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
2016-12-12顾维红
顾维红
摘 要: 小学体育学科开设的初衷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其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前,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偏重于教学各类体育运动技能和技能,忽视对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与锻炼,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且机械化趋势严重,违背体育学科设置的初衷。为此,有必要改变现状,采用趣味性教学法,寓教于乐,实现体育、教师及学生三者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步入正轨。
关键词: 小学体育 趣味性教学 应用策略
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体育这门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身体,使其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成长。然而,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一直以来都处于边缘化地位,各大中、小学校对体育学科不重视,致使体育课程如同虚设。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和深入,这一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学校和社会等多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度有了大幅提升,对体育学科的重视也随之上升。在此背景下,中小学校在体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上也有所转变,从过去类似于“填鸭式”被动教学转而向“以生为本”的主动性教学,对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日渐提升。然而,从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看,改革尚不彻底,仍然存在问题。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特点
在小学教育中,体育课程无疑是一门重要的课程,该课程承担锻炼学生身体、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责任。不仅如此,体育课程还能增长小学生的体育知识,传授其丰富的体育技能和技巧。受既定思维模式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仍旧是过去“填鸭式”,教师实施课堂教学侧重于对体育技能和技巧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主体兴趣,导致学生因体育技能学习过难、教学过程乏味等而对体育课程丧失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大多数体育教师能够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着手研究和实践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并将教学重点从过去偏重技能、技巧传输转向对学生对体育兴趣方面,同时引导学生树立体育锻炼意识。
二、小学体育趣味性教学方法
趣味教学法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和实践早已有之,在小学体育课程的应用同样如此,在近些年更是被广泛实践,且取得较好的成效。小学体育课程采用趣味性教学法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课堂于学生,而且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趣味性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合理激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体育教学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无疑是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多参与体育运动,尤其是学生喜欢和擅长的体育运动,要给予其充分的发展空间。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并维持好课堂和谐的氛围和秩序,以此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调动积极性。
(二)开展多元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普遍具有好奇心重、好胜心强的特点。在对学生展开体育教学时,教师应当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重、好胜心强”的特点,开展多元化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将竞争引入体育活动当中,让学生在体育比赛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强化兴趣教学的整体效果。与此同时,在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项目的设置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地尝试和创新,让学生在新颖、丰富的体育活动和竞赛项目中充分领略体育的魅力和精神。
(三)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在小学体育趣味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符合教学主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根据认知理论,知识的获得往往是通过对生产、生活的实践而来的。为此,要想维持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促使其牢固掌握体育知识,则必须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体验和实践,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并将知识成功地应用于实践当中,这样才能促进知识的内化,才能深化体育教学成效,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体验。
(四)注重引导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终身运动意识。
现代体育教育理念倡导要积极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树立终身运动的意识。故而,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进行喜欢和擅长的体育运动,并持之以恒,鼓励学生持久参加体育锻炼,进而促其形成终身运动的意识。
三、结语
趣味性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中的引进与应用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对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日后,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多尝试和应用,循序渐进,最终提高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辛继湘.新课程与教学价值观的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3,(4).
[2]王岩,张艳萍,张明强.主体参与式体育课教学模式刍议[J].四川体育科学,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