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地方利益协调与共享机制研究

2016-12-13宋香君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理论

宋香君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地方利益协调与共享机制研究的背景,介绍了淄博市构建地方利益协调与共享机制的实践与探索经验。一是创新理念—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二是强化规范—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三是优化格局—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 新时期;地方利益;协调机制;共享机制;构建

一、地方利益协调与共享机制研究的背景

1、理论基础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从人的本质、人的社会关系的本质、人的需要的本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人全面发展的理论。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多方面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论述起点是从人的本质开始的,二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的本质规定进行了界定:“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把劳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看做是人的本质属性,这也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人的社会属性,例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篇著作中,从“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社会属性上界定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社会关系实际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属性是人的基础规定之一,并且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任何社会的关系决定了人能获得全面发展边界的外延,因为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扩大这种外延的基础条件。“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第一次提出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这又一进步明确人从事自然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目的,通过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满足与社会进步是同向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进步是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产生的结果。

我们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深入贯彻并丰富了这一理论,新世纪以来,科学发展观理论在价值理念、具体实践、保障措施等层面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做了操作层面的发展和完善,使这一理论的实现具有实践上的具体指导和可能性。

(2)科学发展观理论。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定了具体的要求,具体表现就是四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为第一要务,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规定发展是以不断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所以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全面协调发展,既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在内的领域层面的全覆盖,也包含城乡、区域、代际等方面的规定,是横向发展现状和纵向发展阶段上两个层面的协调发展,不仅关注当代人的需求,也满足后人持续发展的可能。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历史观,体现和贯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理论,根据这一理论的要求,如何更加突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发展理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

2、现实需要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中共十八大在十六大、十七大的目标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并给出了具体时间表,即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全面”二字。这五方面的目标要求,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离开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全面小康。首先,覆盖的领域要全面。习近平指出:“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对小康社会理论的完善,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囊括到其中。其次,覆盖的人口要全面。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全民共享的小康,不仅要从总体上、总量上实现小康,更重要的是让农村和贫困地区也分享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成果,让所有人民实现小康。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要让13亿中国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再次,覆盖的区域要全面。“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既包括城市,也包括乡镇,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习近平指出:“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从区域来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全国各个地区都要迈入小康社会,而不是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小康社会,少数地区还处在贫困状态。习近平指出:“‘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我们要牢牢抓住全面这个核心要求,努力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

(2)新时期面临的现状与挑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以淄博市为例,面临以下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增大;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增大;社会治理问题增多;政府自身建设有待提高,等等。综合来看,就是面临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大课题,包括推动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两大战略任务,集中在培育发展新动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加大城市形态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变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政府实现政治理念与执政方式转变,更加突出服务职能,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果以制度化、长效化方式应用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尤其是共享于全社会,是在经济发展背景下面临的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

猜你喜欢

小康小康社会理论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小康微博互动
贵州28个县(市、区)同步小康创建达标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
豌豆小姐和树洞先生
只要充满自信,做什么工作都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