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璧山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6-12-13冯世德

中国果业信息 2016年11期
关键词:璧山葡萄园葡萄

文/冯世德

重庆市璧山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文/冯世德

【导读】单从气候来看,重庆市璧山区并不是葡萄种植适宜区,但当地通过优化品种结构,提高栽培技术,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品牌宣传力度等措施,璧山区正成为重庆市规模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葡萄鲜果和葡萄酒产量第一大区。

重庆市璧山区位于长江上游,是“成渝经济带”结合点,距离重庆主城47 km。现辖9个镇5个街道,面积915 km2,耕地面积 2.6万 hm2(39.17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 553.3 m2(0.83亩)。璧山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潮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春旱、夏涝、秋凉、冬暖、无霜期长、湿度大、日照少、云雾阴雨多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8.0℃,极端最高气温42.2℃,极端最低气温-3℃。年降雨量达1 064.7 mm,年最多降雨量1 493.7 mm,年最少降雨量 724.7 mm。年平均日照时数仅1 051.0 h,年平均蒸发量达1 026.6 mm,年平均相对湿度81%。从气候、土壤特点上讲,璧山地区不是葡萄生长发育适宜区。然而,自2009年以来璧山区葡萄产业得以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全区葡萄种植面积达2 332.4 hm2(34 986亩),产量达4.37万t,产值达33 103万元,成为重庆市规模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葡萄鲜果和葡萄酒产量第一大区。

一、产业现状分析

璧山种植葡萄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清光绪五年(1879年)法国露德镇天主教马神父带着圣母的玖瑰经和一些葡萄藤蔓飘洋过海,沿长江逆流而上来到璧山福登桥处(今正兴镇金堂湖泻洪渠)传教做弥撒,并将携带藤蔓种于庭院之中,每年摘取成熟果实酿造成酒供自己和信徒洗礼,或将落叶果枝剪截成节发给教友栽种,于是璧山葡萄遍野满山。在冯时行、蒲国宝两位状元后裔的倡导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时下葡萄成为璧山农村经济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

主栽品种生物性状优良、种植技术先进。品种方面,主栽品种是经过上百年适应性栽培筛选的地方品种——蜜丽,目前在全区栽培面积达1 586.7 hm2(23 800亩),其特点是抗病力极强,管理技术易掌握、成本低;成熟早,一般在6月上旬开始上市;着色整齐,颗粒大小均匀;带有淡淡的玫瑰香,口感纯甜、皮薄且易剥离,深受广大农民和消费者喜爱。近年来,璧山先后引进了美国5号、美国6号、早夏无核、早霞玫瑰、金玫瑰、黑芭拉多、红芭拉蒂、阳光玫瑰、早生内玛斯、黑色甜菜、玫瑰香、巨玫瑰、夏黑、金手指、魏可、维多利亚、东方之星、春玫瑰、金田美指、红乳、摩尔多瓦、夏日阳光、醉金香、美人指、巨峰、紫脆无核(A09)、紫甜无核(A17)、弗蕾(火焰无核)、克伦生、青提(无核白鸡心)、甬优一号、红宝石等名特优新葡萄品种,为当地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种植技术方面,葡萄避雨、大棚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渣一体化、葡萄无核化、冬芽人工破眠、套袋和农家自酿葡萄酒等一批先进实用新技术推广面达60%。葡萄园施肥、除草、架型维护和冬季树形修剪等常规技术得以普及,确保了葡萄产量稳定、品质提高、食用安全。

葡萄基地交通便捷、销售模式多元化。璧山葡萄主要分布在璧中片区的大兴镇,种植面积达1 333 hm2(2万亩);璧北片区的七塘、八塘两镇,面积333 hm2(0.5万亩);璧南片区的青杠、来凤、丁家和正兴的三街一镇,面积667 hm2(1万亩)。多数葡萄园建在国道、省道、县道附近,交通十分便捷。区域内璧北有渝遂高速公路大

路下道口,璧南有成渝高速公路青杠、丁家下道口,璧中有渝蓉高速公路璧山下道口和璧山遂道,成渝客专高铁城区停靠站,全长50多km双向八车道的黛山大道把已有的3条高速公路、璧山城区和葡萄基地串连为一体。90%的葡萄种植大户有卫星定位,由重庆主城自驾车使用卫星导航系统到各片区葡萄园用时半径都在1小时之内。每年葡萄成熟期吸引10多万人次到葡萄园认种葡萄、享受农耕文化,体验采果酿酒乐趣,选购精品葡萄和纯正的农家土特产。这一模式已成为全区葡萄销售的主渠道,年销售量占全区总产量的40%以上,收入占总产值的48%。电子商务、集团采购等销售模式发展迅速,而传统的批发、零售等模式占总产量已不足30%,且大多销往重庆主城区、成都、贵阳等地。

宣传到位、品牌意识强。自2009年以来,连续举办了六届 “璧山葡萄采摘旅游文化节”,扩大了璧山葡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全国性葡萄种植销售论坛和品牌评选活动,先后获得“中国优质葡萄之乡”“中国葡萄无公害科技示范县”“中华名果”等荣誉称号,有2个葡萄园选送的3个产品获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金奖。“璧山葡萄”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产品地理标识”认证和农业部“农产品产地标识”登记。重庆万亩葡萄风情园获 “重庆市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西南大学实践教学基地”。82个葡萄园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4个葡萄园通过绿色食品认证,16个葡萄品牌获国家工商局注册,13个葡萄品牌获重庆市名牌农产品。

