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应用综合材料,激发学生艺术创想

2016-12-13陈媛贞

教育界·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美术创作材料

陈媛贞

纵观如今的美术课堂,虽然课程设置得精彩纷呈,各种类型的课程应有尽有,但由于使用的材料工具单一,创作方法缺乏新意,往往使学生在教授过程中对于内容和题材充满学习的欲望,表现得十分热情活跃,但一开始动手实践时,熟悉的材料对他们来说已经缺少吸引力了,同时又由于本身能力的限制,很难表现出自己内心想表达的作品,所以创作过程往往应付了事,多半在模仿中依葫芦画瓢。慢慢地,学生对美术课中的动手环节逐渐失去信心、失去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总是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与探究的欲望。在学生动手实作中,新材料的出现或常见材料的巧妙运用对于激发他们的创作思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很多方面也提到了综合材料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这也要求教师应该提供使学生感受各种相应媒介、材料的机会,并选择能够促进学生创意能力提高的主题和方式。因此,怎样巧妙地选择、开发、运用媒材,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意空间,成为我在平常的教学中努力思考、探索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大胆尝试,有了以下点滴感悟:

一、开发新材料。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

生活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在美术课堂中,不断拓展创新材料,不仅可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课堂中除了纸张作画,有剪纸、泥塑等,越来越多的作品突破传统,追求创新,有用树叶拼贴成画,有用瓶罐堆积成画,有用钉的排列组合成画。大自然给了我们丰富的材料,我们就要好好的利用,用它们来为我们的美术教学更好地服务。在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就注重各种材料在美术学科中的运用。如今新教材已大大开拓了材料的内容,我们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日常注重收集更加丰富的材料,光是在纸张的选择上,除了铅画纸,还有彩纸、硬板纸、薄纸,甚至有磨砂纸等。另外还有彩泥、绒线、印泥,甚至是牙签、旧报纸、废酸奶瓶等材料。这些材料多看来平淡无奇,却在课堂中发挥出独特的效果而富有魅力。

例如:我在《各式各样的帽子》一课中进行了比较分析:在a班,我请学生准备了卡纸和胶水这些材料,学生设计出了造型丰富的帽子,但在造型和装饰上略显单一;在b班,我让学生准备了卡纸这一主要材料,另外还准备了彩色包装袋、包装纸、购物袋、塑料袋、瓦楞纸以及其它学生自行找来的生活废旧品等等。学生用彩色包装袋做婚纱帽,用瓦楞纸做骑士帽,用印有牛仔图案的购物袋做牛仔帽,除了各种纸材带给我们不同的质感外,帽子上面的装饰也独具匠心,真是美极了。材料的丰富充分带动了学生创作思维的丰富,比较下来,后者的效果明显好于前者。

二、材料多样性,诱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认训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是推动这种复杂的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是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总是心驰神往,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我在教学中发现,如果在单一的绘画教学课堂中运用多种材料,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的兴趣更浓,从而更加大胆地表达出无穷的想象力。

在我校开展的校本课程《沙溪老街,文化之旅》中,有一个板块是“服饰文化”。我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以“小小设计师”为题,对服饰文化的展示进行了多种材料的尝试。如各种形式的绘画、彩纸剪贴画、毛线贴画及布贴画,一直到用各种环保材料制作服饰,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作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各种绘画色彩鲜艳、造型优美;不同材质的贴画图案多变、质感强,层次突出;手工制作的环保服饰更是大胆设计,材料巧妙组合,造型夸张,充满创造性。

再如《拓印树叶真有趣》一课,传统课上孩子通过拓印树叶发现了平时根本关注不到的天然的肌理效果,并根据造型用彩笔进行添画完成作品;而我的课堂中,在学生拓印树叶后,引导他们尝试“变废为宝”的创作,如将一些蛋壳碎片、毛线、电线、铅丝等这些材料镶嵌于画面中,也会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因此,让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搜索身边有用的材料,巧妙地运用,既可以拓宽创作思路,也能使他们更好地学会观察生活,以美的感受,面对生活、体验生活,享受生活中美的事物,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

