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初探

2016-12-13张务农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河南省现状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河南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取向。在办学理念上:要走农民化与化农民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道路;在办学主体上:应培育政府、市场、社区、家庭多元办学主体;在课程建设方面:采取面向外部市场与面向地方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在师资建设方面:将校企联合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完善师资终身教育体系。

【关键词】 河南省;农村职业教育;现状;发展取向

教育对经济具有积极的作用,这早在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论著中就已经被提到,而舒尔茨的“人才资本”理论已经充分的揭示了作为人力资本主要因素的教育对于经济增长所起着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将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突出作用的增强而日趋增强。农村职业教育既包括农业的职业教育,也包括工业和其它产业的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既要为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服务,也要为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稳定服务;既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承担着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国家其它地区发展服务的职能。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人力资源大省,农村职业教育在解决河南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农村职业教育将在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河南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近年来,《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豫政〔2008〕64号)、《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和河南省人民政府2010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河南省人民政府明显加大了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引导和投入,明确提出计划5年内投入100亿元用于发展河南的职业教育。经过几年的努力,河南职业教育已经实现了省长负责、各职能部门联动、经费和资源统筹安排、目标明确、行动有序、保障得力的办学体制。从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来看,农民(不分年龄阶段)逐渐成为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对象,农民培训学校逐渐成为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社会化、开放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初具轮廓。但是,河南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存在着非常突出的矛盾与问题。

1、河南省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主要为初中毕业生,成人劳动力培训的特点不突出

河南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构成主体包括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并备案,实施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级中学、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的中专部和中等职业学校等。招生对象主要为初中毕业生,目标是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其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最早的定位是把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成年人培养成中等技术人员,但是后来,该类学校的招生对象也以初中毕业生为主,成人教育的特点被逐步淡化。河南中等职业教育每年招收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比例达到了 70% 以上。[1]

2、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定位不明确,缺乏农村地域特色,时效性较差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农村职业教育更像是国民普通教育体系中的义务后教育,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完成了义务教育但没有实力参与普通高中学习竞争的学生。原因可能是社会固有观念的作用及媒体对高考“精英”的片面宣传,助长了“普通教育脚长,职业技术教育腿短”的畸形教育发展,导致民众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评价普遍偏低。出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同时为了迎合部分学生家长的需要,很多中职学校调整了自己的办学思路,片面追求学校上层次,办学定位上向普通高等学校靠拢,部分中职学校片面追求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或并入其他高等学校,或改办成其他类型的学校。[2]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问题服务的宗旨并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也没有在通过发展地方特色和改进时效性吸引学生的道路上坚定走下去,因此教学内容不能有效与地方需求紧密联系。

3、农民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参与意识不强,农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相对困难

根据2008年的统计,河南省农村人口6146万人,占总人口的65.67%,农村职业教育任务异常繁重。农民对农村职业学校不十分认可,农村职业教育因此地位较低,学生出路也不明确,甚至被视为没有前途的“断头”教育。对于完成义务后教育的农村学生来说,除非迫不得已,很少有人愿意继续留在该类职业学校学习。从教育规划的角度来讲,随着大学以及城市职业教育学校准入门槛的放宽,完成义务教育的孩子应该先到城市学校学习,学习先进理念和知识,然后再回农村创业。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理念还没有深入到农民的内心,在社会剧烈转型的时代,农民对职业训练和培训还一时不能完全接受,在机会成本的计算面前,相当部分农民还不能看到培训会给本人带来的更大潜在收益。

4、农村职业教育布局分散,发展不均衡,师资建设相对滞后

由于河南省农村地域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投入显现出极大的差异性。某些地方的投入达不到一定办学规模的要求,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投入,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不齐全,设备低劣,公用经费紧张。河南省整体地域特征呈现西部多山区,东部多平原的地貌特征,西部山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程度远远落后平原人口聚居地区。在师资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数量不足,从师生比看,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比从2000年的1:16上升到2008年的1:24.03,如果专任教师按照l:16的师生比配备,师资力量尚存巨大的缺口。河南作为人口大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的缺乏更加严重。二是教师类型结构不合理,目前突出的问题是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所占比例不足,且专业课教师多从文化课教师改行而来或从大专院校直接分配而来,专业知识面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不足,职教教学理论缺乏,实践经验少,专任教师中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仅占52%“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不足25%。[3]三是学历达标率不高,虽然全国职业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一直在上升,但其总体合格率水平仍然较低。