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种植业主引领。截至2015年末全区共有葡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72个、家庭农场43家、公司32个、种植葡萄2 hm2(3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831户,葡萄酒酿造厂3个,璧山区葡萄行业协会、葡萄营销联盟应运而生。许多大学生创业者、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工商资本从业人士等投身产业,对全区葡萄产业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典型示范和推动作用。

政府引导,政策精准。自2009年以来,璧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葡萄产业链的延伸发展。统筹特色效益农业切块 (产业链、市级重点项目)资金、农业综合开发、美丽乡村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乡村旅游开发、农村公路建设、水利水保、生态家园建设等项目资金3亿多元,集中用于葡萄基地的公路、生产(人行)便道、农家乐、观光长廊、避雨棚、钢架大棚、产品处理包装场、水肥渣一体化、葡萄酒生产工艺标准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此举不但增强了葡萄生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对葡萄品质的提高效果显著,而且极大地改善了葡萄基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拓展了葡萄园旅游观光休闲功能,为葡萄种植果农及周边农民增收拓宽了致富渠道。

加大对品牌葡萄的奖罚力度。区政府出台文件规定,凡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区政府奖励申报单位1万元;凡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区政府分别一次性奖励申报单位1万元、4万元、6万元;凡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农产品,每个农产品区政府一次性奖励申报单位10万元;凡被评为市级、国家级名牌农产品的,区政府一次性分别奖励申报单位5万元、10万元;凡被评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区政府分别一次性奖励申报单位10万元、5万元,激发了广大葡萄种植农民争创品牌的积极性。

二、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期限余年较短,制约了新葡萄基地发展。当地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0年不变政策是从1994年开始实行的,距2024年农村土地承包权期限仅余8年时间。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47号)第三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承包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否则超出期限部分视为无效。受这一政策的影响,让有意愿上山下乡流转农村土地经营权从事规模现代农业的人士顾虑重重。既怕承包期短,收不回投入成

本,又怕到期后农民不愿意续转,或遭遇满天加价,而被迫放弃,自负损失。因而近年来当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量大幅减少,极大地制约了葡萄基地的发展。

葡萄园附属设施建设用地受基本农田保护政策限制。璧山区农村土地98%以上属基本农田,土地经营权业主想要在流转土地范围内修建少许数量的生产用房,如农用物资保管室、产品整理包装室、低温保鲜冷藏库等,受国家基本农田保护政策限制而被禁止,严重制约了葡萄等特色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农村劳动力缺乏,当地农民劳动技能低。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绝大多数农民认为传统农业生产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普遍认为外出打工比务农收入高、致富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到城市淘金,造成当地葡萄产业用工严重缺乏。

多数果农缺乏葡萄营销技能。由于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多数果农只顾埋头生产,不会抬头看市场,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事实证明,坐等客户上门,再好的产品最终也只能被瞬息万变的市场大潮所淹没。

葡萄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酸化日趋严重。在生产过程中,土地承租者为了追求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进行掠夺式生产,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酸化严重。根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显示,0.67 hm2(10亩)以上的葡萄园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8.5%~17.2%、pH值在4.1~5.8之间,对葡萄品质的提高极为不利。

三、对策措施

巩固现有基础适度发展。据统计,目前重庆市种植葡萄近0.67万hm2(10万亩),且多集中在主城周边地区,结合近年全国葡萄市场消费情况,葡萄市场已基本趋于供销平衡状态,如若过度发展,势必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今后璧山葡萄应重点在强化冷链贮藏、优化品种结构和深加工方面下足工夫,葡萄种植规模应控制在0.27万hm2(4万亩)为宜。

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创新,破解农业集约化经营瓶颈。为了稳定农村社会经济基础,巩固农民土地收入渠道,对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到期后,已流转出来的土地经营权不再收回量化到农民个人,而由集体与原承包业主协商续租事宜;对尚未流转出去的土地平均量化给当地农村户籍人口代管,愿意多代管的当地农民也应当向所在地集体经济组织交纳土地租金,其每年征收的土地租金,按照当地农村户籍人口进行第二次分配。

继续大力推广葡萄种植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土地再生能力和产品质量安全。应着力普及避雨栽培、水肥渣一体化、赤霉酸无核化、土壤有机质提升、物理与生物防控病虫害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提高葡萄产量、品质和食用性安全。新建葡萄园之前,首先要对土地进行整治。应本着“改变地貌不变地形、陡坡改斜坡、斜坡改缓坡、小土改大土、小田改大田”的原则,便于后续果园基地设施建设和农用机械的使用,同时注意保护大树、巨石、岩洞、古建筑等具有一定观光价值的地貌。

拓展农业功能,将葡萄园建设成生产供给型与观光体验型相融合的果园与乐园。在葡萄园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休闲观光项目的配套布局,如葡萄长廊、休闲亭台、棋牌室、餐饮厅、停车场、垂钓鱼池等基础设施。合理利用葡萄园林下种植时令蔬菜,放养家禽,把果园打造成当地农产品的“田间超市”。

作者单位:重庆市璧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02760)

特约编辑:艾 华

冯世德,男,高级农艺师。E-mail:504067338@qq.com

2016-09-23

猜你喜欢

璧山葡萄园葡萄
璧山:“四城”同建 人民同享
爷爷的葡萄园
当葡萄成熟时
葡萄园迷宫
重庆市发改委批复市郊铁路璧山至铜梁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辽西地区葡萄园作业历
在这里遇见主城
重庆璧山:从公厕“革命”到资本创新
劳动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