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理论构建现状与趋势——基于《中国翻译》的一项统计研究
2016-12-12蒋文干
蒋文干
(阜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中国翻译理论构建现状与趋势——基于《中国翻译》的一项统计研究
蒋文干
(阜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在汉学主义视阈下对2008年至2015年间《中国翻译》杂志翻译理论专栏中国作者发表的125篇论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这些文章主要分为外国译论研究、本土译论研究、传统译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等四种类型。其中,研究外国译论的论文总量最多,但是按年度统计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研究本土译论的论文数量排名第二,但是按年度统计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实证研究论文数量排名第三,按年度统计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研究传统译论的论文总量最少,平均每年不到一篇。
中国翻译理论;现状;趋势;汉学主
一、引言
中国译论构建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对外译介工作的有力保障;是中国及中国学者在国际翻译科学研究领域获得话语权的基础。潘文国在其论文《中国译论与中国话语》一文中提出中国译论的构建的重要性就在于中国译论的本质是中国话语权的问题,没有中国译论就没有中国学者在国际翻译领域的话语权[1]。然而,目前我国的翻译理论建设远远落后于西方世界;世界主流翻译理论全部发源于国外;中国翻译理论在国际上鲜有提及;即便是在国内,一提到翻译理论,人们想到的也是国外翻译理论。国外翻译理论引介给中国翻译研究带来新的视角、范式和模型的同时,也刺激了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的发展。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经历了大量引介和盲目追捧国外翻译理论的阶段,现在已经对翻译理论建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在这种情况下,关于我国翻译理论建设现状的研究有助于我国翻译研究者认清形势,寻求翻译理论建设的突破,为中国及中国翻译研究者在国际翻译研究领域争得话语权。
二、文献回顾
国际上关于中国翻译理论构建的研究不多,多散见于一些翻译研究著作中。著名翻译理论家蒙娜·贝克是较早谈到中国翻译理论的外国学者之一。在她编纂的《翻译研究百科全书》中,贝克对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做了简要的介绍[3]。美国翻译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则在《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一书中专门撰文探讨了导致中西翻译传统理论差异的原因[4]。翻译理论家杰里米·蒙代在《翻译研究入门:理论与应用》一书中简要讨论了中国古代直译与意译的标准[5]。这些关于中国译论构建的介绍,总体上体现了西方对中国译论构建的关注,从一般介绍,到深入的探讨,再到具体翻译标准的讨论,关于中国译论的介绍可谓不断深入。但是一直到2010年,国际上才首次出现由国外学者编纂出版的关于中国翻译理论构建的专门著作《中国翻译理论》。在这本书中,著名翻译理论家米勒等人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做了全面而深入地介绍[6]。通过对中国译论构建的国际研究现状的梳理,可以发现中国译论的构建在国际上的研究不多,中国译论还没有引起国际翻译学界足够的重视,少数对中国翻译理论构建的研究也只是局限于中国传统译论,中国当代学者对翻译理论建设的贡献在国际翻译学界的影响还不够。
国内关于中国译论构建研究的文章也不多,且主要研究了下列几个问题:中国译论构建的重要性[1]、中国译论构建的现状[7][8]、中国译论构建中的问题[8][9][10]、中国译论构建的发展方向[1][2][9][10][11][12]、和中国译论构建中的价值取向[13][14]。其中关于中国翻译理论构建现状的研究主要有两篇文章。刘英凯在其论文《论中国译论的潜科学现状》一文中指出,中国当代翻译理论还处于潜科学状态。首先,当代中国译论对引进的西方译论的检验和改良不够充分;其次,相对主义在当代译论中还在大行其道;第三,翻译的学科意识不足;第四,翻译理论建设中存在违反“互恰性”原则的不和谐因素;第五,翻译理论建设中存在违反可以检验性原则的不和谐因素[7]。陈向京在其论文《新世纪初(2000-2004)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态势》一文中指出,中国当代翻译理论构建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独立学科建设研究,宏观理论研究和国外先进理论引进等方面。虽然翻译理论构建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翻译学科还是处于边缘状态,学科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8]。从现有文献来看,关于中国译论构建现状的专题研究论文最近的离现在也已经过去近十年时间了,在这十年中,中国翻译理论的构建发生了很多变化,有必要对翻译理论的构建的现状有进行新的研究,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译论构建的走向和出路。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项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四个问题:1、中国翻译理论构建现状呈现哪些特点。2、中国本土译论、外国译论和传统译论在中国翻译理论构建中所占的比例如何。3、中国翻译理论构建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4、中国翻译理论构建的现状对翻译研究者的启示是什么。
