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领导干部以良好的家风践行核心价值观

2016-12-13莫慧华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践行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

【摘 要】 党员干部一定要正己身,严家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以良好的家风践行核心价值观,方能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 党员干部;家风;和谐社会;践行;核心价值观

一、党员干部要正己身,严家风

“欲治国者先齐家”,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家风对一个治国者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何为家风?家风对一个党员干部来说有何作用?如何从严治家?这些问题是每个人都必须思考的,特别是党员干部。

家风是价值和伦理层面的问题,却又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具体来说就是一个家庭的规矩、传统和风尚,是一代代人精神的传承和品质的凝聚。家风各不相同,却又因中国优秀道德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汇聚在一起,从而“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积极发挥出精神的指引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

古语有云“细微苟不慎,堤溃自蚁穴”,党员干部在家风建设中要正己身、从严治家,见微知著,以良好家风潜移默化影响后代。家风不正,则易生腐败和堕落,小则毁家,大则误国。因此,党员干部要将家风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小见大。

在“两学一做”实践指导下,笔者认为党员干部严家风,首先就是要在思想和行动上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正己身,锤炼道德意志,增强“抵抗力”,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私心杂念,自尊自重、自立自强,慎始慎终、慎微慎独,不断提升道德素质。同时还要给家人也立下严格的规矩,让家人不逾规越矩,以良好的家风约束自身的行为。此外,党员干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坚持以德治家和兴家,引导家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树立平等互敬的人际观,培育子女自强自立的事业观,弘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二、党员干部要齐和谐之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和亲情,因此党员干部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重视家风、家教建设,将传统家庭美德融入现代生活,建设和谐家庭,家人之间相亲相爱,保证子女健康成长,老人老有所养,从而使一个个和谐小家庭共同助力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和谐。[1]

齐和谐之家,就是要党员干部以和谐理念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南,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依托,以家人为奋斗动力,重视对家庭的建设,促进家庭的和谐,家人之间相亲相爱,老有所养,小有所长。党员干部建设和谐之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要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自觉坚持和践行,在建设和谐小家的时候要将其细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实际行动去号召和凝聚家人。多关心家人,工作之余多听听家人的心声,陪孩子谈谈理想和工作;陪老人聊聊生活与人生,切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细节处关心家人的思想动态,不仅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还能在他们遇到思想困难的时候及时予以指导,帮助其克服困难,继续奋进。

第二,要建设和谐家庭,党员干部还得给家人树立起好榜样,不仅是针对自己的小家,还能衍射至自己的家族,从而影响一片、带动一方。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家庭其余成员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特别是孩子一代,在家庭这所学校中总是以父母为标杆,并在潜移默化中从父母身上学习,这时的正能量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激励。因此,党员干部在充当榜样的时候要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精神文化生活,带动家庭的文明和谐;倡导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树立良好的家庭道德风尚,以健康的态度面对生活,迎接生活中的挑战。

第三,建设和谐家庭,还要注重搞好和睦的邻里关系,在体现对家庭成员的关爱中培育和践行向善从善、积极乐观的家风。人是社会的人,就得参与交往,同时让邻里更好地监督。建设和睦的邻里关系,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有利于建设严格家风及和谐家庭的做法就会得到邻里的赞许,从而激发家庭成员更加努力;而那些违法乱纪的言行更会受到邻里的谴责和举报,从而就鞭笞家庭成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社会舆论的力量是无穷的,加强社会监督和约束,其惩恶扬善的作用一定能够突出。因此,这个看似和家庭建设不太相关的举措,却能对家庭的和谐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党员干部要以良好家风践行核心价值观

在全社会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党员干部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就是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内容,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入到和谐家庭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严格的家风建设,从而实现个人、家庭与国家的有机统一。党员干部以高标准正身、严家风,不忘传统美德,对践行核心价值观来说,有着积极且深远的意义。

良好的家风是家庭幸福和谐的载体,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稳定立脚必不可少的基本品质。都说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良好家风下的未成年才能成长为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的合格社会公民,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践行落到实处。社会要稳定和发展,中华民族要树立道德和理想自信,从而实现中国梦的飞跃,就得深层次地解决民生工程,即倡导和培育优良家风,让一个个小家庭过上越来越好的日子。

家和万事兴,血缘亲情使得“家”紧紧地将彼此联系在一起,从而让家人在此调和身心、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家”中找到情感的归属和心灵的依靠,从而感受到幸福;“家”满足了人类人类联结与关爱的天性需求。一个家风严格、温馨和谐的家庭里,关爱使得彼此之间亲密无间,相互之间志趣相投、互助谅解、共同进步、共同追求真善美。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庭愈发和谐,社会大家庭自然更加稳固。

严格家风以及和谐家庭的建设非一朝一夕而成的,家庭教育在家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必不可少。所谓的家庭教育,主要就是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向孩子传递知识和信息,不仅要“合情”“合理”,还要有“大义”,关键是要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家庭的建设中,从而让下一代在潜移默化中去理解和把握忠孝仁义及礼义廉耻、勤劳节俭、清白做人、踏实做事、谦和待人的人生哲理。

党员干部完成小家的建设后,还得兼顾大家,进一步树立和弘扬良好家风从而构建社会好民风,具体可以开展如下活动:(1)走访群众家庭,深度挖掘能够在社会推广的家风家训;(2)进行优良家风家训的百姓评比和宣传活动,让群众喜闻乐见;(3)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等阅览活动,让群众从书籍中汲取精神养分;(4)倡导全名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用好家训正身规行;在好家风的基础上涵养优秀品格,最终以严格的家风汇聚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以和谐的小家筑成稳固的“国家”。

四、结语

一个国家要发展,就离不开千千万万的小家庭,离不开下家庭中的每个成员,特别是身正品高的党员干部们。家风仁厚严格、家庭和谐美满方能打下国家安定之基。中华民族的文化和道德自信建设以及中国梦的飞跃,都汇聚在了千千万万个小家庭的家风家教建设中。因此,家庭,这个社会的基本单位,就得挑起这个重担,为实现上述目标而积极努力。

【参考文献】

[1]引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团拜会上讲话内容,新华网.

[2] 李欢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中的现代家风建设[J].杭州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莫慧华(1976-)女,中共贵州省三都县委党校讲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管理学.

猜你喜欢

践行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大力弘扬“东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