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新闻?讲好故事?记录真相

2016-12-14杨金丽

采写编 2016年3期
关键词:福兴救人

杨金丽

在河北省沧州市,有这样一位老检察官,他叫刘福兴,一生中虽多次救人,却谨遵家训,从不留名。是一位被救老人的感谢文章,引发寻恩的连锁反应,他的故事一点点被媒体挖掘出来。

记者报道刘福兴的过程历时6年,数十次走近刘福兴及被救者,采访刊发稿件几十篇,题材涉及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其中,报告文学《大善无言天地间》获河北省新闻二等奖、中国地市报新闻一等奖,特写《半个世纪后的第二次“握手”》获中国地市报新闻三等奖。

当今,人们之间关系越来越冷漠,不要说主动救人,就是路遇摔倒的老人,人们都要在心里衡量一下,到底是扶还是不扶。社会风气如斯,这更让老英雄的故事多了一份传奇。刘福兴的故事经过《沧州日报》首家报道后,受到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全国媒体的关注,他荣获感动河北人物,并受邀参加河北卫视《真心英雄》栏目。作为首先发现刘福兴救人故事的记者,也受邀在节目中讲述了发现救人老英雄的过程。

一、走近人物,真诚面对

刘福兴非常低调,想尽办法回避媒体。但发生在老人身上的故事,又非常有新闻性。2010年11月,第一次采访刘福兴时,记者走进村子,走访了三户人家,每到一户,都坐在炕沿上,仔细观察,认真倾听,详细询问每一个细节。到最后一户时,人家桌上已是饭菜飘香,记者却空着肚子连采访带拍照,中午吃饭时已经1点多了。也许是特使的采访作风感染了老人,记者与老人相处得非常融洽,这为以后的采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老人身上不断有新闻发生,而沧州与黄骅相隔40多公里。记者多次坐公共汽车到黄骅采访。老人退休后返聘到黄骅公园工作。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坐在板凳上,喝着白瓷缸里的水,记者与刘福兴及被救者们常常一聊就是两三个小时。渐渐的,记者与刘福兴之间建立了互相的信任。老人讲了很多肺腑之言,其中有些事老人埋藏在心里几十年,连家人都没说过。

通过多次深入基层采访刘福兴,记者有了切实的感受。那就是:记者从其他媒体过滤和稀释的信息中找新闻,远不如亲身到基层来得真切和鲜活。只有亲历基层,记者才能更深刻地了解事情的本源;只有到达新闻现场,接触新闻当事人,才能准确、完整地呈现事实真相;只有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才能产生情感共鸣,写作时越是容易带着感情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样的新闻也最容易出精品。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记者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只有带着感情到新闻现场去,到老百姓中间去,才能写出感染人的新闻作品。我们常常说记者要走近群众,走近,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心态。

二、学习英雄,讲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记者要讲好中国故事。美丽的中国故事要落实到她的每一寸土地上。作为基层媒体的记者,我们有责任讲好河北的故事,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刘福兴的故事,是这样一点点浮出水面的:2010年8月28日,刘福兴遇到一位被车撞倒、昏迷不醒的老人。他立即上前做人工呼吸,看到老人睁开双眼,家属和急救车来了后,他才默默离开。被救的老人叫赵恩德,出院后,几经周折,他终于找到了恩人。赵恩德带着礼物去致谢,刘福兴说啥也不收,赵家很感动,在报纸上登了篇稿子致谢。

就是这篇文章,在黄骅引起了寻恩的连锁反应。

在刘福兴的老家常郭镇常郭村,村民们说,村里的张春文、宗景绪当年掉在池坑里,就是他救的。

记者得知后,感到这是个不错的新闻,立刻深入采访报道,浓墨重彩的推出了特写《半个世纪后的第二次“握手”》、通讯《刘福兴救人从来不留名》的整版报道。文章见报后,在更大范围内点燃了寻恩的热潮。一些当年的被救者给编辑部打来电话,或亲自找到刘福兴,表示感谢。其中,有当年从假山上掉下来的孩子,有跳湖自杀的老人,还有险些被拖拉机碾过的农村妇女……