(二)研究方法
首先,收集2008年至2015年间《中国翻译》译/理论研究专栏中国作者发表的论文。然后,通过标题、摘要和全文阅读对这些论文按外国译论、传统译论、和本土译论三个标准进行定性和分类。接着,统计翻译理论文章的总数、各年度发表的翻译理论文章的总数、各年度发表的各种类型翻译理论文章的总数、及各年度杂志发表的文章总数。最后,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
(三)数据分析
1、总体分析:分析2008年至2015年间《中国翻译》译/理论研究专栏中国作者发表的论文总数占杂志刊文总数的比例。分析各种类型的翻译理论文章占翻译理论文章总数的比例。
2、年度分析:分析2008年至2015年间各年度《中国翻译》译/理论研究专栏中国作者发表的外国译论、传统译论、和本土译论文章数量,构建折线图。通过折线展现外国译论、传统译论、和本土译论文章数量变化轨迹。
3、对比分析:对比各年度《中国翻译》发表的外国译论、传统译论、和本土译论文章数量的变化趋势,构建折线图。通过折线图展现外国译论与传统译论及本土译论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轨迹,及各自之间的差异。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研究结果
1、总体分析结果:2008年至2015年间《中国翻译》刊文1067篇,其中译/理论专栏发表中国论文128篇(含外国翻译名家发表的三篇论文),占论文总数的12%。其中,中国作者在译/理论研究专栏发表的125篇论文可以分为外国译论研究、本土译论研究、传统译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等四种类型。这125篇论文中,外国译论研究的论文数量是48篇,占论文总数的38%;本土译论研究的论文数量是38篇,占论文总数的30%;传统译论研究的论文数量是7篇,占论文总数的6%;实证研究的论文数量是32篇,占论文总数的26%。
通过对论文的定性分析,我们发现译论专栏发表的文章不仅有外国译论、本土译论、和传统译论,还有实证研究论文。统计结果显示,总体上实证研究论文的数量和外国译论及本土译论论文的数量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中国翻译理论构建总体上沿着引进外国翻译理论、构建本土翻译理论和实证研究三个方向在发展。传统译论在翻译理论研究中所占的比例不到十分之一。统计结果还表明,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在中国翻译知识生产中的比例只有十分之一左右,更多的翻译文章是针对翻译中的应用和实践的实用性研究。
2、各年度分析结果:从各年度分析和统计来看,各年度发表的外国译论、本土译论、传统译论、和实证研究论文数量如下表。
表一 译论专栏各年度发表的论文情况
表二 各年度翻译理论文章的数量占年度刊文总数的比例
按外国译论、本土译论、传统译论、和实证研究等四个类别进行构建折线图如下:
图二 显示外国译论研究论文数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图三 显示本土译论研究论文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图四 显示传统译论研究论文数量总体上变化不大,且数量很少。
图五 显示实证研究论文的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3、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各年度外国译论、本土译论、传统译论、和实证研究论文发表的数量,并作对比折线图如下。
图六 四种论文发表数量变化趋势对比图
(二)讨论
1、总体分析
2008至2015年间《中国翻译》译论专栏发表的翻译理论文章的数量占该杂志同期刊文总数的12%。而根据霍尔姆斯在《翻译研究的名与实》一文中提出的翻译学科构建的设想,翻译研究分为纯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两个分支,而纯翻译研究又包括理论翻译研究和描述翻译研究[5]。理论翻译研究则包括一般翻译理论研究和侧重翻译研究。一般翻译理论研究在霍尔姆斯的翻译体系图中处于翻译翻译体系的四级分支。同样处于这一层次的翻译研究还有侧重翻译研究、翻译过程描写研究、翻译产品描写研究、翻译功能描写研究、译员培训研究、翻译辅助工具研究、翻译批评研究等不同的研究领域。根据这个研究体系,我们可以看出,一般翻译理论研究只占这个研究体系中的八个不同研究分支之一。中国翻译理论构建中的翻译理论所指的正是一般翻译理论。所以,根据翻译研究应该兼顾翻译学的各个领域的原则,翻译理论研究所占的比重也应该是八分之一。而实际统计数据12%正好与八分之一相吻合。所以,根据本项统计结果,中国翻译理论构建在学术研究中所占的比重是合理的。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翻译理论研究中外国译论研究、本土译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呈三足鼎立的态势。这说明中国翻译理论构建的布局是合理的。中国现当代翻译理论建设的起步要落后于西方国家,所以在翻译理论构建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习外国译论,从外国翻译理论中汲取营养,快速提高我国翻译界对翻译现象的认识水平,这对于中国翻译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国本土译论的构建至关重要。研究外国译论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提高中国翻译界对翻译现象的认识水平,更是为了构建本土译论,以便对世界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中国翻译界在国际翻译界争得更多话语权。所以,本土译论构建才是中国翻译界的立身之本。翻译理论研究必须要经过实证的检验。无论是外国译论还是本土译论,归根到底都是对翻译现象的认识,最终都要通过翻译实践、实证研究加以验证。所以,在进行译论研究的同时,还要进行翻译理论的实证研究。
