒介意义的生成传播过程同消费品一样,同样存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生产的过程。霍尔批判大众传播研究中的“发送者—信息—接收者”线性传播模式,提出了电视话语生产流通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电视话语意义生成阶段,即“编码”阶段,电视工作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语言文字等,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整合。第二阶段为成品阶段。“电视作品一旦完成,意义被注入电视话语后,占主导地位的便是赋于电视作品意义的语言和话语规则。此时的电视作品即变成一个开放的、多义的话语系统。”第三阶段为观众“解码”阶段。
二、央视公益电视《等着我》编码过程中意义生成分析
编码的的过程是传播者将传播信息与意图进行符号化的表达过程。《等着我》中的节目定位、公益真人秀的节目形态、倪萍个性化的主持风格,都显示了传播者的编码意图:通过运用国家力量和媒体力量公益帮助普通老百姓为爱寻找,倡导纯真情感的回归,引导社会的爱心传播。
(一)爱心公益的节目定位。《等着我》节目旨在通过运用国家公安力量、全媒体寻人平台真正的切实帮助每一个普通人寻找他们的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节目的编码者始终以平民视角揭示普通大众的寻人诉求,用真实的情感力量拉近与解码者的情感距离。
人物形象在影像的表达中是最具吸引力的视觉符号,节目编码者把视觉影像聚焦在节目中寻求帮助者的面部表情上,在他们诉说寻找亲人艰辛时的情感表达以及节目组帮助找到亲人的感动画面中,最大限度的拉近电视镜头与编码者的心里距离,从而获得情感共鸣。
(二)主持人的个性化魅力。 主持《等着我》时,倪萍已有58岁。在节目中,她既是主持人,又是一位老大姐。她认真倾听每一个求助者的人生经历,以真实的交流传达对于每一个求助者的关切,不伪装自己的情感也不煽情。倪萍主持沉稳、细腻。她以一贯的温和与感性赢得了广发观众的喜爱,这种风格正是一档公益节目所需要的主持人形象,她以独特的个性化主持魅力为节目增添光彩。
(三)悬念的运用。《等着我》栏目的舞台设置增加了节目的悬念效果。每位寻人者在寻人结果揭晓之前都要面对一扇希望之门,等待大门缓缓打开后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找到了想找的人。这扇大门既是对寻人者的一个交代,也正是节目中最大的悬念所在。当希望之门就快打开时,所有观众的注意力都聚焦于门后的一切,希望之门打开后,有团聚的喜极而泣,有无人的失望伤感。无论哪种结果,都深深带着观众进入了节目情境。大门打开前的“设悬”与大门打开后的“解悬”是吸引观众注意力并使观众持续卷入的一种艺术手段。
(四)多方力量的合作。“做真正帮得上忙”的公益节目,就需要积聚各方力量。《等着我》栏目在播出的同时,屏幕上会不断显示寻人热线和互动二维码来引导观众参与互动。节目不仅是让当事人、媒体、慈善组织的参与,更重要的是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传播社会正能量。公益节目和公益活动要保证其连续性而不是一次性的短期行为。 为此,“央视”还专门为这档节目制作了“寻人网页”,联合了“宝贝回家”、《人民日报》、新浪微博、百度贴吧等多家媒体机构的参与,真正运用全媒体的力量帮助寻亲。
三、小结
央视的大型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回归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与普通人寻人经历为故事,发动国家力量,调动全民参与。编码者用公共情感编码,彰显着属于人性本身的真实与温暖。
参考文献:
1.张迪,王芳菲.论当代美国健康传播研究之特点—基于《健康传播》的内容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2.
2.郎劲松,潘飞.电视公益节目的社会价值与传播期待[J].现代传媒,2008.
3.袁靖华.从《奥普拉的奉献》看慈善真人秀的爱心传播策略[J].环球新视野.2009.
4.斯图亚特·霍尔.电视话语中的编码与译码 出自《中外传播学名著导读》[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