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参禅妙用无穷
2016-12-12鲍志成
鲍志成
以茶参禅妙用无穷
鲍志成
茶药同源,茶源自“百草”而为“本草”之长,自古就有茶乃“万病之药”的说法。古往今来,茶的养生保健功能诸如提神醒脑、清心明目、益思开悟、延年益寿,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喝茶有醒脑提神,解除睡意之功,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说:“饮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别称不夜侯,美其功也。”饮茶又可去心中的烦闷,《唐国史补》载:“常鲁公随使西番,烹茶帐中。赞普问:‘何物?’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因呼茶为涤烦子。”(娄国忠:《茶在诗文中的几种常见别称》,《江南时报》2015年4月28日。)这是对茶提神醒脑、清心净虑功能的高度概括。现代医学认为,从茶对人的生理作用而言,茶叶含有的咖啡碱能刺激中枢神经,使人脑清醒,精神爽朗,提神解乏,消除疲劳。达摩祖师撕眼皮的故事说来玄乎,但其弦外之音恰恰是茶在坐禅时发挥的提神醒脑功能。
茶有提神醒脑、驱除困魔的功效,恰好为禅家坐禅所用。禅僧以茶供佛祖、菩萨、祖师,遂成丛林宗风。中唐时期茶风大兴,正是得益于禅风之兴盛。后世饮茶成风,禅师始作其俑之功不可没。从禅师坐禅以茶提神,礼佛以茶清供,到禅院普兴茶会茶礼之风,饮茶伴随禅宗的兴旺而发展起来。
唐宋禅院的僧堂仪轨以茶汤入清规,从《百丈清规》到宋元《禅院清规》,对禅院各种茶会记载详尽备至,以茶供佛、点茶奉客、以茶参禅均纳入丛林仪轨,成为禅僧修持和日常僧堂生活的一部分。当时寺院中的茶叶称“寺院茶”,一般用于供佛、待客、自奉。寺院内设有“茶堂”,专供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举办茶会、品尝香茶;堂内置备有召集众僧饮茶时所击的“茶鼓”和各类茶器具用品;还专设“茶头”,专司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山门前有“施茶僧”,施茶供水。寺院茶按照佛教规制还有不少名目:每日在佛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如天台山“罗汉供茶”;每天需在佛前、祖前、灵前供茶,赋予茶以法性道体,以通神灵;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作“普茶”;化缘乞食的茶,称作“化茶”;而僧人最初吸取民间方法将茶叶、香料、果料同桂圆、姜等一起煮饮,则称为“茶苏”。
在宋元时期,以杭州余杭径山寺为代表的江南禅院还普遍举行各式“茶会”,流行用开水冲泡抹茶的“点茶”法。当时江南地区禅宗寺院中的各类茶事臻于炽盛,每因时、因事、因人、因客而设席,名目繁多,举办地方、人数多少、大小规模各不相同,通称“煎点”,时称“茶(汤)会”,俗称“茶宴”。根据《禅苑清规》记载,这些禅院茶事基本上分两大类,一是禅院内部寺僧因法事、任职、节庆、应接、会谈等举行的各种茶会。如按照受戒年限先后举办的“戒腊茶”,全寺上下众僧共饮的“普茶”,新任主持晋山时举行的点茶、点汤仪式。《禅苑清规》卷五、六就记载有“堂头煎点”、“僧堂内煎点”、“知事头首点茶”、“入寮腊次煎点”、“众中特为煎点”、“众中特为尊长煎点”、“法眷及入室弟子特为堂头煎点”等名目。在寺院日常管理和生活中,如受戒、挂搭、入室、上堂、念诵、结夏、任职、迎接、看藏经、劝檀信等具体清规与禅院修持功课、僧堂生活、交接应酬以及禅僧日常起居,也无不参杂有茶事、茶礼。在卷一和卷六,还分别记载了“赴茶汤”以及烧香、置食、谢茶等环节应注意的问题和礼节。这类茶会多在禅堂、客堂、寮房举办。二是接待朝臣、权贵、尊宿、上座、名士、檀越等尊贵客人时举行的大堂茶会,即通常所说的非上宾不举办的“大堂茶汤会”。其规模、程式与禅院内部茶会有所不同,宾客系世俗士众,席间有主僧宾俗,也有僧俗同座。可以说,禅风之盛助益了茶风炽盛,茶在禅僧修习实践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里特别强调,禅院茶会是法事形式之一;禅院茶会在禅院普遍举行,并非只有径山寺独家;禅院茶会既有在禅堂、法堂等举行的大堂茶会,也有在客堂、寮房甚至茶亭举行的简易茶会;所谓的版本不只一个,但都以僧人或禅人为主体,要求十分严格;日本茶道源自径山茶宴,主要是因为日本禅宗法系主要源自径山寺包括宋代径山寺诸师和元代天目山中锋明本,但现今的日本茶道几经演变,只能说是保留了禅院遗风的茶道或者有禅意的茶道;四头茶礼并非一般所说的禅院茶会或径山茶宴,只是祭祀开山祖师的供茶仪式。诚如光泉法师所说,不是什么都能成为或称为禅茶,只有寺院或禅僧为主体在寺院丛林背景下举办的法事性质的茶会才能称为禅茶会,其他的包括日本茶道最多只能称为“禅意茶会”。