传统译论的数量在翻译理论专栏中只占6%左右。汉学主义认为中国学术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对西方学术的盲目崇拜,一个是对中国传统学术的热情追捧。然而,通过上述统计数据,我们已经发现,在中国译论构建的过程中,外国译论所占的比例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这说明中国翻译理论构建领域中的汉学主义第一弊端并不十分的明显。而传统译论在翻译理论构建中所占的比例同样可以说明中国译论构建领域中的汉学主义第二弊端也不十分明显。所以,单从本项统计结果来看,汉学主义的弊端对中国译论构建的危害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进一步观察各年度的统计数据,我们各年度翻译理论文章所占的比例也都在12%左右。其中2010年和2011年翻译理论文章的数量所占比例稍低,但也都达到了9%以上,2015年翻译理论文章的数量所占比例稍高,达到了15%。从图表分析可以看出,2010年和2011年,刊登的国外翻译理论文章的数量相比2009年大大减少。2009年刊登的国外翻译理论文章数量为10篇,而2010年,只有5篇,2011年,更是锐减到4篇。而同期,实证研究和本土译论研究的论文数量并没有相应增加。通过对文献的查阅,我们发现2015年《中国翻译》第三期在翻译理论专栏开辟了翻译定义论坛,刊发了7篇有关翻译定义与定位研究的理论文章。这就是为什么2015年,翻译理论所占比例高达15%的原因。除上述三年以外,各年度翻译理论文章的数量占当年杂志刊文总数的比例保持在12%左右,这说明,各年度翻译理论构建在中国翻译研究中所占比重是稳定的,翻译理论研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年度分析
按年度分析来看,外国译论论文的数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是,每年发表的文章最低不少于四篇。这符合我国翻译界学习国外翻译理论的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国外现有翻译理论的掌握和学习阶段基本完成,所以,引介国外翻译理论的论文数量逐渐减少。但是,对国外翻译理论的研究却不会完全停止。这是因为翻译理论研究国际化,意味着我们要进行本土译论的构建,也不能忽视国外翻译理论的研究。这才是真正的国际化。从近年外国译论论文的内容也可以看出,国外译论论文已不再单纯引介国外翻译理论,而是开始了在国外译论基础之上的研究和探索。
本土译论论文的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这说明中国翻译理论界的自主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提高。至少在国内翻译界,中国人自己提出翻译理论构想的能力正在不断提高,影响正在不断扩大,中国翻译理论界的自主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提高。在学习国外翻译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自主创新,提出有说服力、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本土译论应该是我国翻译界今后努力的方向。然而,本土译论的最终使命并不是在国内翻译界立足,而是要进入国际视野。但是,从本土译论的参考文献来看,中国本土译论在国际上的影响还不大。而且,本土译论在国内的发展,除了生态翻译理论以外,总体上还属于单兵作战的模式。本土译论还没有形成固定的研究团队,发表的文章也不具有系统性、连续性。
实证研究的论文数量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这说明中国翻译理论界正越来越多的追求翻译研究的科学性。翻译理论的构建,最终都需要通过实证进行检验。翻译理论研究实证分支的发展是翻译理论构建特别是本土译论构建的基础。实证研究论文数量的上升为本土译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最后,传统译论研究论文的数量基本上保持不变,每年在一篇左右。这对于中国翻译理论的构建也是合理的。毕竟中国传统译论和世界各国的传统译论一样并不十分发达,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也不够深入。传统译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有限的。
3、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翻译理论构建过程中,本土译论和实证研究的发展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国外译论的发展呈下降趋势,传统译论的发展基本上保持平衡,处于整个对比图的底部。从时间的维度来看,2010年之前,外国译论文章的数量远远超出本土译论和实证研究论文的数量,2011年到2013年间,外国译论文章的数量和本土译论及实证研究论文的数量不相上下。2014年至2015年,本土译论和实证研究论文的数量占绝对优势。这样的变化符合翻译理论发展的正常形态,反映了本土译论及实证研究由弱变强的过程,也反映了我国翻译界在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努力,反映了中国翻译理论构建的正确路径和发展趋势。
五、结论
通过对2008年至2015年间《中国翻译》翻译理论专栏发表的文章的统计结果可见中国翻译理论建构当前发展态势良好,未来发展趋势符合社会科学发展要求;中国翻译理论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以外国译论和传统译论为中心的严重的汉学主义倾向。当然,本项统计研究并没有对外国译论、本土译论和实证研究的论文在内容上进行深入的分析,所以,对于中国翻译理论构建的深层次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分析、探索。此外,本次研究的范围也只局限于《中国翻译》杂志,对于其他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的情况并未统计,所以,由此得出的结论也只能代表我国翻译理论构建现状的一个侧面,还有不够全面的地方。这些都还有待学界同仁进一步研究考证。
