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制造模式、突破重点领域,把握行业发展新契机
——2016年度智能电网设备行业形势和发展报告

2016-12-13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周彦伦

电器工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特高压电网智能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周彦伦/

转变制造模式、突破重点领域,把握行业发展新契机
——2016年度智能电网设备行业形势和发展报告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周彦伦/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创新,要将“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催生“新工业革命”,推动工业现代化健康发展。国家大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国企业、产品和技术“走出去”。作为智能电网设备行业,要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好发展与调整之间的平衡,着力加强产业转型,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优势领域竞争实力,大力拓展潜在新市场。

“十二五”期间,电器工业技术水平有了大幅提升。随着设计、制造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质量的提高,我国电力设备已经实现了升级换代,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16年9月25日,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智能电网设备工作委员会在南京召开了二届二次会员大会。会上,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智能电网设备工作委会理事长周彦伦做了题为“转变制造模式、突破重点领域,把握行业发展新契——2016年度智能电网设备行业形势和发展报告”。报告中讲到:“‘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创新,要将‘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催生‘新工业革命’,推动工业现代化健康发展。国家大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国企业、产品和技术‘走出去’。作为智能电网设备行业,要努

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好发展与调整之间的平衡,着力加强产业转型,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优势领域竞争实力,大力拓展潜在新市场。”报告全文如下:

第一部分 2015年智能电网设备行业发展回顾

总体来看,2015年度,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入融合,市场及产品种类的不断拓宽,智能电网设备行业资源整合及产业结构调整显现成效,综合竞争实力增强。

(一)行业整体情况

2015年全年电网建设投资完成额46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85亿元,同比增长11.7%。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21785万千伏安,较上年同期减少609万千伏安,同比减少2.6%。新增22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33152千米,较上年同期减少2933千米,同比减少7.8%。

750千伏及以上交流变电工程的在建规模为6480万千伏安,占比达到了总规模的19.95%,与2014年同期的3620万千伏安、占比8.86%相比,规模总量与占比均大幅增加。但从整个输变电工程的在建总规模上来看,目前在建规模最大的还是500千伏及以下输变电工程,容量占比达到了80%以上,线路长度占比达到了90%以上。

行业总体呈现“总量增长平稳、结构调整利好”的特点。

(二)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行业整体受市场需求疲软、产能过剩严重等问题的制约,主要产品产量多数负增长。然而,高利润产品及技术密集型产品却实现了较高速增长。一边是产量的减少,一边是利润及技术含量的增加,这折射出行业的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取得一定的成绩。

随着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老旧设备被智能化、一体化产品取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技术开发,科技转化力逐步提高,为企业利润空间的增长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十二五”期间,电器工业技术水平有了大幅提升。随着设计、制造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质量的提高,我国电力设备已经实现了升级换代,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研制的世界首个±800千伏/6250安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于2015年7月顺利通过全部型式试验,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同类产品通流能力之最。2016年1月,作为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准东—皖南工程正式开工,刷新了世界电网技术的新高度。南方电网2015年重大课题攻关成果喜人,12个国家863计划项目全部按期通过国家验收。“基于多维信息交互的电网保护与控制关键技术”项目荣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随着一大批重点输变电工程的建设,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国产化能力不断提升。目前,500千伏、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已全面实现国产化,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设备也基本实现国产化的目标,±800千伏换流变压器制造技术已经掌握,大容量晶闸管已经能自主研发,国内输变电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得以大幅提升。

(四)产业聚集区基本形成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相关试点建设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智能电网高压设备研发与制造持续向技术和产业基础雄厚地区集聚,智能电网新兴产业在政策先行地区发展和集聚,智能电网示范应用由部分地区试点加速向全国扩展。

通过“十二五”期间的不断努力,截止2015年,我国智能电网产业已经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中西部和珠三角区域为核心,面向全国的产业布局现状。其中北京、上海、江苏、西安、河南和深圳等省市是当前我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集聚区,在智能电网产业链相关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五)产品市场进一步拓展