之后的报道,就像魔术师刘谦说的:“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媒体和读者一起,撩开岁月的尘沙,见证一个个救人传奇。

2011年2月,黄骅市常郭镇乔庄子村农民赵金明找到刘福兴,指着报纸说:“您就是我们赵家找了62年的恩人……”原来,62年前,刘福兴和他的爷爷曾救起失足落水的盲丐,并把全部干粮给了他。盲丐临终嘱托本族叔叔代为寻恩,叔叔去世前又托付给自己的儿子。是《沧州日报》的一篇报道,让赵家后人终于找到了恩人。

2011年4月,记者收到了一封来自日本的邮件。邮件是由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院许东河发来的,其中详细叙述了刘福兴在1961年冬天的一个大雪之夜,救助乞讨回乡的怀孕母亲和一对子女的故事。而许东河,就是那个肚子里的孩子……

“潜伏”了60多年的老英雄,就这样出现在读者的视线中。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报道的不断深化,记者也渐渐走进了老人的精神世界,在敬佩、感动之余,更多了一份责任:必须写好这个不同寻常的故事。

记者历时半年多,五易其稿,写出报告文学《大善无言天地间》。文章见报后,老人看后非常感动,说这正是自己想留给后人的东西。他找来报纸,送给四个儿女,让他们把文章和刘家家训传下去。记者听说后,也很感动,因为这是对文章最高的褒奖。沧州本地书法家刘化一了解到,刘家曾有一块家训匾,上书“施恩不求报,救人不留名”,但在“文革”中不幸被焚后,特意与篆刻家刘怀明一起,制作了新的家训匾相赠,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2011年12月,就在报告文学发表不久,记者收到一封来信,信是刘福兴30年前的老邻居们联名写来的。信中写道:“你们对刘福兴的报道还不够,他和我们做邻居时,曾3年清除堆积如小山般的垃圾并铺了一条路、10多年清理厕所、8年照顾失明邻居……”信中所写,记者并没有听刘福兴说起过。向老人问及此事,他说:“我真的忘了。你说我怎么忘了呢?”

一句话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境界和品质。在老人这句话面前,记者只有感叹和敬意,并尽可能地做好之后的报道,展现老人的精神世界。

三、尊重事实,相信真相

在刘福兴的报道中,记者力求文字简练、清新,少形容多表述,把情绪藏在字里行间,让读者通过一个个事实去自我评判。在众多救人故事中,刘福兴为救出被压在拖拉机下的陌生妇女,单腿下跪,抱拳恳请路人帮忙抬车救人。见报的题目是《动人一跪,救出被压妇女》。和我一起采访的一位通讯员朋友打来电话说,他一直在想怎么恰如其分地描述这个场面,但没有找到合适的词。动人一跪四字有力有味,既体现了传统侠义,又连通着现代文明。于是知道,清新易近人,真实易动人。

寻恩者不断涌现,记者准备策划一个感谢会,让刘福兴和被救者们有个交流的机会。策划如果顺利,很可能打造新闻精品,冲击好新闻。为了这个策划,记者前期付出了很多。当最后阶段进行沟通时,老人态度有些犹豫。以记者与老人此前建立的关系,做通工作应该没问题。但当老人决定放弃时,记者欣然同意。

这一刻,记者忽然意识到,搞这样一个感谢会,不是老人的性格。一个60多年做好事不留名的人,怎么会出现在这种活动中呢?如果搞下去,那是对老人的不尊重。就算能打造出所谓的精品,那样的作品也没有持久的生命力。

当记者再次回顾报道过程,张春文、宗景绪、赵金明、许东河、小瑶瑶以及老邻居们的来信……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传奇!如果把新闻策划嵌入其中,这个完美必会有所损伤。刻意的策划在这个真实的完美之前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尊重真实,相信真实,挖掘真实,才能写出有分量、有生命的新闻报道。

(作者单位:沧州日报社)

猜你喜欢

福兴救人
“熊猫血”大哥的第71次救人
罗福兴:“杀马特教父”的回归
为什么海豚会救人
会救人的鱼
肇事者“不懂法害死人”
装在套子里的“杀马特少年”
海边的杀马特
海豚为什么会救人
福兴楼夜话
妙计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