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应对经济宽运行到紧运行的重大转变

2016-12-12卓勇良

关键词:非公经济经济

卓勇良

(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5)



管 理 经 济

积极应对经济宽运行到紧运行的重大转变

卓勇良

(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5)

解析国民经济宽运行、紧运行的概念、特征以及产生的缘由,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突飞猛进伴随着扩张性的结构失衡,使国民经济逐渐从宽运行进入紧运行状态。在这一陡变的转折期,笔者关注到三个积极信号。支撑中国经济至今并未出现“硬着陆”,并提出这一转折过程的有力支撑点及应对经济紧运行的关键。

宽运行;紧运行;宏观经济;非公经济

国民经济紧运行是经济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个概念最早曾出现于1987年,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以及结构性失衡,构成了紧运行的基本特征①《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组:《紧运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经济研究》1987年第8期,第50-58页。这一观点一度对经济研究有较大影响。然而,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总供给恒等于总需求。因此,这一所谓的紧运行,无非是价格管制时的一种状况而已,即只是计划经济特征。当中国经济从计划走向市场时,紧运行的观点很快被人遗忘。后来有学者出于对经济运行状态的描述而使用紧运行概念,但内涵相去甚远。②夏文文:《’96宏观经济,“紧运行”中“轻起飞”》,《铁道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第44页。

本文提出的国民经济紧运行,系相对于国民经济宽运行而言,宽与紧是指经济运行的要素供给以及需求状况。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三个增长源泉为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若供给充分且需求增长旺盛,谓之宽运行;若供给偏紧,需求须进行供给侧创新改革才能实现较快增长,谓之紧运行。至于投资出口以及GDP、财政收入、企业利润等指标,虽然宽运行下通常增长较快,但并不意味着紧运行下这些指标增长均较慢。因此紧运行仍有可能实现较好的经济增长,形成“紧中有好”的局面。

当前是国民经济从宽运行向紧运行陡变的转折期,“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一旦度过这一转折期,随着劳动所得分配占比逐渐上升,中国经济将进入新的动态均衡期,形成结构持续优化提升的紧运行。中国经济将继续具有较强的内生动力,加上全面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以及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完全有望继续保持相当一段时期的中高速增长。

一、宽运行与扩张性结构失衡

中国经济曾长期处于宽运行状态,典型特点是劳动力供大于求。1978—2007年全社会就业人数年均增长2.2%③文中数据如无特别说明,均出自相应年份的国家统计局网站、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统计年鉴》以及《浙江统计年鉴》等。其中城镇就业年均增速高达4.2%。工资上升则长期相对较慢,1978—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年均增长均为7.4%,比同期GDP增速低2.5个百分点。劳动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降,意味着企业工资成本相对走低。建设用地供给宽松,根据笔者收集的2001—2011年数据,国有建设用地年均增速高达12.8%。

资本回报持续较高,资本供给总量充裕。改革开放促进沿海一大批企业家迅速崛起,他们一边招聘大量农民工,一边大量进口境外工艺技术装备,先是令国有集体企业出局,随之产品大量出口,令欧美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难以招架。改革开放第一个10年,出口增长3倍,第二个10年增长4倍,第三个10年增长6.3倍。在此期间,因国内要素价格低于全球均衡价格,出口则为全球均衡价格,企业利润猛增。1998—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年均增速高达33.3%,流动性泛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猛,房价快速上涨。

1978—2011年是中国经济狂飙突进期,属典型的宽运行,GDP年均增速高达9.9%。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逐渐产生典型的扩张性结构失衡,呈现出三个特性。

1.动力结构失衡:形成出口投资依赖。1978—2011年,出口按人民币计算的年均增速高达22.1%。因此,在劳动力无限供给、工资难以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国民经济可以不依赖消费增长,不依赖自主创新,而能持续快速增长,巨额利润进一步转化为投资品生产快速增长,形成资本自循环。