国内市场方面,2015年,政府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仅轨道交通一项总投资已达3000亿元。电力装备制造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轨道交通、机场、农网、智慧城市等领域中,丰富了产品种类的同时,大大拓宽了产品市场,一定程度上也舒缓了本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国际市场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走出去,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已在中亚、东南亚、非洲以及南美洲开拓了广大的市场。2015年,国网公司与巴基斯坦签署合作协议,将投资建设巴基斯坦输变电项目。南瑞集团的继电保护产品在俄罗斯数字化变电站正式投运。西电集团、特变电工等大型企业也在积极的开拓美国、印度、中亚地区等市场。

第二部分 面临的形势

(一)社会用电结构明显改善

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55500亿千瓦

时,相较于2014年下滑3.3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耗能产业用电量持续下降,用电量保持低速增长将成为常态,与此同时带来的用电结构的明显改善则是一大积极信号。用电量增速放缓是服务业比重提高、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和能源效率提高的结果。

电力消费增速明显回落、用电结构明显改善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种变化不是短期突发,而是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即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偏弱、结构向好、电耗走低。

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制造技术是提升中国制造业整体效率的关键,而发展服务型制造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趋势。

(二)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占比大大提高

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24%,新增装机占全球增量的42%,已经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

2015年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3.2亿千瓦、1.2亿千瓦、4300万千瓦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到4.8亿千瓦左右。

核电也取得了安全高效发展。2015年新投产核电机组820万千瓦,核准开工核电机组880万千瓦。全国在运核电机组达到2550万千瓦。在建及已核准机组3203万千瓦,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

(三)智能电网产业支持国家战略实施

智能电网产业已成为支持国家战略实施的排头兵。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相关政策促进下,智能电网设备企业“走出去”成为一大亮点。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如国家电网公司巴西美丽山水电±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送出工程等项目,带动了设备研发的资金和人员投入,设备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该文件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战略方案中提到,“在电力装备领域,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先进储能装置、智能电网用输变电及用户端设备发展。”11月初,中国工程院正式公开《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特高压交直流成套装备、智能变电站成套装置、柔性直流输变电设备等被列为重点发展项目。

(四)智能电网成为电力“十三五”发展重点

201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为“十三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议》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

目前我国电网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设备先进性和技术实力上,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作为电器工业的排头兵,在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的社会背景下,加快发展智能电网,对于推动能源科学利用、支撑新型工业化建设、提高民生服务水平、带动上下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我国能源科技和装备水平的全面提升,均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电网设备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要加快智能电网行业优化升级,关键是要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全面提升电网成套装备智能化水平。

2015年7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安全可靠、开放兼容、双向互动、高效经济、清洁环保的智能电网体系,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电网装备体系的发展目标。同时,我国电网公司也将稳步推进智能电网推广项目建设。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电网需求的带动下,智能电网设备企业设备研发及生产保持了较高热情,为智能电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智能制造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自2015年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以来,先后公布了2期共109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许继电气、正泰电器、特变电工等电气企业涵盖其中。

智能制造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常态下打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电气企业纷纷着力智能制造建设。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制造技术是提升中国制造业整体效率的关键,而发展服务型制造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趋势。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未来将贯穿中国电气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整个过程。

第三部分 未来发展趋势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创新,要将“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催生“新工业革命”,推动工业现代化健康发展。国家大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国企业、产品和技术“走出去”。作为智能电网设备行业,要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好发展与调整之间的平衡,着力加强产业转型,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优势领域竞争实力,大力拓展潜在新市场。

结合诸方面因素,就智能电网设备行业发展新趋势,提出以下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一)智能制造支撑良性发展

2015年,“智能制造”被我们越来越多地提及。除了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外,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也多次聚焦“智能制造”的理念。

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制造,已经开始对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

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传统制造的内涵开始发生深刻的改变,个性化“定制式”的生产形式即将成为现实。智能制造时代,网络化、柔性化、个性化生产方式和服务型制造模式将成为主流。

2016年,“中国制造2025”战略将全面实施。在上年工信部启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将有更多的相关政策和项目进行发布和启动。作为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智能电网设备行业,应努力做好“制造智能化产品,智能化制造产品”的大文章,优化生产力,为产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创造契机。

