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诺公理与自然数的序数意义(一)
2016-12-14张新春
张新春
皮亚诺公理与自然数的序数意义(一)
张新春
1.皮亚诺公理
有一个不可考的说法,说爱迪生小时候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常常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这些问题中就包括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2+2=4?据说老师因此认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糊涂虫,十足的低能儿。老实说,遇到一个小孩问这样一个问题,即使是今天的老师也很难作出好的回答。除了对一个小孩来说,要理解这样的问题的确很难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问到了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为什么2+2=4?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回答2是什么,+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4又是什么。只有有了这些定义,我们再根据这些定义得到2+2,看2+2与4是不是表示同一个东西。应该说明的是,以下的做法不能算作对2加2为什么等于4的回答:左手拿2枚棋子,右手也拿2枚棋子,然后把这些棋子合在一起,说:你看,这是不是4枚?给幼儿园和一年级的小朋友这样讲可以。但这里问题还很多,比如:拿棋子来说事,好像是这样的,只能用棋子吗?你肯定回答:别的东西也可以啊,比如苹果。那有没有什么东西不是这样的呢?你肯定回答:当然没有啊,用什么东西都是这样的。是吗?为什么是这样?你肯定回答……慢点,你肯定觉得有点不太好回答了。我们这里要玩另一个路子,要避免棋子这一类具体的东西,要玩概念,要抽象。就像人家跟你讨论“白马非马1”的命题,你不能牵一匹白马来问人家:你看这是不是马?这不是同一个问题,也不是同一种思考方式。
要讨论2加2为什么等于4的问题,涉及两个定义:一是自然数,二是自然数运算(这里是加法)。而这些定义都可由皮亚诺公理规定。
皮亚诺(Giuseppe Peano,1858~1932),意大利数学家。1858年8月27日生于皮埃蒙特的库内奥附近的斯皮内塔村;1932年4月20日卒于都灵。他由未定义的概念零、数及后继数出发建立起自然数的公理系统。1890年,他任都灵大学的数学教授。为了使自己的推理干净利落,皮亚诺使用了许多符号,比如用∈表示属于,用a+表示后继于a的下一个自然数。皮亚诺在他的所有数学表述中都采用这些符号。他的《数学公式》一书就是显著的例子。他在讲课时也使用这些符号,因而学生们造了反。他试着用全部及格的办法去满足他们,但没起作用,因而他被迫辞去他在都灵大学的教授职位2。
我们将用皮亚诺的公理体系回答为什么2+2=4的问题。当然,按我们上面的分析,首先得回答2是什么、4是什么的问题,即什么是自然数的问题。
(提醒你一下,接下来要讨论的是数学最基础部分的问题,要寻找数学的起点,也就是从什么都没有开始讨论,因此,请你忘记你现在所知道的所有数学知识)
公理1.0是自然数。
有了这条公理,我们终于有了一个自然数了,它就是0。它有什么性质?它与现实世界有什么联系?对不起,我们现在都不知道。如果只有0这一个自然数,当然没什么意思。我们还得想办法保证有其他的自然数,即一个自然数后面得跟着另一个自然数。用皮亚诺的话说,就是一个自然数后面有一个后继数。于是,皮亚诺给出:
公理2.若n是自然数,则n有一个后继数,也是一个自然数,记作n+。
(注意:后继数在这里是不加定义的,什么是后继数,暂时不知道,我们只说每一个自然数都有一个后继数。后继数有什么性质暂时也没说。当然,接下来肯定要说几条来明确后继数的性质)
公理1告诉我们,0是自然数,公理2告诉我们,如果你有了一个自然数,那么这个自然数后面一定会跟一个尾巴,并且这个尾巴也是自然数。
有了以上两条公理,我们就可以有很多自然数啦:根据公理1,0是自然数;根据公理2,0的后继数——记作0+——也是自然数。根据0+是自然数,再次根据公理2,0+的后继数——记作0++——也是自然数,这样继续下去,0+++、0++++、0+++++、……都是自然数。你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这样下去,记录很不方便。于是需要约定一些符号分别表示这些自然数。0+用1表示,而0++(也就是1+)用2表示,0+++(也就是1++或者2+)用3表示,而3+就用4表示……当然,如此下去,需要的符号也会很多,甚至没完没了。好在我们有办法用有限几个符号记录无限多个自然数,那就是位值原则,这些是后话了。你应该已经意识到了,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说清楚了2是什么,4是什么啦:2是0的后继数的后继数,也就是1的后继数;而4则是0的后继数的后继数的后继数的后继数。
如上所知,有了公理1,我们就有了一个自然数“0”,而再加上公理2,我们可以有很多自然数。但仅仅有这两条,还不足以说明有无限多个自然数。极端地讲,可以只有两个自然数,但完全符合公理1和公理2:按公理1,0是一个自然数,按公理2,它得有一个后继数0+,0+也是一个自然数,再按公理2:0+也得有一个后继数,那就让它是0吧,你看看,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只用两个数就符合了公理1和2。(当然,你可以更极端:0是自然数,它的后继数就是它自己……)你还可以考虑一下钟表上的数,0是钟面上的一个数(不妨把钟面上的12点当成0),而钟面上的每一个数都有一个后继数,也就是说钟面上的数符合前面提到的关于自然数的公理1和公理2。但我们知道,钟面上只有12个数。如果只有两个自然数,或者12个自然数,抑或有限个自然数,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希望有足够多的自然数——要多少有多少——事实上就是无限多个。问题在哪呢?如何解决呢?看来,皮亚诺还要准备一条公理。您能想象出皮亚诺会准备一条什么公理来避免这一问题,从而使得自然数变得无限多吗?下期我们接着讲。
1.“白马非马”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有名的辩论,由春秋战国时期名家公孙龙提出,详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
2.[美]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第四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
数学教育的真功夫是对数学与数学教育的把握,唯此才能成就好的数学课堂。湖南数学教师的老朋友,《湖南教育》的申建春老师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与数学老师谈心”,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