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2016-12-12
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石川干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专家、日本中央大学教授
在日本,历代以来,我们政府都非常重视古建筑的保护。在保护古建筑方面,日本历史上主要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我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在明治维新时期,即1868年至1930年间,中央及地方政府都将保护历史遗迹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工作。东京、大阪等每一个城市都参与了历史遗迹保护活动,而且各个城市都自主出台了一些行动方案,规划出各种大大小小的保护区。其中,宫岛更是被列为“特别保护区”。那时候很多古寺、神社和塔等历史遗迹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对日本后来的古建筑保护影响深远。
“二战”时期,因为战争,除了京都和奈良,很多历史文化城市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尤其是广岛,更是曾受到了原子弹的轰炸。在“二战”结束后,我们需要全面完成经济复苏,尚未能顾及历史文化城市的重建保护工作。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日本民众率先发起“古建筑保护运动”,才引起了社会对历史文化城市的关注,并开始对很多历史文化城市实施了重建。不仅如此,人们还筹集资金来保护城市及周边的林地。现在,这些地方都有着一片片葱葱郁郁的森林。
2009年,日本政府颁布了一部《历史古建筑重建法》,推动了历史古建筑的复活重生。按照该法,社会举荐保护古建筑,须从地方政府向上级政府逐级上报,获批后政府将会提供高达70%的资金支持。当然,这是很复杂的一次保护运动,包括交通、运输、农业、土地等相关责任部门都要合作一
起参与。于是,在多部门的协调参与下,也就有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保护计划。
正是这一揽子计划,使古建筑保护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比如日本弘前城——一座非常美丽的旅游城市——为了保持原貌,修复重建了一座17世纪时的古堡。而且,为了防止地震破坏,我们大胆将这座古堡慢慢地整体移动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邀请游客过来参与,让游客也成为古城修复的参与者。如今,这里一到春天四处可以看到美丽的樱花,以及樱花掩映下的古堡、神庙。
当然,除了古城,古村也是重要的保护对象。我们再来看一个日本古村保护的案例。这个叫“易观”的古村落,无论是景观,还是村落结构也好,至今保持着12世纪时的基本原貌。它的田地、土地、森林,自12世纪以来就没有改变过。什么叫“可持续发展”?这就叫作“可持续发展”。现在,这里依然是一个传统农业村。于是,专家根据当地的资源特色,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加大了农业投入。如此,既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也引来更多的热爱乡村的志愿者和游客。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去那里感受乡村气息,体验现代农业。
有效的经验总是可以被不断复制。于是,我们还以此为蓝本,在其他地方进行了类似的试验。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还可以借助互联网,邀请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与进来。比如,我们就曾一次性邀请一千多人到一个小村庄去帮助我们植树。
其实,只要我们积极引导,吸引更多公众参与,保护好古村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现在,这些在我们的参与下保护下来的小村落,就像一个个美丽的后花园,开始融进我们美丽的世界。
从历史经验来看,古村镇保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来坚守。而在保护文化遗产时,公众参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努力培育人们的参与意识,引导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化遗产的重修与保护。这就是我们遗产保护的策略。
在保护重要的文化遗产时人们的参与度非常重要,要培育人们的参与意识,让人们意识到用现代化的技术能够保护好文化遗产,从而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村落保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