2.分配结构失衡:劳动所得占GDP比重持续走低。1978—2011年劳动所得占GDP比重从1983年最高的56.8%降到2011年最低的33.4%。*卓勇良:《关于劳动所得比重下降和资本所得比重上升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26-33页。具体数据根据最新资料计算。这些具体数据因分析方式不同或有差异,但劳动所得占GDP比重的下降幅度,大致反映了实际情况。2011年中国劳动所得占GDP比重,仅相当于美国的1/2。

3.需求结构失衡:消费率走低和积累率走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最终消费比重从1983年最高的67.4%降到2010年最低的49.1%。资本形成总额比重,从1983年最低的31.7%上升至2011年最高的47.3%。据日本统计局提供的全球36个主要经济体数据,中国最终消费比重仅高于沙特,位于倒数第二。

因此,中国经济增长虽快,但结构失衡渐趋严重,后续发展存在隐患。更严重的是,城乡居民并未得到相应的实惠,经济发展逐渐远离人民。

二、紧运行陡然来临与收缩性结构优化

(一)经济进入紧运行的诱因及特征

1.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逐渐终结,导致国民经济逐渐进入紧运行。2008年笔者利用五普数据分析得出,全国年度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将于2013年开始持续下降。2011年利用六普数据分析,亦得出同样的结论。

根据六普人口年龄表,在扣除死亡因素、未考虑升学和延迟退休年龄等情况下,2012—2026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总计将减少6 596万人,平均每年减少471万人。相应的预测数据已得到国家统计局近几年公布的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数的证实。一些企业早在2004年已感受到劳动力紧缺,先是技工紧缺,然后是普工紧缺,再是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全面紧缺。

这是中国企业成本提高噩梦的开端。2011—2015年,劳动力紧缺导致收入增长加快,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年均增速高达8.4%,比GDP增速高0.9个百分点。从居民角度看是收入增长加快,而从企业角度看则是成本上升。

2.商品出口断崖式回落,形成痛苦的陡然转折。此时出口渐趋饱和,竞争对手四起,且遭遇全球金融危机。2011—2015年全国商品出口按人民币计算年均增速仅3.5%,比1978—2011年猛然回落18.6个百分点。从2011年开始,全国外出农民工每年大致回落0.5个百分点,2015年仅比上年增长0.4%;越来越多的女性和高龄农民工被吸入就业大军,2015年女性农民工比重为35.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8.6岁,比上年提高0.3岁。

3.企业利润断崖式回落,投资增长加快回落。2011—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年均增速仅0.9%,比1998—2011年降低32.4个百分点。投资增长因宏观调控等原因,回落相对稍慢。2011—2015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15.9%,比1980—2011年回落4.8个百分点,2015年投资仅比上年实际增长12.0%。国有建设用地供给增长大幅回落,2011—2015年负增长2.8%。

(二)收缩性结构优化的特点

中国经济历经近40年的快速增长,改革大步推进,微观相对坚实,具有应对重大危机的坚强能力。一是就业仍相对较好;二是未出现企业大面积倒闭潮;三是金融在封闭的市场体系中,加上政府调控,潜在风险爆发的可能性不大。与此同时,由于居民收入增长回落较少,形成收缩性结构优化,支撑中国经济至今并未出现所谓的“硬着陆”。

1.分配格局从有利于资本向有利于劳动转变。2011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开始出现上升。根据笔者计算,2011年城乡居民劳动所得占GDP的33.4%,2015年上升至37.6%,上升4.2个百分点。这是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快于GDP增长的必然结果,消费增长在经济寒风中挺立,拉动经济增长。

