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木中间人

2016-12-13潘玉毅

火花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中间人主人家唐伯虎

潘玉毅

草木中间人

潘玉毅

在开门七件事中,茶排最末一位,但对于许多热衷此道的人来说,茶是最离不得的日常必需品。生活中常有一些人,他们不管到哪儿去,都要随身带上一杯茶才觉得安心。

旧时乡间,农民去田里忙碌农事的时候,一个茶壶、几只杯盏,通常都是少不了的。只要有茶可吃,烈日再烈,也可以一干一整天,但若没有了茶,便觉得做什么都没劲了。尤其夏日抢收稻子,家家户户的“随军行囊”里除了西瓜便是浓茶,由此足见乡民们对于茶的喜爱。“茶”字拆解开来,草木中间藏着一个人,而爱茶的人便是那个藏在草木之中的人。

记忆里,父亲也是一直很喜欢喝茶的。父亲是个木匠,他去别人家做木工活的时候,点心可以没有,但茶是一定要有的。开工前,先泡一杯茶,趁热喝几口,然后放在木板上,随它凉着。待做活做累了,直起身子,端起杯子,喝上几口,浑身又有劲了,仿佛那疲惫感随着汗水被茶水冲洗干净了。

在外忙碌了一天,回到家,父亲也常常茶不离手。每天吃完饭,他就捧着个杯子,独自一人闲适地品饮起来,一杯一杯复一杯,有时甚至能喝到夜里八九点钟。夏天和冬天喝得尤其多。

小时候,看父亲如此爱好此物,我以为茶中有好滋味,便趁他不注意偷偷地尝了一口,结果立马就给吐了出来——味道甚苦。从此,我便对喝茶失了兴趣。

父亲喝茶不讲究,不像有些人喝则龙井、猴魁,寻常茶叶轻易不沾。他对茶道也不甚了然,和大多数的农民一样,他喜欢喝茶,一是为了解渴,二是欣赏茶的味道,三是喜欢吃茶的感觉。若把他领到茶馆,用几个小杯细细啜饮,品论茶道,反倒会让他觉得极为拘束。看着一桶水一壶茶最后只余下了那么一点,说不定他还会心疼地说我“败家”。

不过,不管讲不讲究茶道,茶自古以来便是我们待客的首选之物。相传当年祝枝山去访唐伯虎,正赶上唐伯虎新制了一个灯谜,便拿了来猜。谜面是:“言说青山青又青,两人土上说原因。三人牵牛缺只角,草木之间有一人。”祝枝山闻言,施施然坐下,只等奉茶。唐伯虎抚掌而笑,过不多久,童子便端茶上来了。原来,那四句灯谜的谜底正是“请坐奉茶”。在民风淳朴的农村,“奉茶”的礼数自然更加不缺。

不管相熟不相熟,进门之后,主人家便会将茶端来,并说:“不要客气,先坐下,茶吃一杯。”哪怕日日往来,亦是如此。仿佛不倒茶就没有尽到地主之谊,不吃茶便是拂了主人家面子。俗话说,酒是陈的香,茶是新的好,在我们固有的概念里,所谓的好茶应当是当年的明前茶,且是茶尖而非茶叶。请客吃茶,最先奉上的当然便是此茶。

恍惚中,我好似回到了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煮水烧茶之后,宾主数人坐在堂前,呷一口茶,话匣子就打开了,你一言我一语,甚是悠闲。谁讲得口渴了,便停顿一下,吃一口茶,再接着讲……往日的时光那么静,却那么美好!

(插图:佚名)

猜你喜欢

中间人主人家唐伯虎
勤快狗和懒惰猫
好桶与破桶
唐伯虎装傻避灾祸
唐伯虎赞画
跟杨绛学做“中间人”
唐伯虎送画
郁金香花瓣
MOOC“中间人”:从课堂到网络
如此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