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氯霉素检测
2016-12-13王成华江苏省连云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宋 苏 王成华 江苏省连云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氯霉素检测
□ 宋苏王成华江苏省连云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现已被我国和大多数国家从兽用药物目录中删除并禁止使用,如果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有氯霉素,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做好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氯霉素检测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此,探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几种氯霉素检测方法,以期对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健康起到保障作用。
当前,我国社会大众日常饮食对于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量极大,如各种养殖动物的可食性肉类组织和蛋、奶等,与此同此食品安全仍不可忽视,因此在大量供应动物源性食品的同时,还要做好相应的检测管理工作,保障市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动物源性食品残留氯霉素是一个广受社会关注与重视的食品安全问题,虽然氯霉素已被明确禁止使用,但市场上仍可能出现残留氯霉素的动物源性食品,因此氯霉素检测成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的一项主要内容。
动物源性食品氯霉素检测的必要性
氯霉素本是一种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衣原体、立克次体等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广谱抗生素,曾被作为兽用药物广泛使用,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氯霉素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氯霉素已被我国和绝大多数国家从兽用药物目录中删除并禁止使用,对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氯霉素残留坚持“零容许量”的原则,因为如果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有氯霉素,人在食用后,食品中残留的氯霉素会进入人体内,导致人们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恶性血液疾病,对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的氯霉素,防止存在安全问题的动物源性食品进入市场,对于保障大众的饮食安全健康尤为必要。
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几种氯霉素检测方法
微生物检测法
微生物检测法是利用氯霉素与特定菌株的作用反应,检测氯霉素残留量与种类的方法,目前较常见的方法有棉签法、杯碟法、纸片法、琼脂扩散法等。其中,棉签法在实践中最为常用,具体方法是用棉签沾取动物源性食品检测样本的组织液,再将其置于涂满枯草杆菌的培养基中,保持一定的温度,观察棉签四周是否出现抑菌环,如果出现则表示存在氯霉素,反之则无氯霉素残留。该方法在操作上非常简单,取样仅需几分钟,16 h左右便可获得检测结果,适合条件有限的基层使用。但该方法的缺点是灵敏度较差,对于氯霉素缺乏针对性,所有抗生素都会出现相同反应,且检出限较高。相比之下,杯碟法对于氯霉素检测就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区分不同的抗生素,对氯霉素的检出限为0.25 μ g/g,灵敏度更高。
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抗体和抗原的可逆性、特异性结合反应的氯霉素检测方法,其灵敏性和选择性非常高,如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都是当前较为常用的氯霉素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以125I、32P、3H等同位素作标记的抗原或抗体,用C-射线探测仪或液体闪烁计数器测定C-射线或B-射线的放射性强度,测定抗体或抗原量。但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同位素半衰期较短,同时有明显的放射性污染出现,会对周围的环境与工作人员造成健康危害,且所需的设备及操作过程复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氯霉素主要利用的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化学反应,检测中反应呈色越深,其氯霉素的含量就越少,相反氯霉素的含量就越多,该方法的灵敏度高、回收率高、重现性好,检测下限达0.05 μ g/kg。目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已有试剂盒出现,操作更为方便、快速,可推广性更高。
色谱法
色谱法可定量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氯霉素残留,是目前国际上认可程度最高的一种氯霉素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其稳定性高、灵敏度高、假阳性少、重复性好,并能准确测定氯霉素残留量。研究发现,氯霉素的紫外吸收性较强,所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便能检测,实际的检测操作中,一般用C18分析柱,少数用C8分析柱,操作过程简便,制备样品时,可不用衍生化过程。但其缺点是选择性较差,其他具有紫外吸收性能的物质可能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气相色谱法检测氯霉素,具有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和分离效能良好等特点,但因为氯霉素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硝基和羟基,需进行衍生化操作,过程较为繁琐,这就限制该方法的推广和实践应用。该方法用乙酸乙酯提取动物组织中的药物,用含4% N aCl溶液的正己烷去除脂类物质,通过硅藻土色谱柱提纯净化,加入网甲硅烷衍生化,最后采用电子俘获检测器进样检测。
结语
动物源性食品氯霉素检测是应重点关注并探讨实践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检测方法,提高检测质量,防止存在安全问题的动物源性食品进入市场,切实保障大众的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