2.增长格局从出口和投资为主向消费主导转变。定义经济增长进入消费主导格局,应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与最终消费增长对GDP增长贡献均应大于50%,城乡居民收入占GDP比重达到50%左右。目前,前两个条件已满足,后一条件正趋于接近。中国经济增长正逐渐形成消费主导格局,服务业比重加快上升,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3.增长动力从要素推动为主向创新推动为主转变。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源泉,唯技术进步因与发达经济体有较大差距,仍有较大潜力。以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2011—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从5.5万亿元增至6.3万亿元,年均名义增长3.4%,实际增长应稍高;全部职工人数从734万人减至699万人,年均减少1.2%,工业增长开始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

消费成为宽运行向紧运行陡变转折期中的有力支撑,是收缩性结构优化的必然现象。2003年,最终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降到历史最低的35.8%。而2011年以来,除2013年外,最终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一直大于50%,2015年达66.4%。

当前收缩性结构优化具有被动性及脆弱性特点。正是由于劳动供给的总量短缺,凸显了劳动分配地位;正是由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放慢,凸显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正是由于工业增长放慢,凸显了服务业增长地位;正是由于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倒逼企业创新冲动。同时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较快,是收缩性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而这由于出口及投资增长的不确定性,增长基础并不稳固。

三、紧运行下资本优化提升机制与机遇

中国经济正在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消费主导的第三波中高速增长。第一波是走出短缺经济的较快增长,第二波是外需主导的更快增长,而这第三波中高速增长,将促进中国经济的根本性变迁。在这三波经济增长之中,均有一个关键因素,即劳动相对价格变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经济的劳动所得占GDP比重从1983年开始下降,到2011年降至历史最低点,然后开始持续上升。由此可以认为,中国经济是从劳动相对价格降低,开始形成成本下降型的资本快速扩张,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增长;2011年以来出现的劳动相对价格上升,将形成激励约束增强型的资本优化升级,若其他相关状况较好,将促进中国经济继续中高速增长。

经济紧运行背景下,劳动工资增长相对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占GDP比重持续上升,将形成并增强劳动紧缺促进资本优化提升的三大激励约束机制,且这三大机制互为作用、互为强化,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内生积极因素。一是从劳动要素供给端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控制成本,加强技改和创新;二是从市场需求端促进企业销售增长及其改善,提高产品品质,优化产业结构;三是从社会发展端促进劳动地位提高,提升国民素质,加快社会发展,改变经济宽运行下社会发展支撑较弱的局面,大大增强社会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或将具有三大战略性机遇,形成紧运行下有利于经济较好发展的内外环境。

1.后发优势机遇。中国经济总量虽已荣登全球第二,但人均GDP按现行汇率计算,仅为美国的12%,日本的13%,英国的15%,即使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与美日欧仍有较大差距。中国经济第一、二波增长均是利用势能快速发展,第三波增长亦将继续利用这一落差势能转化的动能。虽难免如杨小凯所言的后发劣势忧虑,但经济紧运行显然有利于增强后发优势。*浙商在安徽广德创办的宝达精密公司案例能较好地说明这一问题。这是一家专业生产新品试制用印制电路板的企业,具有明显的反周期特点,即宏观经济下行时,销售收入反而增长较快。2015年销售额为3 000万元,2016年1至4月销售额已达1 400万元,同比增长50.5%。

2.集约内涵机遇。中国经济长期跑马圈地式发展,属非常典型的粗放外延增长,浙江是其中的典型,中西部尤甚,说当下中国经济“遍地是黄金”并不为过。浙江制造业人均固定资产约2万美元,仅为美国制造业人均水平的15%左右,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是美国的7倍,劳动生产率仅美国的1/5。在经济紧运行促进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优化状况下,形成粗放外延向集约内涵转变的巨大空间。

3.全球共生机遇。对于发达经济体,中国经济正从促进与冲击并重,更多转变为促进为主。单纯从数字层面看,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下降,这意味着中国对发达经济体正面直接竞争的减弱。同时中国将更多地具有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及服务的全方位需求,促进发达经济体或将更稳定增长,进而又有利于中国经济。且中国制造已形成高效率产业链、物流体系等,能相当部分地抵消劳动成本上升,全球竞争地位至少在一段时期内难以被替代。

