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材循环使用2+1体系探究

2016-12-13杨昕李声立李鸣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西安体系教材

杨昕?李声立?李鸣

【摘 要】 本文以西安高校为例,阐述分析了高校教材循环使用的意义及教材使用现状,分析了教材循环使用2+1体系的必要性和制约因素,并提出可行性对策与建议,以期节约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发展循环经济。

【关键词】 西安高校;教材循环使用;2+1体系

一、研究意义

从1999年全国高校实施扩招计划至今,各个高校在校生人数急剧增长,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方向转变,这使得高校教材市场需求激增。高校教材市场稳定,经济效益良好,这导致越来越多出版社纷纷介入高校教材市场。巨大的教材需求量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本篇论文选题的现实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教材循环使用可以从源头处避免巨大纸张需求量导致的纸张生产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推动产业结构的根本转变。同时,对践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

以笔者所在西安文理学院为例,一名大学生四年需要3000多的教材费用,这对于经济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更是如此。而西安高校中,贫困生所占比例为30%。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的循环使用在个人的某个时点看起来微乎其微,但从宏观某个时期来看,具有重要的意义。给我们创造了从身边的小事中去思索和践行保护环境的机会,以循环利用教材这一活动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4、解决可能存在于教材出版发行、采购销售环节滋生的腐败问题

教材巨大的需求量背后蕴藏巨大的利润,这也成为可能滋生腐败的温床。

二、西安高校教材使用现状分析

在西安各所高校里,以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文理学院、西安翻译学院为例,学生的教材都是教师制定用书,并由学校教材科联系商家招标购买。学生只需要在每年初将教材费足额的汇入学校账户中即可,教材具体费用多退少补。在教材使用过程中,一些专业类的书籍,笔记较多,并无法进行二次使用。但是对于其他一些书,例如四六级词汇书、马列类教材、计算机1,2级考试教材、以及某些考察类课程教材仍然可以二次使用。但对于此类教材最终的处理方式,学生会采取卖给回收废品的商家、转借给学弟学妹、自己保存等方式,高校教材普遍二次利用率偏低。就目前来看,对于教材循环使用在推广和实施,为了贯彻和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理念,高校个别部门组织各学生会组织、社团等会定期组织爱心图书捐赠活动,效果甚佳,但并未从根本上建立一定的教材循环体系,对旧教材再利用时教材的消毒工作也令人堪忧,旧教材回收后的管理工作等有待提高。

三、高校教材循环使用2+1体系分析

1、教材循环使用2+1体系描述

教材循环使用2+1体系之2,即两个部门,校图书馆和学生会组织;1,代表网上交易平台。所谓2+1体系即校图书馆联合校学生会组织,以O2O的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组织高校教材之循环使用。

2、教材循环使用2+1体系必要性分析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集散中心,是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校学生会的宗旨在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解决现高校教材循环使用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体制上加以改变和完善。这两大机构的联合,才有能力去实现高校教材循环使用,实时推行下去。并且,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遏制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因,从图书需求的源头解决图书的不必要浪费行为,也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

3、教材循环使用2+1体系制约因素分析

(1)出版业的利益驱动。教材是出版业的基础,在几大出版类型中,课本具有品种少、品种单一、印刷量大、重印率高等特点,对于出版社来说,是重要的经济利益的来源。大学生作为一个巨大的社会群体,有着巨大的教材需求,包括教材、教辅等其他读物。因此,教材循环使用的最大障碍将是各类依靠教材的商家。

(2)过快教材版本的更新速度。高校教材更新速度过快是当前高校教材市场上的普遍现象。新教材和旧教材之间有直接和间接抄袭的现象,其实质内容大致相似。现如今的教师参考两三本已有教科书,稍微改动其框架体系和章节结构,一本崭新的教材就出世了。虽然新旧教材实质性内容未发生根本变化,但是这却对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心理构成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对该体制的实际实施造成一定的障碍。

(3)教材的强制购买模式以及教材采购的利益驱使。学校为了避免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以及各种利益的流失,尤其是在各种民办高校之中,这就造成了学校抗拒教科书的循环制度。在循环教材回收之后的管理工作,以及之后旧教材发放时的秩序维持方面,网络维护责任问题,各部门之间责任分配等问题,都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高校教材发放秩序的混乱。

