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教学设计

2016-12-12刘贵艳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风带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刘贵艳

[摘要]“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是湘教版地理必修I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原因在于本节内容相对抽象不易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课标、教材、学情三个方面进行基础分析,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及内容的重难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湘教版 高中地理 气压带 风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50112

一、基础分析

1.课标分析

一是学生能够自己绘制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二是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示意图,结合地球的自转运动总结归纳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2.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湘教版《地理Ⅰ》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是重点也是难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二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3.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初中地理有关气候知识的学习以及对高中地理(《地理Ⅰ》)第一章第三节关于地球的运动的学习,基本掌握地转偏向力和太阳直射点季节性的移动规律;通过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第一课时的学习,基本掌握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和大气的水平运动。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节课教学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条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分布规律,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地理绘图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地理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边画边讲解“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的形成过程,由学生分组合作绘制“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示意图;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并联系已学内容探究其成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让学生学会用整体的观点看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地理规律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2.难点

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形成。

四、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归纳总结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材料阅读:“贸易风”的由来。在我国古代,商人搭乘借助风力的帆船完成贸易,逐渐地人们发现海上有一种常年方向不变的风,因此人们把它叫做“贸易风”。这种“贸易风”也就是今天的“信风”,是指它方向不变,守信用。

教师提问:“贸易风”或“信风”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产生疑问,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由材料引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复习旧知

教师提问:根据上节课所学,我们知道地球表面是不均匀的。不均匀的地表受热不均会引起什么环流?在大气水平运动的过程中,高空风仅受到几种力的作用?分别是哪几种力?而近地面的风向则是几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分别是哪几种力?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3.假设情境

教师活动:假设三个条件,分别是“地球表面是均匀的”“不考虑地球自转(即不考虑地转偏向力)”“不考虑地球公转(即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在这些条件下,请同学们结合上节课的知识画出赤道和两极之间的热力环流。

学生活动:通过讨论绘制大气环流图(即单圈环流),上台展示并讲解绘制依据。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把握程度及灵活运用程度,培养学生绘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归纳总结

教师提问:实际上这种现象存在吗?如果不存在,那又是以什么现象存在呢?

学生活动:联系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并回答。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假设情境

教师提问:假设三个条件,分别是“地球表面是均匀的,考虑地球自转(即考虑地转偏向力),不考虑地球公转(即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在这些条件下,北半球大气环流图又是怎样绘制呢?

6.启发教学

教师演示:用边画边讲的形式演示三圈环流和风带的形成过程。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北半球大气环流图(即三圈环流)。

7.合作学习

教师活动: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黑板上绘制南半球大气环流图。

学生活动:各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展示其成果并分析讲解绘制的依据,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8.深入探究

教师提问:如图,全球有几个气压带?几个风带?这些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各小组展开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并点评。

归纳总结:全球有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气压带分布规律:高低气压相间分布,并且南北半球对称。风带分布规律:南北对称分布,但风向不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9.假设情境

教师提问:还是假设三个条件,分别是“地球表面是均匀的,考虑地球自转(即考虑地转偏向力),考虑地球公转(即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上及之间来回移动)”,在这些条件下,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学生活动:展开讨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联系前面学过的内容解决当前问题。

10.演示教学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动画演示。

学生活动:观察动画演示,小组展开讨论,联系已学内容,得出结论。

归纳总结:北半球,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大致是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风带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观安顺黄果树瀑布(新韵)
初见
带雨梨花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