二、河南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取向

1、办学理念:走农民化与化农民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道路

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中指出,河南省农村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积极构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职高职相互衔接、职前职后相互沟通的具有河南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4]河南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很明确:为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为农村发展培养新型农民,同时河南省作为人力资源大省,农村职业教育还承担着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服务的使命。从办学理念上,河南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应该突出“农民化”、“终身化”的教育理念。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在进行农村职业实践的时候就提出“化农民“与“农民化”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思路,他的思想仍然可以为河南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思路。河南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应该彻底摆脱“普通中等教育”办学思路的影响,立足农村,面向农村,为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服务。中等职业教育应该改进办学质量、提高教育实效、广泛宣传,调动农民参加职业教育的意识和积极性。中等职业教育应该主要面向成人,落实终身教育理念,为各个年龄阶段的农村劳动力提供教育和培训。

2、办学主体:培育政府、市场、社区、家庭多元办学主体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面向的农村,大部分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均收入低,因此要适当提高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福利化水平。从国际的经验来看,不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均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也就是具有全民福利性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农村又是国家转移支付扶持、维持财政资金公平分配的重中之重,其办学经费主要应当有国家财政资金支持。但是西方福利国家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必须走积极的教育福利政策道路,政府提供教育福利的能力是有限的,政府提供教育福利的责任也是有限的。理想的出路应当是走政府、市场、社区和家庭共同承担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成本,政府的角色主要是“补位”:当其它成本分担主体“失位”的时候,政府应当及时补上。政府的作用是通过政策规则的制定引导其它主体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去。市场的参与将给中等职业教育带来更及时的需求信息,使中等职业教育对市场的需求反应更加灵敏,同时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社区的有效参与将反映职业教育的地方性或者本土性需求,使职业教育更好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受教育者个体的有效参与将反映中等职业教育的个体性需求,个体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方面应当是象征性的(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低收入者),目的在于时刻维持他们的责任意识。

3、课程建设:面向外部市场与面向地方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

课程设置模式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保持生机和吸引力的核心要素。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之一是要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服务,因此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首先要面向全国甚至海外大市场,为农民工到外部市场就业提供必要的技术储备和竞争力。统计资料表明,2008年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员中,受到技能培训人员只接近三成,培训率比全国平均低6个百分点。[5]培训率低既与河南农村职业教育不够发达有关,也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实践性不突出有关。必须通过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及课程内容改革来解决这个问题。课程内容改革要适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政策导向,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储备充足的技术人员。同时,课程内容改革也必须适应我国产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以及中原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另一核心任务是为当地农村建设服务,培养技术型、知识型的新型农民,课程内容还要适应县、乡、村的经济发展实际,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当地的农业园区和乡镇企业培养技术人员,为农民增收、致富、创业提供有力支撑。

4、师资建设:校企联合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完善师资终身教育体系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专任教师、双师型教师和临时外聘教师。河南省农村职业学校的师资同全国的总体情况一样,比较缺乏技术型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而且河南农村地区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所占比例严重不足,而且缺少实际经验,“双师型“教师比例更低。农村职业学校的师资建设首先应当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师资的模式,教师需要经过规定时间段的企业实践经历才能够胜任职业学校的教师,同时提高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待遇,增进行业吸引力。同时,积极引进职业技术精湛的校外人员(包括企业人员和农村技术能手)加入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来,通过政策激励等措施激励这些技术能手先取得教师上岗资格证书。其次是完善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师资培养的终身化制度。在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的时代,技术和知识更新都非常快,对于技术型人员来说,岗位的更新和淘汰是大概率事件。切实建立终身的师资培训体系,是保持农村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2] 汤保梅.河南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5.

[3] 张永波.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2.

[4]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豫发〔2010〕15号.

[5] 赵玉国.职业教育推动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1.1.

【作者简介】

张务农(1976.11-)男,河南鲁山人,河南大学护理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农村职业教育河南省现状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湖南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