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数学教学改革

2016-12-13高松

教育界·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专业课数学教师

高松

【摘要】怎样以人为本,改进数学教学,是中职数学教师共同需要探讨的课题。本文提出,在中职数学教改中,必须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本,突出数学基础性、实用性,改编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业评价方式,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数学思想方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生活、经济建设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解决各学科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对培养学生思维素质和专业课程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一、中职数学教学现状

(一)学生现状

首先,大部分中职生在初中时数学基础就比较弱,对学习数学几乎没有兴趣,因此,进入职高后自然不能很好地理解数学教师授课的内容,很难对数学产生兴趣,当然也就不想学习数学。其次,中职生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相当部分中职生认为数学和专业课之间没有多大关系,以致厌学。

(二)教师现状

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只关注教材,而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按教材的内容组织授课,而不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能力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教师只关注本学科的教学,忽视与专业教师的交流、合作,忽视学生与专业知识的衔接,造成教与学双方的严重脱节。

(三)教学现状

首先,教学方式陈旧。授课方式、教学方法过于传统,逻辑和理论强调得过多,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次,初中到中职数学衔接内容缺少,知识跨度大,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大。再次,评价方式单一。目前,多数中职学校仍采取卷面考试的传统评价形式,而这种只依据学生的卷面成绩评价学生的单一评价办法不知使多少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打击,对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十分不利。

二、关于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一)改变传统的数学观

职业教育以专业技能教育为主,面向就业。中职学生除了少部分继续上高校深造外,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将直接就业,因此,中职教育不能普教化,中职数学应是应用数学,应该少考虑“抽象性”和“严密性”,而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多与专业知识、技能紧密联系,使学生学以致用。“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二)改编中职数学教材,突出中职特色

1.把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

在现在的职业教育当中,把数学课与专业课紧密联系起来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学生来到职业高中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学校里学习专业知识,而对数学课并不是十分感兴趣。要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热情,就当力求让数学课带上专业的色彩,把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突出数学的工具性。例如:计算机专业在应用数学平台的教学内容包括集合、数理逻辑、数列、矩阵、方程、计算方法等;机电专业、电工电子专业在应用数学平台的教学内容包括向量(平面向量的计算、空间向量)、三角函数(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正弦型曲线及物理应用、解任意三角形)、复数(复数的计算、复数的三角形式与指数形式)等。而有些内容在目前的教材中被删除或不作要求,即使是必学的内容,也往往理论性较强,纯数学知识较多,涉及专业方面应用的实例却较少。为此,职教数学教材不仅要对传统内容进行精选,在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方面也要作一定的增补。应从专业课角度编选一些实际问题,编写一些数学在各类专业课中应用的题目。另外,数学教材要尽可能地考虑各专业各大类的通用性和特殊性的要求,要便于教师教、学生学。在主体内容保持不变、不影响数学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便于教师根据不同专业需要,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总之,中职数学教学要能很好地服务于专业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解决专业课中的数学问题,这样,专业课反之也能促进数学的学习,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2.增加初中到中职数学衔接内容

在教材中增加初中到中职数学衔接内容,可以缩短初中与职高数学知识的跨度,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职高数学园地。初中与职高数学教材内容中有许多知识需要做好衔接工作,应注意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使学习逐步深入。

3.注重教材的基础性、实用性

中职数学教材中要避免大量烦琐的纯数学推导,要变抽象为形象。教材的叙述、例题的选择尽量贴近中职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

三、积极与专业教师密切合作

作为中职数学教师,不能只专注于本学科的教学,应该积极与相关专业教师共同研讨,请他们提供专业课上所用的数学知识点,弄清数学在专业上的应用情况,弄清哪些知识应用于哪些专业或哪门专业课程,应达到何种要求,达到什么效果,以便明确教学目标和制定课时计划。

四、改进教学模式

(一)开放性原则

内容的开放性使教学模式也随之开放,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进行组织教学。因此,中职数学教学模式要寓万变于不变之中,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要正视学生好动、厌学、基础弱等事实。

(二)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中职数学教学尤其要重视学生作为主体的存在,在教学模式中把学生作为主要的因素,围绕学生的需要去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并组织教学,这对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是大有裨益的。

(三)互动性原则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要加强课堂的互动性,即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这更符合职高生的好动、爱说话等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利用互动顺应学生的需求,并把一些不良的习惯转变为积极向上的好习惯。

中职数学改革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相信通过广大中职数学教师的共同探讨,中职学校数学课程教学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专业课数学教师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英语笔记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凭你现有的专业知识,如果穿越回古代能做什么?
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途径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现代化医院统计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