四、创新非公经济认识是应对经济紧运行的关键

创新非公经济认识,是当前应对经济紧运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非公经济与传统的所谓私有制具有本质区别。因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识大爆炸、大普及以及财富泉涌,创业创新已从精英行为成为全民行为,占有较多财产的家庭占全部家庭的比重已有巨大提升。

当前进一步认识非公经济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提高非公经济地位,目的在于强化民间业者自我认同以及社会认同,强化中国社会的知行合一价值,改变社会情绪,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促使经济社会在国民经济紧运行环境下,继续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非公经济的兴起

非公经济是基于不言自明社会伦理发展起来的。最早改革起步的安徽小岗村以及浙江温州、义乌等地,无一不是为了维持生存而开始大包干,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而当地党委政府,包括安徽当时的省委书记万里同志,之所以容忍乃至允许这些突破,就是基于党和政府必须确保人民群众吃上饭这一社会伦理。四川省的农村改革也是在吃饭旗帜下展开的,即所谓“要吃粮,找紫阳”。

当时农民这种维生行为的生产资本微乎其微,仅赚几个蝇头小利。为提高效率,显然没有必要再硬设一个集体经济和政府掌控的层面。对于当时温州、义乌等地农民来说,那些提篮小卖、贩夫走卒等行为,简直不能称之为创业。1993年3月,笔者在大雪后的乌鲁木齐一家简陋旅社,采访第一位来乌市推销小商品的温州苍南人。他说当时就在市中心河滩一带,手上拿着从浙江带来的小商品,沿街向行人兜售。而当时,乌市已有10余处小商品市场,其中成规模的有5家,估计年营业额数亿元,经营者中七成左右是浙江人。

浙江最早被中央肯定的乡镇集体企业1964年出现在温州。浙江省委为此专题向中央报告,1966年刘少奇曾有肯定性批语(见之于浙江省委有关文件)。1991年笔者在温州待3个月,当地人告知,最早的工业企业都是社队集体办的,但相继垮掉,不是温州人不想搞集体经济,而是这种所谓的集体经济实在是搞不下去。那些极其简陋的非公经济现已形成巨额资产,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影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

一是站在发达经济体肩上发展起来。在全球化和知识大爆炸的背景下,在浙江人口高度稠密的均质化环境下,关于发展工业的知识及相关信息,像空气一样弥漫于特定区域之中。在乐清柳市镇,老少妇幼几乎皆知低压电器相关知识和销售信息。当加之于人民群众身上的种种束缚被消除之后,民间活力就像曾被压紧的弹簧一样迸发出来。

二是抓住短缺经济机遇。1980年笔者刚进省政府办公厅时购买的永久12型自行车,是机关事务管理局给的票。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些日用工业品仍非常短缺,这就给那些极其简陋的个体私营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浙江的个体私营经济不仅乐此不疲地大量生产低档次日用工业品,还接过了城里公家企业零配件生产的所谓“脱壳下放”。

三是改革开放激发了一大批沿海企业家的活力。他们一手大批雇用农民工,一手大批引进境外技术装备,产品先是大批销往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令国企和城镇集体企业相继出局;然后大批出口,令欧美日劳动密集型企业难以生存。

(二)非公经济创新发展的波折及对策

民间创业初期并不在乎所谓的产权关系。但随着资产规模越来越大,他们越来越牵挂于这份资产的合理性、合法性和传承性,这是他们毕生拼搏的成果,是他们的人生价值和身家性命,也是他们对后辈的交代。然而温州民资曾有一系列惨痛经历,经商被强行逐出当地,打油被收归国有,挖煤惨遭兼并,炒楼被妖魔化,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拓展遭遇严厉的管制。

