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少数民族喜爱的民间乐器——口弦

2016-12-13张叶

云南档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傈僳族竹片纳西族

张叶

云南少数民族喜爱的民间乐器——口弦

张叶

口弦,又名口弦琴、响篾、弹篾,是深受云南各民族喜爱的一种吹奏乐器。据统计,云南民族乐器约有180余种,其中吹奏乐器品种最为繁多,常见的有傣族的葫芦丝、彝族的巴乌、哈尼族的葫芦笙等,而怒族的达比亚、迪里图,拉祜族的响篾,景颇族的筚总、吐良等这些凝结少数民族聪明才智的民间自制小乐器却少为人知。口弦虽属民间自制小乐器的一种,但却凭借着形制小巧、音色独特、传情达意等特点盛行于云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白族口弦(云南省档案馆馆藏)

怒族口弦(云南省档案馆馆藏)

口弦最早产生于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当时又称为“簧”,汉魏以后有文献记载,簧是用竹或铁制成的横在口中演奏的乐器,证实了簧和口弦是同一类乐器。口弦外形看起来较为简单,不过是一片树叶形或长条形的竹簧片或金属簧片,但制作方法独特,制作难度也比较高。口弦根据制作材料不同,可分为竹口弦和金属口弦。竹口弦选材为质坚干透的金竹,削成长约10厘米、宽约1厘米的片状,中间刻成浅凹槽,槽底竹片拉成簧牙。但制作口弦的削片、制形、制舌等程序在民间没有一定的标准,全靠制作者的悟性和经验,每一个口弦的音准、音色也因制作者的水平层次而全然不一,故制作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只有专业的工匠方能制作出音色优美的上乘之作。金属口弦的制作程序与竹口弦相同,只是材质上采用铜、铁或钢。制作口弦时还可将簧舌制成单片或多片,根据簧舌数目的不同,又有单片口弦、双片或多片口弦之分。尽管口弦有其固定的制作流程,但不同民族的口弦在形制上却各具特色,如景颇族的金属口弦形制小巧,长不过三公分,吹奏时只能用牙齿夹持;傣族的口弦玲珑可爱,簧框用铁制成,簧舌用铜片,尖端微翘,发出的声音格外清脆明亮;阿昌族的金属铜口弦厚重一些、彝族的口弦却以精奇见长。此外,不同民族对口弦还有自己特别的称谓:如彝族称“洪洪”或“弄果”,傈僳族称“玛哥”,白族称“毕协”,拉祜族称“阿沓”,佤族称“合朗”,纳西族称“阔阔”,傣族称“拜”等等。

口弦的形制相对简单,但其音色质朴、柔美,中低音近似人声。口弦没有高音,但熟练的演奏者亦能通过节奏交错表达出较多的音阶,吹奏出韵味无穷的曲调。因此,口弦在云南民间民族音乐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口弦的吹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指弹拨式吹奏法,吹奏时左手握住竹片或金属片的一端,右手手指轻轻弹动尖端的竹片,将簧舌部分置于唇间,随着吹奏者口型变换和气流控制,口弦便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叮咚之音,这种吹奏法在云南的傣族、景颇、佤、拉祜等少数民族地区较为流行;另一种吹奏方式是丝线抻拨吹奏法,即在口弦簧片端系一条丝线,线头套在右手手指上牵动簧片,将簧舌部分置于唇间吹奏即可,这种吹奏方法流行于彝族、纳西族、傈僳族地区。

口弦能在少数民族地区广为流行,除了构造独特、音色特别和演奏方式别致外,还因其形制小巧便于携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随时吹奏、合奏、伴奏,更重要的是口弦能传情达意。在云南的纳西族和傈僳族之间就有口弦会说话的传说:相传明朝时期,纳西族和傈僳族的木土司残暴作恶,引起民愤,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制定了“不准人们接触谈话”的规定,甚至连夫妻、父女间也不允许,有违背者则罚鞭刑或杀头。聪明勇敢的傈僳族创制出“口弦”这种乐器,替代自己说话,使得木土司的阴谋以失败告终。在彝族同胞中也流传着另一个忧伤的传说:从前有个老阿妈,生有两个聪明美丽的女儿都因病先后死了,阿妈伤心欲绝,为排解忧伤,在两片竹片上分别刻上女儿的舌头和脑袋,想念女儿时,便将刻有舌头的竹片含在嘴里,用手指轻轻抚摸刻有女儿的竹片,两姐妹就唱起歌来给阿妈听,说起话安慰阿妈,老阿妈的这种竹片慢慢改进成现在的口弦。

傈僳族口弦(云南省档案馆馆藏)

纳西族口弦(云南省档案馆馆藏)

尽管这只是传说,但口弦这种小乐器却因中低音近似人声而具有了音乐和语义的双重功能,它不仅能使人们自娱自乐、抒发情怀、排解忧伤,还能在人们之间传情达意。云南的怒族青年男女在恋爱期间常常用口弦交流思想,倾诉爱慕之情,双方可以不说一句话,也能意会对方的情意。在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口弦还充当着男女青年们定情的信物,男青年将制好的口弦,装在一个小竹筒上,筒面上精心雕刻挑选好的图案,筒上一端系上彩色缨穗,送给心爱的姑娘,既表达了爱意,又展示了自己的非凡的才能。

口弦这种质朴的民间小乐器,看起来虽不显眼,但它伴随着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历史、生产、生活、情感而创制、保存和延续,凝结了各民族人民的创造才能和智慧,具有丰盛的内涵和群众基础。发展至今,它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而言不仅仅只是一种民间乐器,已然成为人们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必需品,同时亦为云南民族乐器文化增添了别样的风情。

作者单位:云南省档案局

猜你喜欢

傈僳族竹片纳西族
竹片粗铣连续化定向进料系统设计与试验*
矩形竹片剖分模型在竹筒开片中的应用1)
樱花浪漫迎阔时,刀山火海任尔闯 怒江傈僳族阔时节
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和测绘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
纳西族打跳在健身运动中的应用策略探究①
“咱们村来了傈僳族宣讲员”
旅游对纳西族传统农业及饮食文化的影响研究——以玉龙县白沙乡、拉市乡为例
猪八戒新传之抽数谎破
竹片质量对竹帘胶合板静曲强度与弹性模量的影响
玉龙山下“育苗人”:记纳西族“老关工”和学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