[1]潘文国.中国译论与中国话语[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1):1-7.
[2]穆雷,邹兵.翻译的定义及理论研究:现状、问题与思考[J].中国翻译,2015,(3):18-24.
[3]Baker,Mona.Routledgeencyclopediaoftranslation studies,London and Network:Routledge,1998:365-376.
[4]Lefevere,André.“Chinese and Western Thinking on Translation”.ConstructingCultures:EssaysonLiterary Translation,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8.
[5]Munday,J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6]Miller P Frederic,et al.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Saarbrücken:VDM Publishing House Ltd.,2010.
[7]刘英凯.论中国译论的潜科学现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49-53.
[8]陈向京.新世纪初(2000-2004)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态势[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33-35.
[9]马会娟,温秀颖.关于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前景[J].外语教学,1999,(4):31-35.
[10]党争胜.近二十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方向思辨[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5):30-35.
[11]郝军,史国强.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语言学视角[J].社会科学辑刊,2010,(2):204-206.
[12]邹东旗.从汉语言特点看中国译论发展的正确方向[J].衡阳师专学报,1991,(3):95-100.
[13]张南峰.从奈达等效原则的接受看中国译论研究中的价值判断[J].外国语,1999,(5):44-51.
[14]张婷,吴军赞.译论的人文价值取向与科学价值取向思辩——兼论中国译论的价值观[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13,(5):80-82.
编辑:董刚
The Current Status and Trend of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A Statistical Review of the Theoretical Articles Published on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JIANG Weng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Fuyang Normal University,Fuyang,Anhui236041,China)
Within the scope of sinologism,a statistical review of the 125 theoretical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column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shows that the afore mentioned articles mainly fall into four types:foreign theories,local theories,traditional theories,and empirical studies.Among them, foreign theories occupy the largest share,but over the years,the number of articles on foreign theories has been decreasing;local theories come next,but over the years the number of relevant articles has been increasing;empirical studies come at the third place,and over the years the number has also been increasing;the traditional theories have the smallest number of relevant articles,and on the average less than one article was published every year.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current status;trend;sinologism
H05
A
2095-7327(2016)-07-0137-06
蒋文干(1977-),男,安徽天长人,阜阳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口译。
2014年阜阳师范学院重点科研项目“汉学主义视阈下的中国翻译理论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4FSSK05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