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藤竹编织技艺探析
2016-12-12张红梅
张红梅
[摘要] 海南黎族藤竹编织技艺再现了几千年来黎族的社会生活形态。研究了黎族传统藤编技艺的历史与工艺流程,分析了这种传统手工技艺的民族文化特色、造型种类与设计风格等,期望推动黎族藤竹编织技艺的保护与研究。
[关键词]海南黎族;藤竹编织;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Abstract] The vine and bamboo weaving craftsmanship shows the primitive daily lifestyles of Li tribe which continu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long history and the specific process of vine and bamboo weaving, discusses it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modeling types and design styl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tection and further research of this unique craftsmanship of Hainan Li tribe.
[Key words] Hainan Li Nationality;The vine and bamboo weaving craftsmanship; Traditional craft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社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海南黎族工艺文化研究(HNSK(YB)15-103)阶段性成果。
海南黎族的藤竹编织技艺历史悠久,种类丰富,不仅包括藤编和竹编,还包括了藤竹混编和草编等植物编织手工技艺,是黎族传统手工艺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黎族人民心灵手巧的一面。但是,近二十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制品在黎族村寨的普及,黎族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藤竹用品基本退出了黎族家庭的生活舞台,藤竹编织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各类丰富的传统藤竹制品正在迅速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仅成为博物馆和收藏者的藏品。虽然2010年黎族藤竹编织技艺被海南省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与海南黎族的其他非遗保护项目相比,藤竹编织技艺由于原材料的获取相对容易,编织工序也相对简单等原因,较少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与研究。笔者近年来深入海南黎族村寨实地考察和调研传承人,以此为基础,对黎族的藤竹编织工艺进行了记录整理和研究分析,以期推动对黎族这种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编织技艺的保护与研究开发(图1、2、3)。
一、黎族传统藤竹编织技艺历史悠久
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在岛上居住至少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其藤竹编织技艺的历史也同样悠久。编织是普遍出现于人类石器时代的古老手工技艺,先民们就地取材采集植物的茎条或叶片等原材料,编织成绳网、篮筐等物品以满足渔猎采集等生产和生活需要,黎族人也不例外。海南岛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合于各种藤竹和草类植物的生长,为黎族人的手工编织提供了充裕的天然原材料。藤竹等植物编织的物品不但容易得到,而且轻巧、柔韧、耐用,自古以来就是黎族人身边最常用的物品。例如明代田汝成的《炎徼纪闻》卷四“蛮夷”篇就记载了黎族妇女普遍头戴草编帽子的现象:“黎人隖蛮也……妇人戴蒻笠”[1]、清代潘延侯等人纂修的《康熙琼山县志》等古籍则普遍记载黎人“戴藤六角帽”[2]、民国陈铭枢总纂的《海南岛志》也记载黎人:“以露蔸叶编织为席……收贮衣服多用竹篓……织露蔸叶为篓以贮屑物……织藤竹小篓以为入市购物之用。”[3] 除生产生活用品外,宋代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的“志器”篇还记载黎族人有作为防御性武器的藤编头盔:“黎兜鍪,海南黎人所用,以藤织为之。”[4]而且,虽然这些织品多是简单粗放的手工产品,但也出现了许多精品。例如唐代段公路在其《北户录》卷三中就记载:“琼州出五色藤合子、书囊之类,细于锦绮,亦藤工之妙手也。”[5] 民国《海南岛志》亦记载黎人:“其藤竹器之制作,间有甚精致者。”[6]