三、挖掘材料特质,鼓励学生探索求异

美术学科是一门与材料联系很紧密的学科,而对于材料特质的挖掘与研究,让美术教学方式及表现手法有了更多不同的选择,使美术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前瞻性,不仅使学生自由观察和绘画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也让学生的个性创想得到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我国古人商子说过:“君子之学如蜕,幡然适之。”说的是学习要像蝉蜕一样,扬弃陈旧,方能创新。记得有个少儿电视节目《艺术创想》,在节目中,废旧的报纸能变成精美的画框,普通的布条也能魔幻般变成绿阴场上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足球名将。这个节目的创意既新颖有趣,又切合实际操作,很多孩子都很喜欢看。这个节目给了我在材料特质运用中新的灵感:同一个材质,通过不断创新表现的方法,也可呈现更加多彩的作品,如我们生活中最容易收集的旧报纸,即可利用它的印刷文字形成图案,进行组合拼贴;可以将报纸随意撕出毛边,加强纸的特性体现;可以将报纸剪成条进行穿编,丰富表现手法;还可以将报纸抓皱或揉成团,进行立体造型;等等。反差较大的材质进行组合,其特质的冲击也能使作品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玻璃器具与麻绳产生精质与粗糙的对比;金属与绒毛材质产生坚硬与柔软的对比;植物籽粒与线形材料的组合产生点、线、面的对比;等等。

再如,同样一个教材,通过拓展、挖掘不同材质的特性,也使学生的作品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格。如《花卉的写生》一课,我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纸张进行写生尝试,如凹凸纸、云彩纸、彩色卡纸;或可以利用各种特殊的绘画形式来表现,并将写生下来的形象创作成黑白装饰画、创作成版画、创作成水墨画等等。孩子对自己亲手创作出来的不同材料特质而带来的不同画面效果的作品惊讶不已。

四、巧妙应用综合材料,丰富美术教学手段

有了丰富的材料,教学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材料带来的不同效果,同样的教材可以上出不一样的结果。

如在《大师的画我也画》一课中,我把本课分成两课时,第一课时是模仿凡·高的线条,用彩色的线体现画面的效果;第二课时则用绒线这一材料,把彩色绒线组成灵动的线条,画面出现了立体感,展现了与平面不一样的独特的效果。同学们用绒线在彩纸上随意地绕出图形,随后通过随意添加,变成抽象的、有趣的画。很多画都是学生不经意间发现绕得像什么,就添加成什么,就像看到天上的云,会想象出很多丰富的动物、人物等形象。而学生的想象力是惊人的,他们会正看、倒看、斜看,会看出很多大人想不到的东西,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也是美术这一学科独特的魅力,形象,生动,美丽,丰富。同一内容,学生体会到了两种不同的效果,有的学生用笔能力强,有的学生手工制作水平高,使两种技能都得到了实践。

再如《亲亲密密一家人》一课,我首先让学生了解人物结构与动态的表现方法,并学会从人物表情、肢体语言、情感传递等方面表现亲密;接着,通过分析讲解用材各异的泥塑、染纸、剪纸、拓印、纸版画、贴画、喷画、吹画、蜡笔刮画、对印画等,让学生接触不同的工具材料,运用迁移的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画种,去大胆尝试艺术的表现方法,使学生在美术创造行为的表现过程中发展个性、气质,开发创造潜能,不断创造新的作品,一幅幅作品永不满足、永远创新和变化。我在参加第六届华东六省一市教学比武中,尝试让学生在白色T恤上创作一件亲子装,他们在感受色彩美和形式美的同时,大胆去创新,作品展示环节,孩子们把一件件充满创意的亲情T恤穿在身上,赢得在场专家、教师热烈的掌声,本课获得此次比赛小学美术组一等奖。

近年来,综合材料的运用已经成为当下艺术创作领域里不争的事实,不断新出的材料让艺术家们在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时,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大,呈现的作品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艺术感官体验,也给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综合材料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艺术潮流,小学美术教学在这个潮流的影响下,逐渐被美术教育学者们发现并重视。教材中出现的材料开始多样化,各种综合美术课也应运而生。因此,美术教师要巧妙地选择、开发、运用好各种媒材,更大范围地开发新的材料元素,为学生的艺术创作方式提供更多不同的选择,真正让孩子们的思维借助综合材料这双翅膀,在更加广阔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猜你喜欢

美术创作材料
Jazz
美术篇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