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质量提升的困境与突围

2016-12-12王琳玮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困境

王琳玮

摘 要: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接受培训的意愿、留在城市的愿望都更强烈,学习能力也更强。作为参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主体,政府、企业、教育培训机构,只有从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培训内容与方式等方面进行协同创新,才能突破职业培训的困境,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升综合素质,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困境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4-0123-02

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有农村户口的进城务工人员。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力群体,其中21~40岁的农民工占51.5%[1]。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对于我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形成新的人口红利,加速城镇化建设进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独特性

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具有独特的人力资本特征。分析把握这一庞大群体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思考如何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效果与质量。

(一)对农村缺乏归属感,更渴望“同城待遇”

新生代农民工,很多人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城,对农业生产不熟悉,对土地不眷恋,既没有务农的意愿,也缺乏耕种的技术,对农村的感情比较淡漠。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让他们与老一代农民工“叶落归根”的迁移模式不同,新一代农民工更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留在城市,融入城市,与城市居民享受“同城待遇”,在职业选择上更倾向于劳动环境与就业条件更好的行业。

(二)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接受培训的意愿强烈

2014年,我国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4.8%,其中21~40岁的农民工接受培训的比例达到38%以上[2]。同老一辈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无论在受教育年限还是层次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进城务工的目的不再仅仅是“养家糊口”谋生,而是更迫切地想在工作中获得技能,在城市实现阶层的向上流动。他们更多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与个人价值的实现,接受教育培训的愿望更强烈。

(三)参与培训的比例偏低,职业发展连续性较差

由于缺乏核心技能,新生代农民工也存在着高流动率的特征,除了盲目追求高薪酬、更好的工作环境外,新生代农民工能否认同企业文化,能否获得培训机会实现职业发展都是他们跳槽的考虑之列。于是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培训度低—缺乏高级工作技能—流动比率高—企业不愿承担培训责任。职业技能的形成与提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高流动率会造成培训的中断、重复化,无论对农民工本人还是企业而言都是时间、金钱、精力资本的极大浪费。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困境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存在“高培训意愿,低参与度”的矛盾。究其原因,培训的时间是否与他们的工作时间冲突,培训的内容、形式能否满足他们的当前需求,培训的结果能否与预期的收益相吻合都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效果的因素。

(一)培训规模不足以满足需求

我国的户籍制度决定新生代农民工不属于城市的产业工人,但他们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这种“夹生”的身份也使得他们无法享受所在城市提供的公务服务,政府对其就业培训方面的投入远远低于对城镇居民的就业培训投入。同工不同权、培训机会不均等,导致接受教育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偏少。为稳定农民工就业、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成2 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

(二)培训内容难以适应产业升级

科技的高附加值体现在机器设备的高科技与劳动力的全面素质两方面。在经济转型进程中,产业的升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有学者通过调研证明,在中小企业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85%的人普遍希望在工作之余学习高级的技术、操作技能和管理知识,但中小企业基本没有任何相关的教育培训[3],这也是造成高级技工短缺越来越突显的重要原因。

(三)培训机构松散不成体系

我国拥有多种培训资源,如教育部门拥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农业部门有农业学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科技部门拥有技术推广机构,劳动部门则拥有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中心等机构[4]。表面上看来资源丰富,机构众多,但实际上各部门间联系很松散,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监督管理机制,加上法律法规的缺失模糊,很难形成完善的培训网络系统,难以满足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培训的质量也无从保证。

三、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困境突围

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的转型、产业结构的优化。政府、教育培训机构、企业作为参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主体,从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培训内容与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将有助于摆脱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困境,帮助其提升综合素质,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一)整合资源,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协同教育培训平台

一是建立由职业教育院校、社区教育中心、公益性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学校组成的多层次多类型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地方政府按照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数量建立充足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将职业教育院校作为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主阵地,同时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中心。积极筹建公益性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学校,给予专门扶持,真正满足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需求。这类培训学校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都以提升农民工的职业化、市民化为目的,更具针对性,服务功能更明确,这也将是今后重要的教育机构。二是国家和地方政府要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提供法律及财政支持。首先,政府要通过制定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政策法规,明确各方职责,保障农民工的受教育权。其次,要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完善培训补贴与激励政策,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培训;在办学经费、师资培养方面对教育培训机构予以补助,通过减免税收对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从而调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机构与企业单位参与的积极性。

(二)主动作为,企业积极参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

一是企业可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纳入职工教育培训计划,设置专门的职工教育经费,为参加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补贴。二是企业与各类培训机构、高校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与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形式将农民工培训内容与岗位技能标准直接挂钩,能够使农民工的职业能力真正契合产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单位可向合作的培训机构选派高级技师,同时作为实习基地提供实践操作场地,保证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的质量。三是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自主创办培训机构,独立承担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任务。培训的内容可包含企业文化理念、企业制度、员工行为规范,也包括具体的岗位职责、技能标准等。企业组织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专门的岗前、在岗培训,既能发挥企业的社会责任,缓解企业的“用工荒”与新生代农民工求职难的矛盾,又有助于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凝聚力。

(三)完善内容,教育培训机构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实效性

一是职业技能的培训。培训机构根据国家行业岗位标准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培训。对从事技术性工作的农民工组织专门的职业技能培养与考试,合格者可获全国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心理素质的教育。新生代农民工正处于精力旺盛的时期,再加上从事的工作单一、生活的圈子狭窄,心结难以抒发,有的甚至会产生极端的行为。开展心理素质的健全教育,可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在获得就业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贴合实际的生活目标与职业发展规划,提升适应能力,学会自我调节,控制不良情绪。三是市民化的认同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社区开设业余学校、教育活动中心,引导农民工熟悉接受城市的生活常识、文化习惯、社会道德等,可以采取网络、团体活动、讲座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业余生活,增加法律常识,与就业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培训,培养他们的城市认同感、归属感与公民责任感,从而逐渐形成现代城市文明素质。四是增加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一代农民工思想活跃,敢闯敢拼,创业也是他们实现成功就业的重要途径。要加大对创新创业内容的培训力度,组织有创业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创业政策、法规以及项目运营、企业管理方面的创业培训,鼓励农民工找准创业优势,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 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国家统计局门户网站,2016-04-28.

[2] 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国家统计局门户网站,2015-04-29.

[3] 丰云,田艳艳.新生代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及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1):54-57.

[4] 肖子蕾,陈云梅.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机制——以湖南省为例[J].中国证券期货,2013,(8):231-233.

[责任编辑 吴 迪]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困境
跟踪导练(一)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高职院校应如何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思路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选择因素的分析
创新职业培训工作体制机制?完善职业培训政策措施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