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策略
2016-12-12武汉市汉阳教育局教科中心桂文通
■武汉市汉阳教育局教科中心 桂文通
浅谈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策略
■武汉市汉阳教育局教科中心 桂文通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的过程。自主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这种开放的多角度的学习方式的探究,激活课堂,使学生掌握数学这一学科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独立地选择学习的步骤与方式,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策略性地学习品质。
一、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策略
1.趣化数学教学,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初中生显著的性格特征变化就是主观性的大大增强,初中阶段是他们自我意识的萌芽生长阶段,这种自我意识成长因为不够成熟而表现出主观性过强等特征,他们开始十分关注自身感受,并对于自身体验不佳的事物表现出抵触情绪,这样的个性特征对于初中数学自主教学的最显著影响莫过于学生“愿不愿意”是基于他们“喜不喜欢”。因此初中数学要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就必然要从兴趣二字入手,将数学教学兴趣化,使数学成为“招人喜欢”的生动学习体验,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把学习当作一件高兴的事情来做,是一种快乐的体验,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就会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就会事半功倍,从而促使学生自主自愿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趣化数学教学,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既是要趣化教学内容,使原本相对单调枯涩的抽象概念转成生动有趣的数学形象;又是要趣化教学形式,使简单程式化的学习活动变成活泼多样的学习体验。通过这两个层面的教学趣化,让学生喜欢学,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
2.精准制订目标,确保自主学习方向
学习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它通过对学生行动进行调控,从而使活动维持稳定的方向并指向目标的实现。设置适当的学习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学习目标指向和难度水平的不同制约着自主学习动机的价值取向动力水平,学生总是根据特定的学习任务对他们的影响投入到相应的学习活动中去。
设计学习目标或“学习单”要注意:(1)依照课标要求,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2)切合教学内容,不仅关注教材本身,根据学习内容的重、难点确定目标,还将“课后习题”作为目标设定的重要参考因素,写清楚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期待,并特别强调要从学生的视角来描述学习目标;(3)联系学生实际。学习目标应当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习目标或“学习单”的执行者是学生,因此,教师在目标设计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学情,目标确定时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情感水平,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和发展点。
在设置目标时,适当设置“高而可攀”的目标,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会学生把复杂的学习目标分解为具体的、简单的学习目标;在给学生指定学习目标时,要陈述完成目标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学习目标的价值所在;还可以给学生增加自选学习目标的空间,通过增强他们的目标承诺来改善其学习成
绩。
3.精心设计问题,搭建自主探究平台
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用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将知识目标细化、问题化、将知识点、主要数学思想、方法融入设计的问题中,学生在探索、回答设计的问题时,激活了思维,又增加了求知欲,同时又培养了创造力,从而实现学习目标。在设计数学探索问题时,充分注重问题的整体性、目标性、层次性、探究性,力图变式设计“问题串”,然后在问题串的引领启发下,学生从而进行系列的、连续的、有梯度的思维活动,不断攀升新的思维高度及认知层次。好的问题应是小组讨论的推动器。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精心设计问题的阶梯,还学生选择教育自主权。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台阶,把能力需求适当分段来构建“阶梯”,精心选编练习题,力求少而精,练在点子上,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阶梯上获得成功。
4.组织小组讨论,增强自主合作意识
学生在独立思考无法解决数学问题或有不同的见解的时候,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参与讨论,让各种意见充分解释其根据,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们通过积极思考和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解决部分在自学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并进一步理解掌握学习的内容。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佳的时机。
在组织课堂讨论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四点:①讨论的问题要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学生的疑点;②讨论的形式要多样化,可让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可让小组讨论,也可组织辩论;③组织讨论时要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成为直接参与讨论的主体;④教师要巡回了解各小组的讨论情况,把学生在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做一个简要记录,为进行有的放矢地精讲释疑作准备。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关注每组讨论的情况,对每组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启发,并且对于出现“偏离方向”的小组,应当及时将讨论调整到正确方向,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通过小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形成全面思考的习惯。同时,自主合作过程,学生之间智慧共享,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辱感和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
5.科学预设留白,提供自主探索空间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会思考,养成积极的数学思考习惯,可以获得较好的课堂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恰当地留给学生思维的时空、延迟判断,让学生思、让学生说、让学生做。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更多的责任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
在问题的设计或学案的编写时,少一些封闭性问题,多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多一些留白的空间。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只有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足够探索问题的时空,让学生的课堂他做主,这样,他们对知识点理解会更容易,解题思路更灵活,课堂教学就能取得最大的收益。
6.着力学法指导,提高自主参与能力
初中数学开展自主学习,除了要让学生喜欢自学,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懂得自学。教师应该通过多样的方法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一般程序,领会自主学习的内在涵义,形成灵活应变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真正有效推进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当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速度。教师的指导要做一般性指导和针对性指导相结合,既要注重平时一般性的指导,又要在学习具体内容时注重有针对性的指导;还要做到全班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和自主学习之后面向全班进行指导,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有效引导自学有两个常见的方法:一个是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学步骤,帮助学生自学方向不偏倚;一个是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学思路,帮助学生形成自学思维。
具体的学习方法指导有,要求学生做好预习,课后及时整理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等思维方法,以及迁移、联想、判断等来解决问题;重视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和原理,就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获得大量感知认识,建立表象,以此作为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