(二)特高压建设持续推进

“十二五”期间,两网公司投资约5300亿元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其中特高压直流投资额度约2311亿元,特高压交流投资额度约2989亿元。特高压电网已经在我国的版图上不断延伸。

智能电网设备在特高压建设领域扮演了关键角色,有力地支撑了电力工程建设需要。国内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智能电网成套装备,已成功应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多条输变电线路建设工程中。

2016年,淮南—南京—上海、锡盟—山东、蒙西—天津南特高压工程将相继建成投运。另外,随着国家电网公司“能源互联网”概念的提出,“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大电网发展的基本形式。满足特高压电网越来越高的智能化要求,将成为智能电网产业的一项重点任务。在此任务圆满完成的基础上,智能电网设备行业在特高压领域前景广阔。

(三)配网建设大幅提速

智能配网是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之一。随着全球范围内主要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实施,各国政策和资金投入的加大,智能配网市场未来将迅速增长。我国的智能配网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城市配网馈线自动化率不足10%,仍处在刚刚开始试点和初步建设的阶段。

2015年8月,国家能源局公布《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加快配电网建设。《行动计划》明确,“十三五”期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高压配电网变电容量和线路长度分别是2014年的1.5倍、1.4倍,中压公用配变容量和线路长度分别是2014年的1.4倍、1.3倍。5年后城市供电可靠率将达99.99%。

2016年起,国家电网公司将在北京、上海等17个城市核心区建设高可靠性示范区,以点带面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配电网。智能配网将成为我国电力行业新一轮的投资重点,产生越来越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四)新能源领域方兴未艾

作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我国在“十三五”期间仍将大力发展新能源经济。《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计划下降3.4%以上。调配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继续成为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作为电力领域中新能源利用的排头兵,智能电网设备行业将在新能源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5年7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发展智能电网,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电网接纳和优化配置多种能源的能力;有利于推动清洁能源、分布式能源的科学利用。并将“加强能源互联,促进多种能源优化互补”作为智能电网发展的主要任务。

国家电网公司规划通过构建西部、东部两个同步电网,到2020年,新能源跨区输送规模将可超过1.5亿千瓦,从而实现更大范围水火互济、风光互补、大规模输送和优化配置,将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消纳难题,保障清洁能源高效利用。

在清洁能源比例已达44.7%的基础上,南方电网公司将继续推进绿色能源利用范围,稳步提升电网在西南水电基地电力外送过程中的作用,保证“西电东送”战略的顺利实施。

新能源领域将进一步成为智能电网设备行业的“新蓝海”,如何把握机遇,开拓好、规划好这片市场,将是智能电网设备行业“十三五”期间的一项重点工作。

(五)“互联网+”创新发展模式

2015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互联网+”相关内容,第一次从国家层面提出了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

未来的智能电网,是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能源互联网。它将广泛连接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承担电力能源传输的重要作用。利用互联网模式,能实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信息共享,促进能源像信息一样实现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

因此,电网只有通过在能源流动大趋势下进行精准预判,在区域范围内通过智能化电网控制设备自组织、自适应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平衡关系,才能实现两者紧密结合、快速对接,提供自由化的供电服务。

事实上,许多智能电网企业已经或多或少地利用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置身于“互联网+”圈内。“互联网+”指明了智能电网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给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和契机。

在“十三五”启动之年,在“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之年,我们改革发展的任务仍然繁重,智能电网设备行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智网委希望通过对行业整体形势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以及《智能电网设备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的发布,助力于行业的稳步快速发展。2016年,我们要以智能制造的先进理念武装自己,在高端输变电领域展现核心竞争力,在智能配用电领域创造崭新价值,在新能源领域开拓广阔蓝海,并利用“互联网+”探求行业的未来面貌。

猜你喜欢

特高压电网智能
穿越电网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失效绝缘子判断的仿真计算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
我国最长距离特高压输电工程开工
特高压输电塔双重非线性分析
特高压交流工程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