几千年来,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黎族家庭始终传续着藤竹编织技艺以满足使用物品之需。人们将其作为家庭副业,利用农闲和空隙时间编织器具以自给自足或与周围的村民以物易物。也正因为如此,在黎族历史上,藤竹编织从未形成过专门的生产作坊。藤竹编织技艺的传承没有门槛,黎族村民家家砍竹子、户户编藤草,世世代代使用藤竹用品,就在生活日用的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将这项古老的手工技艺传承了几千年。直到20世纪末,塑料、金属等工业化制品逐渐取代藤竹制品,年轻一辈则纷纷离开家乡进城谋求发展,无心于学习传统手工艺,古老的藤竹编织技艺才渐渐式微。如今,黎族村寨里还在坚持着这项技艺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而且年龄几乎都在五十岁以上。
二、海南黎族藤竹编织的工艺过程
如前所述,黎族的藤竹编织技艺包括了藤编、竹编和草编三大类。其中,以竹编和藤编最为多见,草编数量略少。藤编、竹编和草编技艺的工序皆可分为采集原料、处理原料和编织器物三大步骤。工序虽然简单,但却需要丰富的经验。
(一)黎族藤编工艺简述
1.砍藤
首先要上山采集野生的山藤作为编织原料。海南黎族用来编织的藤类主要为红藤和白藤,皆生于密林之中,其质地柔韧光滑,饱满匀称、弹性良好,长度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是制作藤具上好的天然材料。红藤略粗硬,白藤略细软,两种藤条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家住保亭黎族自治县南林乡草别村的谭桂民,今年58岁,是目前海南黎族藤竹编织技艺仅有的两个省级传承人之一,已有近四十年的藤竹编织经验。她告诉笔者,上山砍藤通常要选晴天,砍下来的藤条如果让雨淋到了会颜色发黑。选藤时要选节长的藤,不能太嫩,也不能太老,一般至少要2米长以上、生长两三年以上的藤才可以用;倒在地上的藤容易断裂,最好选绕着大树直直上长的藤条等等。季节也很重要,在海南,农历9-12月砍藤最合适,藤条老壮且不容易生蛀虫。
2.劈条、煮条
藤条砍回来以后要立即作劈削处理,尤其是粗大的藤条。首先要刨去藤刺,刨光外皮;然后对半劈开藤条,再剥去藤芯,才能得到较软的有韧性的藤皮。接着,用水煮藤条皮以防生虫,尤其对于不是冬季采摘的藤条一定要事先用水煮过才可以防虫。如果事先没有煮过,待编织好藤器以后也要经开水煮或烫才可防虫。
3.晾晒
藤条皮煮过以后要马上晾干。通常要挂在树荫下或屋檐下晾晒一天,遇到下雨的情况则挂在屋里晾着。晾晒程度以半干为宜,晒太干的话藤皮容易拉断。因此,细长的藤条为保持半干状态可以不劈先晾,等到编织时再劈条削皮即可。晾晒以后的藤条皮和细藤条就随时可以拿来编织藤器了。暂时不用的藤条捆扎直放或盘起来存放在屋内阴凉处即可。
4.编织
编织时,根据所编器物的要求,可把处理过的藤条进一步劈细,刮削平滑,然后编织成器。一般不采用模具,大件的器具通常先织好框架再行细织。编织的纹样十分丰富,最常见的有人字纹、十字纹、米字纹、梅花纹、菱形格等等。编织工作完成以后,还可以打磨和抹油使之光滑、防水、耐用。制作好的藤条器具可长期使用,脏了以后洗净晾干即可。如果爱护得当,一件藤编器具的使用寿命可长达数十年。
(二)黎族竹编和草编工艺简述
与藤编相比,竹编的工艺更为简单和普及一些。海南岛生长着种类繁多的竹子,栽种于房前屋后,不必须上山砍竹,这为竹编工艺发展普及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与藤编一样,砍竹最好也在冬季进行,雨季砍的竹子易生虫,且以老竹子为佳。谭桂民介绍说,砍回来的竹子不能晒,也不能淋雨,最好马上剖开,马上编织,干了就会断,所以通常是事先估计好用量,用多少竹条劈多少竹子。把竹子劈条后,削去内皮,只留下青翠的表皮层,便可用于编织竹器了。笔者在昌江县石碌镇保突村调查时,恰好看到一位男性村民坐在家门口的空坪地里编竹鸡笼,脚边是一把砍刀和一些劈好的竹条,大路旁边就种着不少高大的竹子,他就是随砍随编。总体来看,竹编器是海南各类植物编织器具中种类最多、最为常见、应用最广的了。