7.尊重个性差异,增强自主学习的选择性
同一个班级,由于学生认知水平不
同,生活经验、个性差异,而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的学习方法也不同。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使学生创造思维得到发展。比如,对于同一个问题虽有多种解法,但学生中个性差异太大,不能所有的学生一个要求到底。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提出要求,有的学生能做出一种已经很好了,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让他充满信心的学习。
选择学习内容,还给学生自主权。现在有的数学课堂,每节课的内容,学生学什么,接着学什么,往往是教师决定的,于是在课堂中常常出现学生懂的,教师还是反复讲;学生感兴趣的老师往往没有讲的现象。学生没有学习的自由,就谈不上创造发现了。我们应该允许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内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总复习内容,按照有的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去选择复习内容,有的学生按教材同内容来确定复习内容,有的选择课外思考题作为补充复习内容。由学生选择学习内容,还给学生自主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8.创设良好氛围,营造自主学习环境
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会学”;同时还要促使学生成功,使学生“还想学”。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自身素质才能得以提高,才能让学生获取主动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就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而课堂气氛是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课堂气氛和人际关系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为了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学习情景和氛围。允许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争论并各抒己见,形成师生多维互动式“启迪释疑”的实践活动。教师要放松课堂,大胆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允许学生充分讨论,提出不同的见解、意见;运用激励的价机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特别对一些独特的看法、思维方式或解题方法,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个别学生的不“正规性”问题,要善意指导,不呵斥,真正做到师生平等对话。
课堂的问题设计要有梯度,充分估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有探讨性和解决的可能性;不过分拔高课标的要求,这是学生思维能得到展现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教学让大部分的同学能感受到学习是成功的,时刻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不断从成功走向成功。
二、初中数学“学案导学”的自主学习模式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突破口,使学生在更加明确、更加清晰的学习意图和需求的引领下,亲身经历课本知识的自主探究学习、疑难点的讨论交流、知识方法的归纳引领等过程,这不仅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而且能满足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变教为导,变学为思,不仅能使学生学会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和怎样学习,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之中。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活动分为六个环节,即“自主先学―展示交流―课堂讨论―精讲释疑―归纳总结―达标检测”。
1.学案引领,自主先学
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所提供的适当抓手,目的是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助学”及“支架式”的帮助。因此,学案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力求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目标的要求,能适用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课堂上可将学案发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学案的指导,通读课本、观察操作、尝试解决学案中的问题,以获得学习中的切身体验,完成知识的初次建构。
2.小组汇报,展示交流
由于学生自身经验、知识基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在学案自主学习中往往对某些知识理解不是很到位的,同时对同样的知识构建的途径不够多样化,所以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对自主预习环节的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由组长检查、汇总小组成员的预习成果及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不理解的疑难问题,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充分展现和表达对知识意义的理解和见解。最后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挑选上、中、下三类学生示范解答自学思考题,学生不断尝试解答自学思考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思维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通过汇报、交流,能暴露出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为下一步课堂讨论和点拨引导作参考。
3.课堂讨论,深化认知
此时进行课堂讨论不仅能使学生在前两个教学环节中获得正确的认识,并继续深化,使学生中存在的不够准确的认识及时得到纠正,而且能通过讨论实现“兵教兵”,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解决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在讨论中,教师要提供好的问题,好的问题才是讨论持续进行的载体;教师要关注讨论点的设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和认知上冲突点处开展讨论活动。
4.精讲释疑,点拨引导
对于学生讨论中仍未能解决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必须由教师做出“精讲”,以疏通学生思维渠道,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所谓“精讲”,有三层含义:一是指要讲教学内容的精华,即讲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学生的疑点问题;二是指课要讲得精彩,要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三是指对重、难、疑点问题要讲得精确。
5.归纳总结,自主建构
数学学习不是由教师把数学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学习新知后,可引导学生在对知识进行整体回顾,以自我总结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概括总结、生成意义后,促使其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整理与内化,完善数学认知结构,并实现思维方法的理性层次跃迁,从而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为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搭建新的着力点。归纳总结时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归纳出本课时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二是要讲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6.达标训练,拓展提升
这一教学环节的主要功能是有效测评、及时补救,力求知识、能力协同提高。达标训练题要按课时教学目标要求,遵循导向性、基础性、全面性、科学性和发展性的原则精心设计。训练的形式可以由教师指导学生练习,也可以让学生自行练习。在达标训练阶段,对于学习有困难、当堂无法完成的学生,教师应予以及时的点拨帮助,或利用适当的课余时间帮其补上。
以上六个教学环节是本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但并不是不能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加以灵活运用。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能有效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自主学习意识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过程,促进学生投入到充满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去,自主探究学习,亲历探究、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科学地实现对数学知识的自我意义建构。
责任编辑 郑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