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2016-12-13何富兰

教育界·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动手实践教学内容

何富兰

【摘要】为了使中小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当前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而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给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思考。本文就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笔者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 教材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动手实践

一、教材的合理使用

例如,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材,是按照一般思维来设计的:首先是整体认识身边的信息及信息的传播方式,然后就学习鼠标的使用,目的是让学生熟练运用鼠标来完成各项操作;等到学生通过几周的画图练习完全熟练掌握鼠标使用技巧以后,课题就进入了键盘的使用,包括指法的训练和字母数字的训练;当每个同学都会轻松驾驭键盘的时候,最后再带领他们去了解浩瀚网络世界。这本教材编排的内容很贴近我们生活,比如通过学习《美丽的校园》,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校园;通过学习《保护青蛙的宣传画》,可以更好地向学生宣传保护益虫的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有趣

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注重任务的生动有趣,给学生搭建一个有趣的学习平台,给予他们发挥想象的空间和展示才能的舞台。

例如,在《池塘里的小蝌蚪》绘图的教学设计中,我首先画出一片荷叶和一只小蝌蚪,然后通过工具栏中的“复制”“粘贴”“翻转”等功能并结合生动有趣的语言让一片荷叶变出一个池塘,一只小蝌蚪变出一群游来游去的小蝌蚪,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我就趁热打铁,要求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里根据老师的方法,发挥自己的想象,把《池塘里的小蝌蚪》这幅画画出来,然后再通过教学软件把优秀的画展示给班里其他同学分享。学生都想设计出最漂亮的图画而沉醉于这样的竞争中,所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得快乐,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因此,有趣的学习任务设计,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并且把一个个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都设计在任务里,让学生在操作学习过程中感受获得知识的快乐。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一)形象教学法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所以要注意运用形象法教学,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地学习计算机知识。如在教学《认识计算机》一课时,由于三年级小学生初次接触计算机,大多学生怀有一种新奇的心理,起初,我先让每个学生认真观察自己桌上的电脑,看看他们能认识多少部件,然后再利用教学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个色彩缤纷的电脑世界及用途。通过这样的方式,同学们更清楚地认识了计算机的组成和用途,进而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我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画图、制作动画、编辑声音等工作”的想法,从而使学习兴趣倍增。

(二)比喻教学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概念和名词术语最难被他们接受,因此,适当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例如:在介绍文件夹的知识时,学生往往不明白文件夹的含义,我就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文件夹就好像我们用的资料袋一样,里面可以装一些文件在里面。新建一个文件夹要给它命名,用来区分各种类型的文件。”诸如此类的比喻,可以帮助学生的理解,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游戏教学法

在信息技术课上运用游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的趣味性,意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分量,有主人公的意识,敢于参与,勇于表现,从而慢慢地把学计算机变成玩计算机。如在学习鼠标一课时,我首先教会学生使用鼠标,让他们慢慢地学会使用鼠标控制计算机,同时借助一些益智游戏,如扑克牌、拼图等,帮助学生熟悉计算机。如此一来,既可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电脑基础知识,又容易让学生接受,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学好这门课程。

四、小组协作,互助学习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互帮互学”,采用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协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成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能者为师”,让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例如,在学习《童话故事配画》这节课的时候,同学们根据《狐假虎威》、《龟兔赛跑》等故事情节来配画,再利用之前所学习的复制粘贴命令来完成这幅图的配画,我就大胆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完成,然后让画得好的同学来当小老师,让小老师边巡视边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五、加强学生动手实践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不像思想品德课、语文课那样多加背诵就可以,而是需要学生动手练习。我在四十分钟的教学时间里,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演示操作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然后给出与本次课程匹配的作业练习,在规定的十五至二十分钟时间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与实践。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还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课本,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及时寻找一些比较前沿的富有趣味性的内容来充实信息技术课堂。只有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才会有创新,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动手实践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高效学习三角形的方法研究
微课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实践与尝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优化信息技术课教学
在小学数学中实施探究性活动的教学研究
基于真实性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