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有技巧
2016-12-13刘律廷
刘律廷
主持人语:
在正常的亲子关系中,当孩子出现行为偏差时,父母会采取批评的方式加以矫正。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父母却“不会”批评,比如在怒气中乱骂孩子,上纲上线或者翻旧账;有的父母则“不敢”批评,担心影响亲子和谐;也有一些父母“懒得”批评孩子,要么放任不管,要么“没空”批评,把管教责任丢给保姆、幼儿园或孩子的爷爷奶奶。人们常说“子不教父之过”,管教孩子是父母的责任,而要想管好孩子,就必须学会批评。
建设性的批评,简明有力
(范女士,33岁,全职妈妈)
我儿子两岁多的时候,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扯着嗓子尖叫。一天,我们一家三口正走在路上,儿子要吃冰激凌,我没答应,他就当街叫了起来。我很尴尬,呵斥他不要胡闹,他更起劲地踢腾,叫得歇斯底里:“坏妈妈!坏妈妈!”许多路人投以好奇的目光。
老公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才没有揍儿子,而是立即把他抱回了家。然后,老公去书房平复了一下情绪才出来问儿子为什么胡闹。儿子似乎早忘了刚才的事,一边摇头一边玩玩具。老公一边分析儿子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一边给他立规矩:“今后再发生类似情况,我和妈妈会把你带到一边去隔离,等你冷静以后再回来管你。”
老公悄悄告诉我:“我这辈子都没感到那么丢脸,本能的反应就是揍他一顿。所以,我先要让自己心平气和。”
一个礼拜后,儿子在超市里看中一件玩具。我们不给买,他又歇斯底里地大叫起来,而且还躺在地上打滚,引得众人围观。老公凑到儿子耳边说:“停下来,不然我抱你去隔离。”
哭声依旧。老公立刻抱儿子出了超市,来到地下停车场,把他放在了车里的儿童座椅上。儿子情绪激动,不依不饶。老公跟我站在车外旁观,过了一会儿老公才说:“你先安静,我们再上车。玩具绝对不买,你哭多久都不买。”
10分钟后,浑身被汗水湿透的儿子以停止哭泣宣告“认输”。老公上车后,儿子紧紧环住他的脖子不撒手。老公用简洁的语言批评他:“大哭大闹要东西绝对不给买,你要好好说话。”
这次批评之后,类似事件依旧发生,但儿子的哭闹不再像以前那么不加控制。他渐渐学会了尊重大人的决定权。
在孩子的教育中,我老公一直担任着设立界限和维护界限的角色,我则是与儿子朝夕相处,时刻陪伴。相比老公的理智与冷静,我更为感性与冲动,发现孩子做错事就忍不住一通数落。怒气中的责骂往往事与愿违,孩子越来越顽皮,还跟我对着干。老公教我批评要“有效”,必须心平气和、言简意赅,并在批评中提出建设性意见。
在老公的建议下,我把想骂、想吼、想数落的话,精炼地写在客厅的小黑板上,跟儿子立规矩。
凝练文字的过程帮我绕开情绪雷区,批评儿子时尽量做到心平气和。比如:在公园或菜场时,儿子常趁我不注意溜到一边玩。我多次吼他:“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跟你说多少遍了,有坏人会偷小孩儿,把你抱走了怎么办?你知不知道妈妈多担心你……”啰啰唆唆讲了一大通,效果却不佳。
我写下自己想表达的核心内容——别离开大人的视线。老公又补上一句建设性的话:“去哪儿都要先打个招呼。”这种批评以理服人,儿子乐意接受,渐渐地不再故意乱跑了。
我们夫妻渐渐达成共识:批评是为了解决问题,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而不是为了责备与伤害。所以,发现孩子做了错事,批评他之前我们会先考虑一下他应该怎么做才不会出错,并在批评的过程中把正确的做法告诉他。
举个例子:儿子的气管非常敏感,冬季需要带一种特殊材料的颈圈保暖。上小学后,儿子连续三次丢失颈圈。我批评他:“你为什么这么粗心?爸妈辛苦赚的钱你一点都不珍惜,丢三落四将来怎么办?”但我发现这种批评无效,需要调整。
我心里琢磨:儿子在什么情况下没丢过颈圈呢?答案是:在幼儿园的时候。因为幼儿园的老师会帮小朋友检查物品,睡午觉时督促他把颈圈放在书包里;而小学的老师不会这么做,体育课的时候又要求学生去掉颈圈等物品,所以儿子屡屡丢失。
找到问题的症结后,我跟儿子说:“你丢了颈圈,脖子连续好几天没有保护,你曾因此支气管炎发作,耽误上课,还整夜咳嗽睡不着。买一个新颈圈需要80元,倘若下次再搞丢了,你要为此负责——接下来一个月不买新玩具,一个礼拜不买零食。妈妈有个好主意:如果教室暖气开得很热,你拿下颈圈时顺手放在书包里;上体育课前,你把颈圈放进书包再去集合,颈圈就不会再弄丢了。”
这样的批评,客观、实用,儿子欣然接受,真的再没弄丢过颈圈。当我不用“丢三落四、邋里邋遢”等贴标签的词汇进行批评时,反而对孩子更加有效。
批评不当,儿子成了“两面人”
(周女士,30岁,企业员工)
我从小就被父母灌输一种家教观念:“打是亲,骂是爱。”确实,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我和弟弟都很优秀,先后考取重点大学,离开了农村。
所以,儿子小伟出生后,我对他也是随时管教,严格要求。我老公经常出差,我又要管家又要上班,情绪经常焦躁。我公公婆婆对小伟十分宠爱,我就时常有种担心:这么宠下去可怎么得了?从小无法无天,长大了危害社会怎么办?
