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生课堂中的错误类型及应对策略

2016-12-12孙珊珊

考试周刊 2016年93期
关键词:合理性错误误差

孙珊珊

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正常的事情,教育专家成尚荣说:“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教师应该学会正确面对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慧眼识别并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把错误当成一种难得的生成资源加以开发利用,那么错误就能成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一剂良药。

一、常见的错误类型

1.知识性错误。

知识性错误是数学解题中最主要的一种错误,造成原因有: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概念性质混淆不清、忽视公式或定理成立的条件。

例如,在《可能性》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生活中的例子,有一名学生说“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教师一时语塞说“也可以”,于是接下来“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们一定不能乱扔垃圾”、“我们一定不能闯红灯”……让听课教师和上课教师都陷入尴尬的境地。

2.方法性错误。

方法性错误是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因为错误使用规则或者方法导致的错误,如错误使用公式、拎不清数量关系等。

例如,三年级《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估算》一课中,有一题:张老师买了三张火车票,给了售票员600元,他可能买的哪种火车票?(选择有99元,198元,203元)选错的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203元,学生因为学习了约等于,于是很自然地将203≈200,并没有很好地利用估算中的“>”和“<”。

3.合理性错误。

合理性错误是指学生所犯错误不是因为学生导致的,如测量误差,操作误差,观察误差等外因造成的一定误差范围属于合理性的错误。

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时,在动手操作用量角器分别量出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时,学生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定刚好三角之和就是180°,可能会多一些,也可能少一些,这就属于合理性错误,或者更确切地说应该是“误差”。

4.非合理性错误。

非合理性错误是指学生出现偏离学科知识,违背生活常规的错误。

例如,教学《加法练习》时有这样一道题:学校春游去游乐园玩划船项目,一条船限坐6人,一个班43人,需要几条船?学生都知道要8条船,此时有一位学生说:“我认为7条船就可以了,多一个人可以跟大家挤一挤,不然就浪费了。”此语一出,老师突然不知所措,就顺而说了句“说的有道理”,于是学生纷纷表示同意,让课堂变得难以控制,教师只能硬生生地转到下一题。

5.意料中错误。

意料中的错误是教师课前备课就预料到的,还有一些是教师故意设下的陷进,这些学生的错误视为意料中的错误,这些错误教师一般能迎刃而解,因为教师是有准备的,所以课堂上这一类错误并不用担心。

例如教师教学《圆柱的复习》一节课时出示一道判断题:底面周长相等,高也相等的两个圆柱,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错”,他们认为因为圆柱的体积是底面积×高,跟底面积有关,跟周长没关系,所以底面周长相等,体积不一定相等。此时,教师没有表明态度而是让学生动笔算一算,这个题目教师设计的“陷阱”所在是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知道他们会不假思索地做出错误的判断,借机让孩子动笔算一算,最后孩子却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6.意料外错误。

意料外错误是指学生课堂上产生的教师意料之外的错误,但是往往这样的错误是课堂上最大的亮点所在,但是老师必须善于利用这样意料之外的错误,用得好则会达到神奇的效果,意料外的错误也会收获意料外的收获。

例如,教学《分米与毫米》一课时,有一题:9毫米○1分米。学生都能准确判断9毫米小于1分米。但其中有一名学生在解释9毫米小于1分米时,认为1分米等于10毫米,这就是意料之外的错误,但是教师并没有直接判断孩子不对,于是在学生之间产生热烈的讨论,都积极踊跃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最后他们明确:1分米=100毫米。

二、辨别类型,沉着应对

1.直截了当,指出错误。

其实,当时学生出现这样的概念混淆时,教师应该果断阻止,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仔细想想便会发现,《可能性》一课中的“一定”是数学上的一个概率事件,并不是生活化的“一定”。学生说的“我们一定要……”中的“一定”表示的是“应该”的意思,是生活中我们表明的一种态度。这里学生将数学概念和生活语言混淆了,遇到类似问题,教师应该直截了当,指出错误,避免学生课堂走偏。

2.比较发现,印象深刻。

方法性错误的例子中,学生在方法和数量关系上没有掌握好,二年级的估算要求只是停留在“约等于”,而三年级估算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约等于”,因为已经不能靠约等于确切解决问题,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教师需要反问学生203比200大还是小?3个203比600大还是小?这样学生就能突然顿悟,原来接近200包括两种情况,可能比它大一些,也可能比它小一些,而解决这些问题正需要准确判断出这种大小关系,仅靠“约等于”已经不能解决问题,需要进一步判断,相信经过这样的比较孩子会记忆深刻。

3.误差问题,明确说明。

此时,教师除了利用别的方法教学三角形三角之和是180°外,也应该很明确告诉学生测量之所以会出现误差,是因为测量工具的精确度及我们测量的方法都会导致这一结果,一定要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明确结论。

4.利用错误,突出严谨。

其实这个错误本身就是非合理性的,教师应该果断告诉学生,这样不对,细想一下,这种挤一挤的态度既不符合数学学科的严谨性,更不符合安全规范,借此刚好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其实很简单就可以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5.设计错误,激发兴趣。

教师设计陷阱,孩子再遇到类似问题便不再随便跟着感觉判断,而是谨慎地动笔算算,不仅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意外错误,意外惊喜。

意外错误其实在平时练习中并不缺乏,课堂上恰巧有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反而是本节课的“亮点”所在,正是这个错误,巩固并提醒学生长度单位之间正确的换算。

教学中从不缺乏教育资源,而是缺少善于发现和辨别的眼睛。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教师能做好充分准备,备好课,备好学生,备好自己,及时分辨学生的错误类型,并及时做出正确应对,就能让课堂教学达到不一样的效果。

猜你喜欢

合理性错误误差
在错误中成长
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误差控制
Beidou, le système de navigation par satellite compatible et interopérable
压力容器制造误差探究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至善主义、合理性与尊重
九十亿分之一的“生死”误差
不犯同样错误
代考入刑的合理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