面对着不时有人责难非公经济、历史阴影长期未能廓清、“妾身未分明”等状况,难免令人产生自我恐惧情结。恐惧姓资姓社,恐惧原罪清算,恐惧社会责任,恐惧政策剧变,以致长期沉迷传统产业,稍有小钱即千方百计寻找安全感,不愿持续做大做强。全国民间投资自2011年9月达到最高点的34.8%后,至2016年5月,持续56个月回落(见图1)。

图1 民间投资累计同比增长速度/%①2-11表示2011年2月份,以此类推。

值此中国经济最需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大幅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加强自主创新关口之时,民营经济却严重缺乏信心。当下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举措,就是实施重大政策调整。

一是从不言自明社会伦理的改革突破,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深化改革。人民主体地位,既是抽象的复数概念,更应是单数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理应包含创业主体直接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的具体内涵。

二是从主观的“理想选择”,到尊重人民群众的“自然选择”。理想选择很美好,然而社会很现实,人性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自然选择很粗陋,各种问题很严重,甚至被批判为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却在自15世纪末以来的全球化竞争中胜出。按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百年”精神,当前似乎以“自然选择”来确定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或更适合实际。

三是从不同行为主体制度性歧视,到不同行为主体真正一视同仁。即从仅仅吃饱饭的无奈之举,转变为承认其是发展经济的主力军、生力军,真正体现毛泽东说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前进的动力”。

具体而言,在竞争性领域非公经济应具有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同等的地位,享有同等政策待遇和准入条件,享有同样的负面清单管理。着手进行一系列技术细节改革,清除加之于民间经济身上的天花板、弹簧门和玻璃门等种种歧视。按照“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论自信和实践自信,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其中一些方面,完全可由市场机制解决。

为进一步创造非公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建议实施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一系列改革,给予省及省以下政府更大的经济管理职能和权限,尤其是对于沿海省份,增强其自行平衡建设资金的严肃要求;建立地方政府破产及救济机制,一旦进入这一机制,如主观原因为主,则地方班子整体下课,永不任用。这样既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我激励和约束,又消除了中央政府一些部门和个人的“寻租”行为,避免了中央政府掌控的公共资源按“跑部前进”和亲疏远近分配的做法。

至于非公经济的提法,是鉴于当时公有制经济比重仍较大的实际提出来的,应该只是一个权宜的过渡性提法。在当前竞争性领域已形成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且民营经济正在大规模进入社会发展领域等情况下,这个“非”字已不合时宜。建议在正式规范场合不再使用非公经济提法,而以民间经济、民间企业这样的提法替代,以与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相对应。

由于民间资本也可以社会化经营运行,且也可由国有企事业机构经营运行,因此称之为民间经济,显然比称之为民营经济更为确切,这体现了思想、视角和立场的重大变革,将对正在转型的中国经济社会具有深刻影响。

(责任编辑 陈汉轮)

Active Response to the Major Shift in Economy from Loose to Tight Operation

ZHUO Yongliang

(ZhejiangCenterforModernServiceResearch,Hangzhou,Zhejiang, 310015,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s of loose and tight economy operation, their features and arising reasons. It points out that 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ccompanied by the structural imbalance in the expansion has caused the national economy to gradually run from loose to tight operation. During this transition period with rapid changes, three positive signals are noticed which have supported China’s economy and avoided “hard landing”. It also proposes the strong support points of this transition process and addresses the key aspects for dealing with tight economy operation.

loose economy operation; tight economy operation; macro economy; non-state economy

2016-06-21

卓勇良,男,浙江宁波人,研究员,浙江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本刊特约编委,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制度经济。

10.3969/j.issn.1671-2714.2016.05.006

猜你喜欢

非公经济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非公经济成为拉动西藏经济增长“新引擎”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改革创新 营造环境 推动鹤壁非公经济发展提升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分享经济是个啥
钟祥:“百日攻坚行动”补党建短板
拥抱新经济
上半年陕西省非公经济占全省GDP比重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