此外,黎族还擅长草类编织。草编的工艺相对简单,通常割回来晒干即可用于编织。草编的原料不仅来源于草本植物,还包括灌木植物的长条形叶片,主要有蔺草、露兜树叶、茅草、葵叶、龙须草等,以露兜叶和蔺草最为常用,正如《海南岛志》所记载:“草席工:席有二种,一为蔺草席,织法不精,出产亦少;一为露蔸树叶席,男女皆能织之,女人织者尤多,粗细不一。除织为寝具外,并供晒谷及敷地坐谈之用。亦有织小篓者,虽不精美,颇为适用。”[7] 蔺草又叫席草,采摘后立即晒干即可用于编织,有着青草的天然香气,特别适合于编席子。露兜树又叫野菠萝树,叶片纤维长、韧性好、色泽光亮,通常被用来编织席子、帽子和小篓等。用露兜叶编织,要选择长而老、有光泽又无虫咬的叶片,削去边刺,晾干即可编织,不用时将叶子卷起来存放。也有一种做法是将露兜叶割下来以后用水泡软,捶去其表面的物质,将余下的纤维层晒干后用来编织。
由以上可以看出,黎族手工藤竹编织的工艺过程较为简单原始和粗放,所编器具使用功能良好,整体风格粗犷(图4)。相比较手感而言:竹编器物挺括,藤编器物韧滑,草编器物柔软,能较好地满足人们不同的使用需求。
三、黎族藤竹编织器物的特色
(一)黎族藤竹编织器物再现了黎族人数千年的原始生活形态
黎族人用藤竹编织技艺创造了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用品,这些物品在较大程度上再现了黎人数千年的原始生活形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等原因,海南黎族的社会历史进程发展十分缓慢,数千年来一直保持着原始的氏族社会形态和自然经济生活方式,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还有少数黎族村寨依然处在父系氏族社会阶段。受其影响,黎族的传统手工技艺几乎都保持着原始古老的工艺形态,所创造的物品也因此成为了黎族原始时期生活方式的最佳见证,其中,尤其以藤竹编织的器具最具广泛代表性。
黎族藤竹编织技艺所创造的物品种类非常丰富,使用范围十分广泛,衣食住行无不涉及,为黎族人民过去在原始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甚至黎族的传统建筑——船型屋的墙体也是用竹条编的骨架糊上拌黄泥的稻草构成的,船型屋的门也是用竹条或草叶编织的(图5)。
以生产用具为例,过去海南黎族日常的采集渔猎、纺织耕作等生产劳作活动,无不使用藤竹编织器具。除了常见的捞鱼的鱼笼、养鸡的鸡笼、挑东西的筐、系在腰间便于携物的各式腰篓、筛谷的笸箩、遮阳的草帽等等之外,还有一些十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藤竹制品。例如为黎族织锦而专门制作的脱棉籽筐和织机腰带就十分典型:脱棉籽筐是竹条编的圆筒形镂空筐,使用时把棉花放入筐内,通过用手搓动十字形木棍转柄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就可以将棉籽去除(图6、7);织机腰带是指黎族妇女坐在地上织布时用来固定织机的一根带子,一端固定在制造者的腰上,另一端用脚绷直,通常用红、白藤编织而成,功能良好且凉快吸汗、美观舒适(图8)。
例如碾谷的竹磨和渡水葫芦也是很有特色的藤竹工具:竹磨的做法是先编竹筐,与木柄做成石磨的形状,再填入泥土夯实,就可以用来给谷物碾压脱壳了,这要比牛踩脱粒和舂臼脱粒等其他方法更为省力;渡水葫芦则是过去黎族人常用的仅次于独木舟的渡水工具,他们利用大葫芦的浮力渡水,并在光滑的葫芦外面用藤编织便于抓握的箍套,这样抓住葫芦套就可以顺利游过水面(图9)。
同样,黎族人的基本生活用具更是离不开藤竹制品。诸如装衣服的衣篓、装棉线的箩筐、盛食品的提篮、遮雨的蓑衣、防晒的斗笠、纳凉的扇子、带饭的饭盒、装槟榔的礼盒、走路的草鞋、睡觉用的草席以及坐的凳子等等,基本上是用各类藤、竹和草编织而成的。
可以说,藤竹编织的物品贯穿了黎族几千年的生活史,体现了历代黎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造物智慧和创造力。由于黎族历史上没有金属冶炼技术,除了原始的制陶、独木雕刻、织锦技艺等以外,整个黎族的造物史基本上就是一部以藤竹等植物编织为主的造物史。正因为藤竹编织技艺充分反映了自然经济形态下黎族人自给自足的生活面貌,才使其在黎族传统文化中占据不言而喻的重要地位。
(二)黎族藤竹编织器物是黎族人情感的载体