宋徽宗(1082-1135)称茶“祛襟涤滞,致清导和”,“清和淡洁,韵高致静”(赵佶:《大观茶论》序,中华书局2013年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刘安:《淮南子》卷九《主术训》,《新编诸子集成》第七册《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版。],是人们追求的智慧人生和高尚境界。“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明此养生则寿,没世不殆”(万全:《养生四要》卷一《寡欲》,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年版)。茶道在人格修持和宗教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在于静心。佛家修持实践有戒、定、慧三学,与儒家的宁静致远、道家的静心明道,都反映了人类高级精神活动的基本规律或普遍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清静、安静、宁静、寂静是前提,是基础,是关键,心静则智慧现,心净则菩提来,否则其他的无从谈起。而茶道实践正是营造安静的环境,助益静心、静息、入定,从而灵台空明,生发智慧。
以茶问道、以茶参禅、以茶悟道,是禅僧茶事实践与参禅修持相结合的关键环节,其根本作用是破除昏寐瞌睡,保持清醒,进入并保持禅定状态。我这里打个比喻,就是“清醒地睡着”的状态,这是超乎平常知觉状态下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根据巴甫洛夫创立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K·M·贝考夫,A·T·松尼克,吴钧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科学通报》,1952年第5期),高级神经活动是大脑皮层的活动,是以条件反射为中心内容的,所以也称条件反射学说。人类的语言、思维和实践活动都是高级神经活动的表现,其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所谓兴奋是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状态转为活动或较强的状态;所谓抑制是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状态转为静息的状态或较弱的状态。不能简单地把兴奋看做是活动,把抑制看做是静止的状态。兴奋和抑制都是一种神经活动的过程,它们指的是这种活动所指向的方向。从广义来看,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机能,除条件反射外,还包含学习和记忆、睡眠与觉醒、动机行为等。由此可见,抑制大脑皮层的条件反射活动,使之处于静息状态或较弱状态,正是人类高级智能活动之一。
佛家的戒定慧,儒家的宁静致远,道家的静心明道,在思维开悟方法上无不与现代神经科学相吻合。尤其是佛教禅宗强调通过持戒摄心,由摄心而入定,由入定而开慧,明心见性,修成正果,了脱生死,觉悟成佛。“打坐”是佛家打开天眼、开发智慧的最有效方法。佛家的“开天眼”包括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个层次,根本目的是实现个人生命从身到心到灵的依次升华。盘腿一坐,杂念灭尽,一念全无,在寂静虚空中人的感官功能即条件反射功能丧失殆尽,进入“入定”状态,或者说“静息”状态,这时对外界信息的条件反射处于全然没有或较低较弱的状态,人的“自心”“本真”开始清明浮现,从肉体游离开来,进入“空灵”状态,与天地宇宙开始“全息”交流(多维可视、超越时空),达成“明心见性”的觉悟之境。
禅宗在实践这一修持法门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原因不外乎茶的提神醒脑助益参禅打坐,茶的药用作用符合、满足了禅僧特殊的修持活动——打坐参禅所需要的生理状态。禅宗从“吃茶去”的和尚家风、“以茶供佛”的佛门礼制、“以茶参禅”的修持实践,到把僧堂茶会茶礼仪轨纳入《禅苑清规》,把茶会茶礼当做禅僧法事修习的必修课和僧堂生活的基本功,从而形成完善严密的茶堂清规或茶汤清规,把茶的这种提神功能和助益作用发展到极致,可谓是人类探索高级神经活动或高级认知实践的独门绝法或成功案例,是对古印度佛教“瑜伽”的继承和发展,与儒家的“静坐”“吐纳”、“宁静致远”,道家的“气功”“坐桩”、“坐忘”“无己”等,也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无论哪一门哪一种,都必须抛弃杂念,根除妄想,专心一志,全神贯注,其主要特征是超常入定,无人无我,空明无碍,开启智慧,感悟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