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2016-12-13赵春澄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强化社会治理存在问题

【摘 要】 针对目前农村存在的“贫血”、“空心”、“迷失”、污染等问题,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措施主要是:完善村民自治组织民主制度,强化法治和礼治保障,建立资源整合机制、完善利益表达、矛盾化解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

【关键词】 农村;社会治理;存在问题;强化;创新;措施

一、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特殊环境

1、快速城镇化

2000年,有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曾预言:“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两件事就是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从1980年的19.39%提高到了2015年的56.1%,预计2020年还将达到60%,这个速度在当前世界排名第一。

2、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

由于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化信息工具的成本大为降低,电脑、手机的价格已经能够为农村居民所接受,使现代信息媒介在农村日益大众化。截至2015年12月,农村网民在中国网民中占28.4%,规模达1.95亿,较2014年底增加1694万人。农村网民在整体网民中的比例增加,规模增长速度是城镇的2倍。这个现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将是未来改变农村文化和农村发展的巨大力量。[1]

3、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近几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金融风险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委员会等纷纷下调经济增速预期。从各国相继发布的统计数据看,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速低于预期,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出现了“负增长”。

二、当前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

1、“贫血”的农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部分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已经迈入国际先进行列。先进的技术设备、优秀的医务人员都集中于中心城市,城市居民普遍享受着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而在广大农村,甚至小城镇所拥有的资源却十分有限。

2、“空心”的农村

《201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当年农民工出外打工人数为2.74亿,据最新的统计数字,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在6100万以上,留守妇女约5000万,留守老人约5000万人。这就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老人的养老问题,还有婚姻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

3、“迷失”的农村

30多年的革命战争,30多年的新中国艰苦创业证明:我们的优势就是思想、精神和价值观,是精神上的“原子弹”。我们曾用这种武器,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赶走了蒋介石,也赶走了美国侵略者,可是,这些年,我们却发现我们渐渐迷失了。

4、“污染”的农村

过去污染没有这么严重,主要的污染物是粪便。但是拾粪卖钱。笔者的父亲就干过,他是很好的有机肥,而现在在全国近60万个行政村中,有三分之一的村庄的环境“迫切需要治理”。每年90多亿吨生活废水大都是直接排放,近3亿吨生活垃圾大都是直接焚烧、填埋或丢弃。全国农村还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源水质不达标;五分之一的耕地遭到污染,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年上升。

三、如何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1、法治保障

要信仰法律。做好法的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时,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要求,只有尊重法律,法律才不会沦为随意解释、任意摆布的工具;只有尊重法律,法律才会成为抵御一切诱惑的信仰和精神力量。

2、礼治保障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发挥乡规民约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作为群众自发形成的、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乡规民约在弘扬社会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层面,起到了无可比拟的推动作用,成为构建和维持乡村社会秩序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童学启蒙要学乡约,社会交往要守乡约,解决纠纷要依乡约。在乡村社会治理过程中,乡规民约通过教化、伦理以及相关惩罚机制的约束,维系着传统乡村社会有序运转。这种于生活实践中相与为约、砥砺互勉、共同进步的规范基因一直延续到现代,为有效维护整个社会秩序奠定了基础。

3、资源整合机制

农村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信息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等。信息资源是平台。加强源头治理,使各级政府部门具有更强、更快的决策力、洞察力、优化能力及快速反应和应变处置方案和预案,真正做到把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矛盾、纠纷以及群众不满的情绪和诉求都能得到满足和化解;组织资源是基础。没有组织资源,效率低下。由于广大乡村社会在社会交往实践中仍大量保留着传统乡土社会、熟人社会的某些特质,政府与市场这“两只手”对广大乡村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并不是全方位的,也是不够深入内里的。镇政府、基层执法力量、村两委建立健全基层执法体系。可以借鉴西方的社会治理经验。西方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西方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农村人口很少,农民如果有事情主要还是依靠社会组织、宗教组织;人力资本是关键。盘活存量。针对青壮年外出打工特别是精英外流的现实,应当充分发挥“三留守”人员的力量,认识到老年人、妇女中同样存在优秀人才。村民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理事会,自己管理自己。充分发挥“五老”的“传帮带”的作用,使年轻一代的村干部尽快成长起来;引入增量。干部下基层、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大学生村官、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文化资源是灵魂。为破除城镇化“千城一面”“千村一面”怪圈,山东从2014年起在全省实施“乡村记忆工程”,留住齐鲁特色乡愁,传承地方历史文化命脉。[2]

4、利益表达机制

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多元利益主体的形成,而这些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既有一致的一面,也有矛盾和对立的一面。现有稳定思维的最大误区之一,是将民众的利益表达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将公民正当的利益诉求与表达视为不稳定因素。而利益表达机制就是在承认个体正当利益的基础上,允许社会成员通过正常合法的渠道和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的机制。

5、矛盾化解机制

当前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尖锐化的特点,就是要整合现有的化解矛盾纠纷的救济渠道,厘清相关部门的责任,推动各种矛盾纠纷化解方式的衔接配合,建立健全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构建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纠纷解决体系,加强重点领域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拓展第三方参与纠纷化解制度化渠道,提高矛盾纠纷化解实效。行政复议、行政调解、行政裁决、仲裁是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渠道。

6、考核奖惩机制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规定》,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有不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等六种情形的,将严肃追究责任直至免职。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实施一票否决权制、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因违纪违法应当承担责任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考核结果不仅要与经济待遇挂钩,还要与政治待遇挂钩。

【参考文献】

[1] 程同顺.村民自治的时代困境及未来趋势.人民论坛,2013.

[2] 齐东杰,周海生.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治理.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

【作者简介】

赵春澄(1987-)男,山东潍坊人,任职于中共德州市委党校行政管理学教研部,研究方向:社会治理.

猜你喜欢

强化社会治理存在问题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分析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