我经常批评小伟“太皮了”“人来疯”“不听话”,常当着公婆的面口不择言。公婆比较怕我,一看我发火就不敢再说什么。小伟在五六岁之前,慑于我激烈的情绪和批评,即使领会不到我话语中的含意也会不自觉地收敛自己的行为——其实只是在我面前收敛,我不在家的时候他依旧老样子。
小伟一天天长大,对我的批评与责备渐渐有了“免疫力”,经常一副刀枪不入的样子。上小学后,我每天“盯”着他做作业。面对他的粗心,我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不停地指责他,不惜用刺耳的讥讽刺激他,时常让他感到羞愧。为了让他上进,我常拿他的作业跟其他小朋友的作业比较,这种批评貌似效果不错,他常因羞辱而让步,但其实他内心深处很不服气。
渐渐地,我发现小伟特别会看人脸色。他貌似很乖,背着我却偷偷使坏。我在家的时候他服服帖帖,我不在家时他常对爷爷奶奶大吼大叫、盛气凌人。公公婆婆一味溺爱孙子,对小伟根本谈不上管教。我老公偶尔回来,看到小伟不乖就打骂、罚站、禁看电视,小伟会收敛几分,可爸爸一走他就会恢复原样。我老公也困惑:这个孩子为什么变得“两面派”,人前人后两个样?
别看小伟在家很嚣张,对爷爷奶奶很凶,但在外面却很懦弱。刚进入小学时,老师想让他当班干部,他很不自信,说自己“做不来”。老师让他做小队长,他也畏畏缩缩。课堂上老师提问,他站起来浑身发抖,声音支吾,惹得同学们笑声一片。他甚至因此不愿去学校。我感觉很受挫,为什么我严格要求儿子,随时批评矫正他,却是这种结果呢?
我家楼上住着一位裁缝老太太。她虽然目不识丁,却很懂得教育孩子,一双儿女,一个当了医师,一个做了教授。
我带小伟去串门,向她请教,还观察她怎么跟暑假来玩的孙子和孙女进行互动。她的孙子孙女来自大城市,可谓见多识广,但被老太太管得服服帖帖。两个孩子每天按时做作业,而且知道分担家务,在家里从不吵闹。
一次,老太太觉得家里客厅有些乱,就对两个孩子说:“宝贝们,你们要把房间搞干净,因为你们都是乖孩子。”她不代劳,也不唠叨,而是直接地批评,“你们住在我家,就要尊重我的习惯,我需要房间保持干净。你们以后去别人家做客,也必须干干净净才不惹人家厌烦。”她语气平静而有力,还附加了一句,“如果今天晚上客厅还这么乱,我就打电话让你们爸妈知道。”两个十来岁的孩子,受了批评也不顶嘴,立刻动手去收拾。
我不禁想起了发生在我家的类似状况。当小伟的卧室脏乱不堪时,我忍不住情绪激烈地批评他:“你不觉得生活在猪窝里很糟糕吗?”“我最烦你这样脏乱差的孩子!”这种咄咄逼人的批评或许会让小伟感到困惑:“我为什么必须让房间干净?”“脏乱差有什么不好呢?我没感觉不舒服啊!”
看了裁缝老太太与两个孩子之间的互动我意识到,希望保持房间清洁的人是家长不是孩子。想让孩子也像家长一样做个整洁的人,最好真诚地陈述事实,比如告诉孩子房间太乱了,然后讲道理:“你觉得住在乱糟糟的环境里没关系,可你身边的人会是什么感觉呢?将来你要住校,室友们会喜欢吗?”最后,再提出具体的要求:“你去把桌子上整理干净!”
