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闪耀智慧的灵光—浅析名师课堂上的教学智慧

2016-12-14沧州市车站小学翁增光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白骨精预设李白

○沧州市车站小学 翁增光

让语文课闪耀智慧的灵光—浅析名师课堂上的教学智慧

○沧州市车站小学 翁增光

●教学智慧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准确的判断能力。它是一种正确、合理地认识与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才智,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工作多样化情景的深刻洞悉、把握以及灵活机智地驾驭应对能力。

教学智慧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智慧表现为“润物细无声”,智慧表现为对无法预见的情境进行出乎意料的塑造,智慧表现为临场的随机应变。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名师们的课堂,去领略他们闪着灵光的教学智慧,去悉心揣摩这些教学智慧的源泉,期待我们的课堂也能闪烁智慧的灵光。

一、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的智慧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不断更新、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他们成为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心,积极地、真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是每一位教师的首要任务和智慧的体现。特级教师魏星执教《三打白骨精》一课时,为了达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的目的,设计了一个学生很感兴趣的问题——白骨精一出现,在唐僧师徒四人的心目中各是什么形象?这彻底激活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的思维。

生:在唐僧的眼中白骨精是一个善良的村姑,我从“斋饭”读出来的。

生:在孙悟空的眼里,她是一个妖精。我从“白骨精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美丽的村姑”看出来的,“摇身一变”说明变得很快。

生:我觉得在猪八戒眼中白骨精是一个美貌的村姑。虽然课文中没有这样写,但我在电视剧中看出来的。

……

学生从文中的每一个词语去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佐证,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很高。魏老师就是找准了学生的兴奋点和知识的增长点,转换了问题的角度,从唐僧师徒四人眼中去看白骨精的形象特点,这就促使学生走进文本去捕捉文字背后的内涵,从而引起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积极踊跃、满怀热情地参与到学习中。

二、尊重学生多元解读的智慧

曾经听过孙双金老师的《赠汪伦》一课,感触颇深。

师:我来读诗。你们能不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生:为什么在李白要走的时候才来送别呢?

师:你们这时候就做汪伦,猜想猜想,有哪几种可能?

生:因为这里有汪伦和李白的美好回忆。

师:什么回忆?

生:可能因为他们在这里相遇。

师:汪伦是从桃花潭把李白接来的,所以故意到桃花潭来送他,让李白留下难忘的印象。你叫什么名字?

生:冯松

师:这是冯家的观点,了不起!

……

紧接着“不辞而别的徐家观点”“故意为之的殷家观点”等都得到了孙老师的肯定与赞扬。我想即使没有亲临现场,大家也能感受到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心弦的跳跃。这里的关键,就是孙老师尊重了学生的多元解读,用自己恰到好处的评价和充满智慧的教学机智,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每位学生在阅读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因此,语文教学需要用我们的智慧去尊重和包容学生的多元解读。

三、拓展有效生本资源的智慧

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直接、最有效,也是变数最大的教学资源。那如何拓展有效的生本教学资源呢?下面我们来看支玉恒老师

《学奕》中的两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古文与现在的白话文有很大区别。比如这个字,(板书:之)谁能把它组成一个词语。

生:明日之星

师:对,你们校园墙上就大大地写着这四个字。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学校让我们好好学习,成为明星,也就是成为将来的明星。

师:解释得不错,这个“星”是指一切有成就的人。我再问你,这个词语中的“之”字当什么讲?

生:就是“的”的意思,明日的星。

师:讲得很明白。谁还能组词?

生:军属门上有时贴一个“光荣之家”的对联。

师:对。其中的“之”字怎么讲?

生:当“的”讲。

片段二:

师:(一学生回答赢得掌声)那你到前面来,站在台口,向老师们说声谢谢。(该生走上前,但行动有些局促扭捏,抓耳挠腮。众笑)支老师接着与学生交流让他明白大家为什么笑他,然后说:“一个人不但要有知识,而且行为举止也要大大方方、礼仪周全。特别是面对大庭广众,更要落落大方、文雅而又潇洒,你愿意这样吗?

生:愿意。(该生大方地敬礼:“谢谢老师们!”)

两个片段中支老师立足于大语文观,敏锐地捕捉到了生本资源并充分地加以运用,通过巧妙地点拨、引导,使之成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工具,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所说的生本资源,可以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是课堂上学生无意间的言行举止,可以是某段时间内学生的内心变化……但是无论是怎样的生本资源必须是能够为语文教学所服务的——也就是有效的。只有这样的生本资源才能紧紧地把学生吸引到语文课堂当中,才能够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教学境界。

四、精心预设、妙解生成的智慧

语文课堂是流动的,是预设与生成并存的生态过程。如何兼顾课堂上的预设与生成,让其为你的语文教学活动服务,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在特级教师钱梦龙执教《少年闰土》一课时,一生问: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呢?

生:有!

师:什么鱼啊?

生:娃娃鱼。

师:你真是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见过。你们谁见过?

生:没有。

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

生: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这是我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课前钱老师肯定围绕学生与课文进行了充分地预设,但是学生提出“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的问题却偏离了教学的中心。钱老师及时调整了教学预设,用“可是闰土知道,这说明什么?”巧妙地将“鱼脚”问题与原来的教学中心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自然地化解了这一意外的生成。没有课堂精心的预设,就没有生成的精彩。我们应该“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用教师的智慧巧妙地化解意外的生成,去找寻预设与生成的平衡点。

五、融合听说读写训练的智慧

王崧舟老师执教《去年的树》一课时就设计了三次读写训练,这里举其中一个例子。

师: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棵怎么样的大树,一只怎么样的鸟儿?写一写。打开作业纸,写一写你想象中大树的模样和鸟儿的模样,写的时候,请你用上“特别”这个词。(学生练写)

生:大树长得特别高大,特别粗壮。

师:我觉得她后面还有话。谁能接着说?

生:就像一把绿色的巨伞。

师:真好,(对刚才那个学生)这句你得加上去。

师:谁写了鸟儿的外貌?

生:那只鸟儿特别瘦小,就像一个经过灾难的孩子。

师:我们把“瘦小”改成“娇小”会更好。你还能再加一个词吗?

……

师:真好!改一改你们写的,按照“特别怎么样,特别怎么样,就像……”(生改写)

王老师以生为本,基于文本的特点,设计了一个独具匠心的话题,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不断完善自己写的内容,总结写作方法,知道怎样把事物有条理地写详细,使每位学生都在自己的现实“高度”上,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其实每一节语文课都有适合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拓展点,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地解读文本,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它,并精心设计一到两个有趣有效的话题,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听说读写训练,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白骨精预设李白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倒下的那一刻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