(4)循环教材的收集、保存、宣传、卫生等问题。由于循环图书是从学生中间有价收集,受到宣传力度的影响,无法保证教材来源的稳定性。再者,旧教材回收上来以后的维护、宣传、卫生等工作也是很多家长以及学生关心的问题。旧教材回收上来之后,能否做到有序地分类保存,图书馆管理部门能否确保、落实旧教材的消毒工作,让学生家长放心。如果这些工作不能具体落实,就会破坏学生以及家长购买旧教材的积极性。其次,旧教材循环模式是否能得到广大师生的支持,宣传因素也是值得关注的,学生对旧教材的循环模式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其是否选择参与旧教材的循环工作。

四、教材循环使用2+1体系可行性对策与建议

1、在制度方面

建立大学生教材循环使用2+1体系,加强图书馆与学生会组织以及学校网络文化部门、教务处的协作。在流通体制的建设上,构建多元化的载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对旧教材流通的范围。并且取消对教材的强制购买,提前3个月收集教师教学所需教材信息,并将教师教学所需教材公布至网上交易平台,在该网站让学生自主选择是否购买新教材或者使用旧教材,最后根据所选教材价格进行网上缴费。

2、在旧教材的筹集模式和推行模式方面

在筹集模式上,利用各方资源,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宣传,有价回收教材,尽力保证旧教材资源的充分供应。在推行模式上,利用网上交易平台,学习淘宝及孔夫子旧书网的管理模式,将旧教材进行有价并低价售出,让学生自主上网选择是否购买旧教材或者选择新教材。

3、在旧教材消毒、保存方面

利用筹集教材和推行教材的价格差价中,获得足额利润,将该部分利润用于购买消毒及所需的消毒柜等器材。由校图书馆指派专门部门负责图书消毒工作,消除旧教材使用的安全隐患,让广大学生及学生家长放心。在旧教材保存方面,图书馆部门安排专人做到有序地分类保存。

4、加强循环使用教材宣传力度,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线下,学校利用海报、大字板、校报等方式宣传旧教材循环的意义及当前校方采取的旧教材循环模式。在线上,利用校官网、微信平台、微博等官方充分宣传。从师生以及家长的观念上着手做出改变,消除教职工、学生以及家长心里的顾虑并充分说明教材循环使用的意义。

5、网站建设方面

将网站植入于高校正方教务管理系统,可以借鉴淘宝网、孔夫子旧书网的管理经验,将所拥有旧书陈列于网站供学生购买参考。学校应组织老师提前3个月做好下个学期教材的选用版面,并公布于网站。让学生提前一个月选择是否购买旧教材或者选择新教材,最后统计新书购买需求量,再联系出版社购书。

6、机构管理方面

因为2+1机质涉及到图书馆、校学生会(团委)、教务处、校网络文化中心等部门,学校应该充分考虑到如何统一指挥,以及责任的划分,计划的制定,教职工学生的组织等方面的因素。

五、结语

教材的循环使用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不仅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而且可以降低高等教育的成本,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教材循环使用2+1体系的建立能从制度上给予教材循环使用以保障。并随着实践深入,教材的循环使用2+1模式将不断优化,并日趋成熟。

【参考文献】

[1] 黄宇熔,费琳.大学毕业生教材循环利用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7.

[2] 陈晓霞,张坤.大学教材循环利用分析与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3.

[3] 樊力菡.义务教育阶段教材循环使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 刘婵,张嫚.高等学校书籍循环利用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浅析[J].生态经济,2010.7.

[5] 杨冰楠,吴毓,吴浩.高校大学生二手书网上交易平台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10.

【作者简介】

杨 昕(1994-)男,陕西西安人,西安文理学院本科生.

李声立(1996-)男,陕西安康人,西安文理学院本科生.

李 鸣(1994-)男,陕西铜川人,西安文理学院本科生.

猜你喜欢

西安体系教材
教材精读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西安国际幸福城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西安国旅推出“台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