于是我改变了对小伟的批评方式:批评之前先平复情绪,过滤不恰当的语言,做到真诚、耐心,努力从以前的“否定者”转变为“欣赏者”与“指导者”。当我心平气和、不再数落的时候,我发现我的批评变得更有说服力。小伟自然能够感受到我的改变——没有了一味的贬损,取而代之的是“建设性的意见”和“应该怎么做”,他感到自己被接纳、被尊重,自信心油然而生,往往会愉快地接受我的批评并努力做得更好,我们的关系也随之变得越来越融洽。
批评孩子不妨试试“聚焦法”
(黄教授,儿童心理学专家)
每位家长都会批评自己的孩子。然而,孩子“屡教不改”、把批评“当耳边风”的情况经常存在。为做到“有技巧、有效果、有的放矢”地批评孩子,我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聚焦法。
“聚焦法”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思维导向,应用于教育领域后效果非常好。用这种思路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三个方面的问题:你的错误会给自己或别人带来怎样的困扰;你要如何为这个行为负责任,如何弥补;不再重蹈覆辙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举个例子:妈妈在院子里洗衣服,让小红收拾自己的玩具。可小红非要“帮”妈妈倒洗衣液,结果却把半瓶洗衣液倒在了地上,而且自己摔倒在倒洒的洗衣液上面弄脏了新衣服。妈妈先安抚大哭不止的小红,肯定她助人为乐的热情,然后才批评她:“你这样做不但给我们带来了危险,浪费了东西,还让妈妈做家务的时间延长。所以,你要帮妈妈一起把地上的洗衣液清理干净。以后你想帮妈妈做家务时,要说出来,并听妈妈安排,得到允许才能做。”
一般来说,家长在批评时若能够心平气和地讲清楚以上三个方面,孩子听得懂来龙去脉,就能感觉到大人“讲理”。像第一个案例中的家长们一样,他们避免用盛怒中的气焰伤害儿子,先自我控制再进行批评。这个道理,很多家长都懂,然而能做到的人并不多。他们在批评孩子丢东西之前,先寻找问题不发生或是问题没那么严重时的例外情况,并且以此为线索去挖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聚焦法”的创始人,韩裔美国心理学家茵素老师运用东方文化中的“太极”概念来阐述——她认为八卦图中黑色与白色的部分可以代表一个孩子的正面行为与负面行为,就像阴阳相生相克,共同存在一样,家长不要只看黑色的部分,还要看到黑色部分里的白色部分。家长们不能用孩子的偏差行为去标识孩子的人格,而要在批评中帮助孩子看到可以提升的潜力,而不是将力气与精力都放在消灭黑色部分上。
中国的家长们特别需要学习把聚焦从黑色部分转移到白色部分——找到孩子犯错误背后的善意、闪光点与值得肯定之处。家长们的态度应该坚定而不强势,用同理心帮助孩子想办法,而不是无穷无尽地道德说教。
再举个例子:琪琪去老家度暑假之后学会了说脏话。一天爸爸带她去玩旱冰,有个小朋友撞了她,她用脏话骂了人家;自己没控制好速度摔了一跤,她又出口成“脏”发泄怨气。爸爸便对琪琪说:“刚才你说了脏话,是不是因为人家撞了你你很生气?用脏话骂人可不好。”“你自己摔倒的时候说脏话,会让人觉得你很不文明。”几次提醒之后,琪琪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有所改变,当又一次被别人撞了以后,她说:“哎呀,你咋不看路呢?”爸爸立即表扬她:“你能换一种方式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太棒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呢?”琪琪非常骄傲,很快就学会了用各种感叹词来代替说脏话。
“聚焦法”还包含一个重要理念——看重孩子每一个小小的改变。家长要在孩子不断改进的过程中用赞美的方式为孩子助力。如果家长批评了孩子赖床的行为,那么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就要仔细观察孩子,当孩子有所改变时要用赞美来强化他的好行为。比如:“爸爸注意到你今天准时起床了!”“你一听妈妈叫就爬起来,这简直太棒了!”
很多中国家长认为,孩子在受到批评之后努力改正,是理所应当的,不用大惊小怪。然而事实上家教专家都不这么看,而是认为“孩子停止做错就值得赞美”,而且“每个孩子都是解决自己问题、改正自己缺点的专家”。
总而言之,“批评”是每位家长都必须学会的事。批评不是为了打压、贬损,而是为了帮助孩子成长。家长要相信孩子的善意与能力,在批评孩子时启发孩子思考:我怎么做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让问题不再继续。
建议广大家长,将“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思维引入批评中,给批评加点“料”来提升批评的效果!
〔编辑:冯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