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醒脑开窍法合手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2016-12-12郭蕴萍张国栋石学敏张泽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21期
关键词:掌骨醒脑肌力

郭蕴萍,张国栋,石学敏,张泽全



醒脑开窍法合手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郭蕴萍1,张国栋1,石学敏2,张泽全3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法和手针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 醒脑开窍法与手针合用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即醒脑开窍合手针组和对照组即传统体针疗法。结果 治疗组在中风偏瘫病人的肢体肌力恢复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开窍法合手针在治疗脑中风后偏瘫病人的肌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中,疗效确切。

中风偏瘫;醒脑开窍法;手针;肌体肌力;恢复

“醒脑开窍法”是由石学敏院士根据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结合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和丰厚的临床经验总结创立的一套用于脑卒中后的特色针刺手法,与传统的中风针刺治疗相比,石院士选用阴经穴位为主,由阴引阳,是为醒脑开窍的特色。形成了“内关、人中、三阴交”为主穴,“极泉、尺泽、委中”为配穴的“开窍启闭、疏通经络、补益肝肾”的醒脑开窍大法。“手针”则为著名糖尿病专家张泽全教授经过30年临床经验所创立的采用手部穴位为主的安全有效新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见效快,效果好,疗程短。两种方法对于中风后肢体活动不利的病人均有明显的作用,但临床中少见有将醒脑开窍与手针结合运用于中风偏瘫治疗的相关研究,因此,笔者在临床老师们的带领下,进行了相关的临床治疗和观察,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山西广济医院的门诊病人80例。治疗组40例,女性18例,男性22例,年龄40岁~72岁,病程15 d~60 d。对照组40例,女性17例,男性23例;年龄42岁~72岁;病程18 d~56 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和《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标准[1],且经磁共振成像(MRI)或头颅CT确诊。

1.3 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的首次发病偏瘫病人;年龄40岁~80岁;发病期限为一周到3个月,性别不限;上下肢肌力Ⅰ级~Ⅲ级以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且无其他严重合并症;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中肢体功能缺损累计>10者;病人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接受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按经CT、MRI、ECG或其他检查证实由脑外伤、脑肿瘤、脑寄生虫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引起脑梗死者;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者;合并有肝肾功能不全、内分泌系统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类病人;伴有严重认知障碍,昏不识人,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的病人;不能配合康复训练者;伴有严重关节病变且影响肢体运动功能的病人。

1.5 脱落标 纳入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不能完成治疗的均为脱落病例。

1.6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法合手针[2],醒脑开窍法取穴,主穴为:内关、人中、三阴交;辅穴为:极泉、尺泽、委中;配穴为:合谷、风池等。手针穴位,主穴:夹脊、3区B穴、4区B穴、4区C穴、3区C穴;辅穴:颊车、风池、5区A穴、3区C穴。针刺手法是根据醒脑开窍主穴量法要求[2],即内关穴采用提插捻转泻法,进针1.0~1.5寸深,手法持续3 min。人中穴:用雀啄手法,向鼻中隔斜刺0.3~0.5寸,将针向一个方向捻转360度,以病人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三阴交穴用提插补法,针沿胫骨后缘皮肤呈45度角方向斜向后刺入,深1~1.5寸,行重插轻提补法,以病人下肢连续抽动三次为度。极泉穴针刺进针1~1.5寸,提插泻法,以上肢抽动三次为度。尺泽穴同极泉穴。委中穴则直腿抬高取穴,1.0~1.5寸,用提插泻法,以下肢抽动三次为度。合谷进针1.0~1.5寸,用提插泻法,以手指抽动为度。

在手部的第三与第四掌骨间,为3区,在掌骨近侧端腕掌关节至掌骨远侧端掌指关节之间划分3等分,从腕掌关节开始,分别为3A,3B,3C穴位。在第四与第五掌骨间,为4区。在掌骨近侧端腕掌关节至掌骨远侧端掌指关节之间划分3等分,从腕掌关节开始,分别为4A,4B,4C穴位。在第五掌关节后侧,为5区、在掌骨近侧端腕掌关节至掌骨远侧端掌指关节之间划分3等分,从腕掌关节开始,分别为5A,5B,5C穴位。取3B,3C,4B,4C,5A穴,均从手背直刺进针,针感以局部酸麻胀传达手指。行针1 min,留针20 min。治疗以10 d为一个疗程,间隔2 d~3 d,治疗3个疗程。

对照组,用传统体针疗法。上肢瘫痪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瘫痪取环跳、风市、阳陵泉、伏兔、足三里、绝骨、太冲等。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 d~3 d,治疗3个疗程。

1.7 评价标准 基本痊愈: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生活能够自理,并能参加一般劳动,肌力恢复至Ⅴ级者,能作抵抗运动。显效:生活大部分自理,患侧肢体功能显著改善,肌力提高2级~3级,或上肢和(或)下肢的肌力提到至Ⅳ级者,能作抵抗运动,但不及常人者。好转:肢体活动有部分改善,肌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1级~2级,但肌力仍为Ⅲ级以内,不能作抵抗运动者。无效:经2个疗程治疗,症状及肌力改善不明显者。

1.8 统计学处理 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两组均为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方法,但治疗组疗程短,见效快,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更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 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由石学敏院士在分析各医家经典论述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而创立的一套独特有效的针刺方法。将中风病因病机概括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运用“醒脑开窍,补益肝肾,疏通经络”的方法,治疗中风疾病中神不导气,肝肾亏虚,经络阻滞等神志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症状。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病的作用机制表明[3],该针法可提高中风病病人血中前列环素活性、降低血栓素活性,改善血管顺应性,降低血管阻力;可提高神经细胞的应激能力,增强脑组织的修复能力;可使病灶侧的神经细胞的活动性增强,改善脑功能;可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性,提高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手具有复杂精细的结构及灵敏的感觉,因手指尖的触觉灵敏度最大,手指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质功能的区域面积,仅大拇指的运动区域就相当于腿运动的10倍,刺激手部相应的穴位和压痛点,可以直接影响大脑皮层,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和机体免疫防护系统。手针针刺可激发大脑特定区域获得平衡,清除自由基,双向调节内分泌,可用于降糖,镇痛,提高免疫力等[4]。

将醒脑开窍法合手针共同用于脑卒中后偏瘫病人的治疗,效果比单一的一种治疗方法更明显,因此二者可以共同用于脑血管病后期的肢体恢复治疗,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9(6):379.

[2] 石学敏.脑卒中与醒脑开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

[3] 石学敏.石学敏实用针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0.

[4] 张泽全.泰铭手针[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

(本文编辑王雅洁)

1.天津中医药大学 2013级研究生(天津300000);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山西广济医院

石学敏,E-mail: tjdrshi@msn.com

R743.3 R255.2

C

10.3969/j.issn.1672-1349.2016.21.041

1672-1349(2016)21-2584-02

2016-03-23)

引用信息:郭蕴萍,张国栋,石学敏.醒脑开窍法合手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1):2584-2585.

猜你喜欢

掌骨醒脑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