除了满足物质层面的使用需求以外,藤竹编织技艺还寄托了黎族人民的情感和价值追求。首先,编织是黎族人普遍重视的一种手工技能,是黎族人对幸福生活能力的肯定。历史悠久的藤竹编织技艺是过去海南黎族家庭的常备技艺,尤其是山区的黎族几乎家家都会,而且劳动分工有所不同,通常较软的藤编和草叶编织以女性为主,较硬的竹编织以男性为主。过去黎族青年在挑选伴侣时,心灵手巧是择偶的重要标准,没有编织手艺技能的青年男女是不受欢迎的。其次,精心编织的藤竹用品历来是黎族男女传递爱情的重要信物。男子要亲手编织精致的腰篓,以送给心仪的女子作为定情礼物;女子则要巧手编织斗笠、箩筐等作为爱情信物回赠给中意的男子。过去在黎族合亩制地区,新娘出嫁时除盛装之外还要头戴镶有闪亮云母片的草笠、腰挂精致小巧合身的腰篓。乐东黎族自治县哈方言区的黎族人以前在结婚时还有一项重要的聘礼——底座雕刻藤篮(图10),藤篮上半部是用红藤精心编织的小筐,下半部则是用俗称“藤春木”的木料制成的圆底座,底座上雕刻有树木、动物等黎族特色图案,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藤竹编织的定情信物在黎族家庭中并不会被小心存放起来,反而会数十年如一日被带在身边使用,往往历经几代人的成长、经受数十年的岁月洗礼而变得更加温润光滑,是过去黎族家庭婚姻长久的最佳物证。
(三)黎族藤竹编织器物体现了原始朴素的设计思想
风格粗犷、造型简洁、极少纹饰,是黎族大部分造物的共同特点,藤竹编织器物也不例外。传统的手工藤竹制品不仅造型古朴、功能良好,而且不少器物匠心独具,设计感很强,体现了黎族人普遍以实用功能为主的原始朴素的造物思想,是典型的“用之美”器物。
黎族人编织的防水防潮的藤衣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历代以来的黎族人住在船型茅草屋内,几乎没有什么家具,更谈不上衣柜了。而且,黎人完全靠自己采棉麻纺线织布以解决穿衣问题,因此黎族家庭里的衣服数量少且十分珍贵。为此,黎人专门设计和编织了带盖子的藤衣篓来收纳和保护衣服,并悬挂放置于船型屋梁下的木搁板上。黎族藤衣篓的造型基本相同,大都采取折肩或鼓腹的饱满造型,内部空间容量大,造型简洁美观(图11)。藤衣篓的主要区别在盖,盖的造型有平顶圆柱形、平顶半圆锥形或尖顶葫芦形等几种,在颈部或肩部通常有四或六个系耳,连接两根或四根系带,可手提、可肩挎,十分方便。盖和衣篓之间也用藤条编织带相连,常见的造型是用一根编得很粗的藤条辫子从盖顶中间横过,并固定在盖顶中心,然后藤条辫子分叉与篓体两边的四个系耳相连,这样打开盖子以后,盖子能很自然地仰靠在篓子一旁,不必担心遗失。有些藤衣篓的设计更为巧妙,藤条从两边的系耳延伸到器盖上,沿器盖边缘固定成半圆的“丫”字形,最终合拢成为一根较粗的藤辫子伸向篓子腰部,辫子的尽头做成耳孔状,与衣篓腰部并排挨着的两个耳孔相对应,并正好放入中间,这样就可以用藤条或小锁等同时穿过这三个耳孔将这个藤衣篓绑锁起来。此外,海南多雨,天气闷热潮湿,为使藤衣篓起到防水隔离的作用,黎族人还特别设计了双层的藤编夹葵叶防水衣篓,先编织可嵌套的大小两个篓盖和篓身,在中间的夹层里放上厚实的干葵叶,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防水和隔离作用,充分体现了黎族人民基于实用的设计造物思想。
结语
海南黎族的藤竹编织制品虽然看似平凡,但却与黎族人几千年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将黎族种类繁多的藤竹编织器物汇聚起来,就是一部反映黎族人在海南岛上几千年原生态生活情境的实物见证史,是黎族人沿袭自然法则来生活的最佳体现。因此,研究黎族的藤竹编技艺不仅仅对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具有现实意义,对于今天的产品设计而言也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学大师网:(明)田汝成.炎徼纪闻·卷四.[2016-7-8].http://skqs.guoxuedashi. com/899d/571774.html
[2]转引自海南省民族学会编.赵红主编.黎族藏书·方志部·卷二[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11.
[3]转引自海南省民族学会编.王献军主编.黎族藏书·方志部·卷一[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183.
[4]转引自海南省民族学会编.王献军主编.黎族藏书·方志部·卷一[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659.
[5]汉典古籍网:(唐)段公路.北户录.[2016-7-8].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714.
[6]同[3]:659.
[7]同[3]: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